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恒 《桂海论丛》2011,27(1):58-63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在我国兴起以来,理论界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研究热潮";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的界定问题上,却一直争论不休,先后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三个基本观点。近年来,随着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二级学科的设立,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提法逐渐被理论界认同。但即使如此,有其特定内涵和外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仍不应舍弃。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国内学术视域中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国外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外学术界关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争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性质、探讨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的关系、解读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研究中国和谐社会建设问题、思考中国民主政治,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否具有可移植性、中国国家形象等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学术成果丰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也日益成为国外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范式。国外学术界关于这些问题的观点对深化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诸多裨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从"误读"到"通读"的变迁,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马"这两种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异质性,映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独特的现实发生与理论生成;通过从"单维"到"双维"的转换,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共同问题域与不同的聚焦点,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别是其合理因素来审视和评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形态的共时性结构中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生成;通过从"外部"到"内部"的移植,从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提取可以嫁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问题式,以此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视域和新向度。  相似文献   

4.
深化和推动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需要深刻的理性反思与理论自觉。我国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取得了重要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研究领域和边界的界划不够明确、研究方式的抽象化等瓶颈性问题。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时代语境下有机地统一起来,进一步彰显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问题意识与现实性品格,牢固树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立场,是新时期推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研究的热点,但是,我们许多人忽视了国外相关的研究,因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外部视野。本文特别选择六个国外研究的主要问题加以介绍,即国外是否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关注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意义;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基本情况;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主要特点;21世纪初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呈现的趋势;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化、民族化、时代化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发展起来的理论结晶,具有共同的理论语境和现实语境,吸收了共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试图解决共同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但同时由于视角、方法和路径的不同而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对同一历史进程中的这两种马克思主义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具有理论的必要性、现实的可能性和路径的有效性。在当下的中国,这种比较研究需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语境和现实语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本范式,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为根本目标,凸显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群英 《理论月刊》2006,(11):11-14
随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诠释主体的重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哲学界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生了重大转向,“理解马克思”和创新与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国内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指向。近年来,国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为我们解读当代中国现代化中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和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多方面的重要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刘长庚 《前沿》2010,(19):46-50
卢卡奇因《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曾遭到共产国际和匈牙利共产党内的严厉批评,并被西方学者定格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创者的位置上。但是某些观点上的失误,与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卢卡奇不但在政治、态度、革命道路上始终拥护列宁和列宁主义,而且在理论实质、理论方向上与列宁主义也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卢卡奇思想是属于列宁主义的发展,而不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全面、客观评价卢卡奇,肯定他的历史地位和对马克思主义所做的理论贡献,有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和学习其理论遗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以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为导向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选择、运用和发展、创新。因而,是以不同时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为基础"化"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其在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所呈现出的个性化特征,激发了国外学者的研究兴趣与理论聚焦。国内学界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关注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大致廓清了这一论域的基本理论面貌,并就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取得了初步共识。但目前国内研究仍然存在"多于译介而少于分析""论域边界模糊而缺乏精准定位""重要理论问题聚焦不足而有待深入挖掘"等问题。深化国内学界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工作,需要从总体性层面进行理论研究范式的格式塔转换,即在"立足自我"的基础上批判地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相关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