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杰 《前沿》2012,(1):57-60
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自由观,为我们提供了科学认识自由的方法论前提。自由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应该对每个人的自由权利给以尊重;人的自由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在人与人结成各种社会关系中才能得以实现;人的自由依赖于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人的需要发展是人的自由发展的动因。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可以把人的自由划分为生存自由和发展自由。按照自由的内容可以将自由划分为经济自由、政治自由、道德自由以及法律自由等。经济的、政治的和精神文化层面的因素综合影响着人的自由实现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自由是多义的,在不同的领域自由的含义不同。在本体论领域自由指人的本质,人是自由能动的主体,它把人和物区别开来了;在认识论领域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也是对偶然性和可能性的选择和利用;在伦理学领域是指人的意志自主和自律;在法学领域是指人的法定权利,如言论、出版自由权;在美学领域,美是主体自由的象征。自由也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就仅涉及个人的事务来说,自由是绝对的;如果涉及他人,则自由是相对的。自由的唯一限制是不能侵犯他人自由。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于上述问题,曾作过系统论述。  相似文献   

3.
正视政府自由裁量权的双面性 ,在政府法制改革中 ,加强对政府自由裁量的监控 ,限制和消除其消极影响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政府自由裁量的含义及其不同层面的表现 ,指出监控政府自由裁量必须从自由裁量权的产生过程开始 :立法应当明确授权政府自由裁量的目的、对自由裁量权作出适时和适度的安排、明确自由裁量的程序要求及相应的责任制度 ,同时应当发挥政府在制定自由裁量权行使细则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练琪  李延 《人大研究》2006,(5):18-20
一、迁徙自由的内涵和历史沿革何为迁徙自由?这是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话题。古典自然法学派是现代西方法律的奠基石,其代表以格老秀斯、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古典自然法学派“创立了迁徙自由和选择职业的自由,并开创了宗教和思想自由的时代。”[1]迁徙自由是现代文明国家公民的一项基本宪法自由权利。广义的迁徙自由一般是指公民在符合规定的范围内自由离开原居住地到外地(包括国内和国外)旅行或者定居的权利;狭义的一般是指公民在国籍所在国领土内自由旅行和定居的权利。关于迁徙自由,国内外学者主要有以下观点:一种是把它视为人身…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西方自由主义学派对自由的研究成果甚多,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向度: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形式自由和实际自由以及多元自由与普适自由。这四个向度分别从自由的时代性、限度性、价值性和具体性等方面展开,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因而,它们从宏观上构筑了自由的总体外延;从微观上充实了自由的深刻内涵.并把自由的研究带入到了稳定期,真正构成了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自由是相对的。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和约束的自由是根本不存在的。毛泽东曾在一首词中写道:“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鹰在空中奋飞翱翔,鱼在水里活跃畅游,是何等的自由自在。试想,如果让鱼离开水域,鹰离开天空,它们会有自由吗?再如,风筝在蓝天下自由翱翔,一旦失去线的牵制,又将会怎样呢? 有人说:“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喜欢怎样就怎样,谁也管不着。”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但同时又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权利。”假如人人都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7.
论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由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心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由于不了解实践的意义,在关于自由观问题上均陷入唯心的泥坑,"把自我解放的特定的历史行动变成为‘自由’的抽象范畴。"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自由观认为:自由是实践上的自由,是历史的、具体的自由,具有阶级性,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是人类的最高理想,人的自由与解放必须建立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由和解放程度取决于现实的物质生产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蒋永甫 《新东方》2014,(4):5-10
哈耶克是20世纪自由主义的一位极其重要的代表人物,在其丰厚的著述中,《自由秩序原理》最能体现其原创性的自由理论。哈耶克主要从自由的内涵、自由的知识论基础和保障自由的制度安排三个方面阐释其现代自由理论。  相似文献   

9.
何谓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是衡量个人以及人类社会的价值尺度,古今中外的学者对自由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各色各样的自由理论。自由作为一种理念、原则和制度,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特定社会领域内获得按其各自意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与扩展已不可阻挡。怎样在赋予行政主体充分、必要的自由裁量权的同时,使这种权力不被滥用,是法治政府的责任。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单一的制约都难以起到对自由裁量权的有效控制作用。针对我国行政法治现状,现阶段必须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理厘清、提升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体系自控和完善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异体监控三个层面来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11.
王胜强先生的《论现代人的自由》(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是其"十年磨一剑"的成果。作者在书中旁征博引,论述了自由的演化、自由的价值、自由的人性基础以及自由与市场经济、民主宪政、民族文化等一系列的广博课题,并且几乎在每一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关注和见识,在当前浮躁的学术界实属难能可贵。其实,尽管"自由"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但如果  相似文献   

12.
合同自由原则包括订立合同的自由 ,选择合同对方的自由 ,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 ,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自由 ,选择合同方式的自由等内容。其在我国合同法中主要表现在 :更新合同概念 ,扩大合同主体 ;要约与承诺制度的确立 ;当事人确定合同内容的自由 ;当事人确定合同形式的自由 ;对格式合同的限制 ;当事人在确定合同效力方面的自由 ;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自由 ;合同变更和解除的自由 ;违约责任选择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以赛亚·伯林区分了两种自由——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马克思被伯林划入了积极自由的阵营,并受到伯林的批判。伯林批判马克思的积极自由会通向奴役和专制,"理性主义"是这种自由的形而上学基础,伯林批判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历史决定论",并将俄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恶果归因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事实上,马克思的"自由"并不是伯林意义上的"积极自由"。布伦克特对马克思的自由观进行了当代阐释,他认为马克思的自由观有三层维度、双重意蕴,其致力于促进自由的实现,是一种实质自由,这与当代的阿马蒂亚·森的实质自由观在旨趣上是一致的,本质是真实的个人自由。这种阐释深化了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自由是康德哲学的核心概念。康德的自由具有三个层次:先验自由、实践自由和至善自由,且三者之间存在着逻辑跃进的关系。这种划分呈现了康德审视自由的三维视点:自然、德性和神性,把康德的自由由单纯的实践领域扩及到认识领域、实践领域和神学领域,使自由真正成为贯穿康德思想的一条红线,也凸显了康德自由论的神学维度。  相似文献   

15.
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实质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即人的自由发展培育要素和条件。我国改革始自对人民追求自由发展的尊重。长达四十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改革,确立了人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为人的自由发展准备了条件,促进了人的自由发展,具体表现为自由时间增加、活动自主程度提升、自由个性实现度上升、自由发表意见的渠道畅通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自由时间的生成、异化和对这种异化的扬弃,是马克思以人的自由和发展为旨趣的时间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对于马克思来说,劳动创造了时间。自由时间生成于且异化于物质生产劳动。自由时间异化的扬弃只能是在物质生产劳动中并且通过物质生产劳动来实施。扬弃自由时间异化要求物质生产劳动解放它自身。物质生产劳动的自我解放、从而扬弃自由时间异化的现实可能性根植于生产力、自由时间和人的发展三者互为条件、彼此促进的螺旋式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狭义自由概念进行了批判,提出了广义自由的思想。从自由是运动的无阻碍状态这一广义概念出发,在系统哲学视角下,运用系统层次分析方法能够对自由的本质、内涵和特性进行系统地实证分析,并厘清长期争议的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人类自由与生态自由的关系;使关于自由的定义不再仅仅是一种逻辑假设,使我们能够在一个统一的框架,用连续的语言描述并分析"人—社会—自然"系统各层次的运动与自由,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细雨中的阳光》通过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南方小城的爱与被爱的故事,表达了一个严肃的政治话题:自由。这正切合了当下“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题。好在我们开始进入法治社会、现代社会,并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现代法学的思想告诉我们,人的自由,不仅是整体人类的自由,我们更要个体的自由。自由和权利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没有个体的自由,权利就无从实现和落实;即使有了权利,没有自由的支撑,权利也不会牢固和持久,并且,权利会最终丧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阐明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形成的理论渊源、自由内涵意蕴等主要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二者自由观的基本差异和共同点,力图寻求"自由"在社会宏观层面上的社会批判及建构与"自由"在社会微观层面上的心理学分析之间所存在的某种互相嵌入或契合点,以期为现代人追求"真正的自由"带来启发,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自由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视域:道德价值的归“元”与“文化自由”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在骨子里天然独具的"建设性",本质上为建立在道德自由基础之上或者是蕴涵其中的意志自由、文化自由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人性基质,提供了充足的理论资源.后现代主义已经或正在唤醒我们对人类普遍价值和道德生活的纯正理解,进而为实现道德和道德价值的归"元",并在超越道德的基础上实现道德自由,开辟了通道.道德价值的归"元"和道德自由的实现,其根本的也是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在使我们成功走出后现代道德困境、全面解放人的智力、实现意志自由的同时,实现了道德价值与文化理想、道德自由与文化自由的深度对接和成功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