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燕 《前沿》2012,(21):122-124
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推动由被动“保稳定”向主动“创稳定”转变的创新举措.本文首先明确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内涵及作用,然后阐述我区和兄弟省市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经验做法,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内蒙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各地实施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通过走访、座谈、听证等方式广泛征求、搜集民意,使得公众增加了一条理性反映诉求的渠道,提高了决策的民主化程度,从而在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3.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以下简称"稳评机制")对于增强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化解社会矛盾与纠纷、提升社会和谐与稳定程度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稳评机制"尚存诸多理念、操作层面的问题。构建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论证、分析,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风险,为决策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保障。一、重大政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对政策评估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新特点及其正确处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国社会当前正处在快速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结构转型相互交织,社会分化趋势加剧,利益多元化格局鲜明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要正确处理当前我国的社会矛盾,就要认识和分析当前社会矛盾的新特点,社会矛盾的主体,社会矛盾的焦点,社会矛盾的表达,社会矛盾的互动。无论是构建和谐社会,还是正确处理新形式下的社会矛盾,都是一个系统工程,至少涉及四个方面:深层理念的更新,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功能的转换,社会信任的重建。  相似文献   

5.
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之一,社会建设领域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比其他地区来得更早,表现得更多更复杂。近年来,上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结合特大型城市特点,适应  相似文献   

6.
韩跃民  张哲 《长白学刊》2012,(1):134-137
调整社会结构是推进社会建设的前提。从一定意义上讲,众多社会矛盾和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社会结构的矛盾。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因此,必须把解决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作为社会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具体来说,就是要解决好城乡二元化、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失衡、利益关系不协调、社会管理不科学等矛盾。  相似文献   

7.
夏生水 《江苏政协》2012,(12):45-46
中共十八大强调,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这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重视。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矛盾进一步凸显,建立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机制,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既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互构中的社会失范与社会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社会处在社会失范与社会矛盾的多发期、共生期;同时,社会失范与社会矛盾又是相互建构的。必须以一种整体主义的思路来矫治社会失范和化解社会矛盾,寻求一种善治意义上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接诉即办机制倒逼各区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和服务企业从"有一办一、举一反三"到"主动治理、未诉先办",化解了大量的矛盾纠纷,一些积累多年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下一步应重点思考和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从源头预防社会矛盾纠纷的机制。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相似文献   

10.
安洪文 《公安研究》2010,(12):24-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面临的形势日趋严峻。公安机关应准确把握社会矛盾复杂多发的主要成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明确矛盾化解导向,创新矛盾化解机制,确保矛盾化解措施落实,强化矛盾化解效果,全面加强社会矛盾化解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水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会矛盾冲突的新特点给社会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探索社会矛盾化解的新思路应深入分析社会矛盾产生的深层次根源。嘉善作为首个国家级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必须在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上有新的突破。要规范源头治理机制,实现社会管理从被动维稳向主动创稳转变;要健全利益表达机制,实现社会治理从行政管制向民主协商转变;要完善排查调处机制,实现社会矛盾化解从单一事后处置向合力超前处置转变。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社会正面临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由于社会结构调整和社会体制的转变,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凸显,社会冲突不断。如何客观、理性把握和看待这些社会矛盾及社会冲突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解决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快速转型过程中,社会分化日益明显,利益多元化格局日益明显。多元化的利益诉求不可避免地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纠纷,成为影响我国当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社会管理创新要从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纠纷着手,要着眼于群众多元化的利益诉求,构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多元矛盾解决机制。多元矛盾化解机制效能的发挥,需要有法治保障,才能形成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及时有效解决问题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正>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期基层社会矛盾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完善利益权益协调机制,将各类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是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精神、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主要表现为矛盾的纠纷类型趋向多样化、表现形式趋向聚众化、诱发原因趋向复杂化、发展过程趋向对抗化等,亟需进一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性的推进和我国社会转型的提速,社会实践正在经历更为深刻的结构性变迁。转变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积极治理社会矛盾特别是基层的社会矛盾,以及重建社会信任、提高个人和社会的安全度、加速文化价值和话语的建设,将为和谐社会锻铸坚实的支柱。  相似文献   

16.
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下的社会矛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益关系的紧张和冲突是贯穿在目前我国社会矛盾中的一条主线。利益群体的冲突博弈、矛盾的链式反应与激化冲突、地方政府在矛盾中首当其冲、维权过程目标和手段的脱节正在成为当前社会矛盾的新特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政府行为失当、基层利益矛盾、制度性缺陷、体制的利益倾向性表现出社会矛盾的新动向。应当认真研究这些现实问题,以进一步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社会矛盾调节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构建社会矛盾调节机制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背景,全面阐述了社会矛盾调节机制的内涵与构成,分析了现有社会矛盾调节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政府职责范围与权限角度,提出了建立和健全社会矛盾调节机制的治理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彭清燕 《前沿》2012,(18):57-59
社会矛盾的实质是法权关系的失衡,权力失衡产生权力主导型矛盾,权利失衡产生权利主导型矛盾,权力主导型矛盾继续往下细分可分为权力-权力类社会矛盾和权力-权利类社会矛盾,权利主导型矛盾继续往下细分可分为权利-权力类社会矛盾、权利-权利类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法律化解模式的实质是法权,即通过权利与权力的重新分配,调动不和谐的利益因子,实现矛盾冲突的衰败和社会矛盾的消解.其中内含的法权逻辑即以权力限制和权利保障为出发点,矫正较强的权力和较弱的权利,使权利与权力对抗,权力与权力抗衡,最终实现权利与权力之间及权利与权力所隐含的权利与义务之间、权力与责任之间的均衡.  相似文献   

19.
韩占元 《人民论坛》2013,(12):54-55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一方面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切实提高社会矛盾调处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在社会矛盾发生发展中,不良情绪对调处工作的顺利进行构成比较大的障碍,必须科学认识和专业化应对,切实提升社会矛盾调处能力,才能使调处工作有效进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主观支持体系创新包括站位认同的建立、权威认同的强化以及和谐化解的推行;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客观支持体系创新包括功能取向的社会支持、结构取向的社会支持、互动取向的社会支持;公安机关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流程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有:源头防控——建立公安工作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信息主导——建立社会矛盾排查研判机制、多元化解——强化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