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振波  张国泉 《传承》2008,(2):88-89
在德育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放任"式或"管制"式是误解或曲解人性化德育师生关系的两种典型形式。主体群理论为缓解高校人性化德育师生关系的紧张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同时也对高校教师处理好人性化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杜威的德育方法对我国当代德育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万成 《前沿》2005,3(1):171-174
本文对杜威的探究式讨论提高法、活动式训练教学法、德育与各学科有机融合等德育方法进行了探讨 ,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了转变德育理念 ,真正实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德育 ;进行教学改革 ,由灌输模式变为平等对话的模式 ;将德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的德育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国际经济法"情境体验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在"情境创设"的条件下通过"情境体验"使学生习得国际经济法知识的教学过程。该模式是一个系统化的建构过程,以互动合作式的师生关系和认知对象的有机组合为前提,通过案例或卷宗材料的收集、整理、参与者分组创设"虚拟情境",并运用案例情景讨论、程序情境体验、诊所式专业实践等手段使学习者在"体验"过程中将国际经济法知识转化为内在认知的一部分,以达到改善教学手段和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从德育本质的人性化转向看情感在德育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德育的问题不是德育规范或观念本身的不完善与不合理,也不是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是由于它远离人的生存和生活,尤其是个体生命的生存与生活。因此,当代德育本质发生了人性化转向。这种人性化转向的核心是对人的理解方式的转向,具体表现为情感成为了生命的存在形式。当情感成为生命的存在形式时,改变了情感作为德育的工具和手段而存在的状态,使情感成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元素,尤其是幸福和快乐的情感成为德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5.
张岩  刘越 《前沿》2012,(20):177-179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培养现代化人”这一新型教育目标的提出,原来德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传统德育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已显露出疲惫与缺陷,德育的方法和内容不能满足学生主体素质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德育的实效性得到无法进一步提高,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的人性化教育,是适应于现代社会、现代人发展的趋势与发展需要,是现代德育深化发展、成效提升、持久生命力获取的必然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传统德育“人学空场”问题及其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德育"人学空场"是指在传统德育实践中,不是以人,特别不是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它所传授的是剥离了人性内涵的空洞的道德规范,在实施中背离了把握人性所特有的过程与规律."人学空场"的背后,实际上包含着人与社会关系的错误理解;人与道德关系认识的倒置;把握人与把握物方式同一化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是解决传统德育"人学空场"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论德育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存 《青年论坛》2001,(5):69-70
社会的变革、个性的解放、教育的民主,越来越要求我们以崭新的姿态审视和营造现代德育中的师生关系,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做好青少年的德育工作.笔者认为,从当今青少年的主体发展水平及现代德育的要求来看,教育者必须把学生作为德育活动中的合作伙伴来对待.合作是现代德育中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人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同时存在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关系之中。德育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进行的,是一种人对人的活动,但却并不孤立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外。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制约、决定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德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实践活动,人与自然关系的状态通过人与人的关系投射到德育活动中,规定着德育活动的价值诉求。历史地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迄今大致经历了敬畏自然、征服自然与和谐自然三个发展阶段;与此相契合,德育的价值取向也经历了"神性化德育"、"物性化德育"和"人性化德育"的重大变迁。  相似文献   

9.
政府网站场景式服务针对特定服务主题,模拟用户办事实际情况,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网站服务模式,场景式服务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人性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本文阐述了场景式服务的内涵和特点;例举并分析了"深圳政府在线"、"国家税务总局"、"首都之窗"等政府门户网站场景式服务的特色和做法;提出了对政府网站场景...  相似文献   

10.
历史唯物主义德育观与自然主义德育观有着深厚的渊源。卢梭和马克思在对现代化引发的道德危机进行回应和解决的过程中,再现了自然主义德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德育观自身的内在逻辑,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德育观对自然主义德育观的全面超越。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经济出现新常态的背景下,自然主义德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德育观的"对话",对于解决我们当前面临的道德问题,重塑道德权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秦红岭 《前沿》2007,(3):91-94
信仰教育的弱化和缺位、认知式德育与信仰式德育的失衡是当前高校德育陷入知行脱节和实效性低迷等困境的重要原因。为克服这一问题,应确认信仰式德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独立地位,使学校德育过程实现认知导向与信仰建构的有机统一和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2.
德育视角下的中国红色文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是中国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红色文化热"的兴起,德育视角下的中国红色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3.
江新华 《理论月刊》2001,(10):84-85
德育概念的泛化是我国德育理论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德育概念的泛化是导致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本文考察了德育概念的本义,探讨了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及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风起云涌.在这一运动中,托马斯·利考纳无论在理论建树还是实践推行上,无疑是最有影响的一位.针对美国青少年"道德滑坡"的现实.在批判"个人主义"和"价值澄清"理论的基础之上.利考纳阐明了"品格教育"的意义、内涵及途径.这对我们今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德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作,而这项工作的基础是"德育".必须改变过去只片面停留在"管理"层面上或虽然强调"德育"但流于形式的做法,从根源上找出管理工作中的漏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16.
王晓丽 《前沿》2007,(10):121-124
德育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为、为人和由人三方面的统一,简言之,德育的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但是,在现实的高校德育中,德育目的的功利化、德育过程的单一化及德育内容的符合化都说明了"非人本"现象的存在。"非人本"现象的存在造成高校人本德育确立、实施、发展等的困扰。  相似文献   

17.
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德育模式,是新时期大学德育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取向.交互主体性理论是大学德育必须具备的哲学理念,基于交互主体性理论研究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的构建问题是新时期大学德育教育观念变革的重要课题.经由交互主体性的理论视域对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进行理性诠释,探析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的交互主体性理论基础,构建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的德育理念成为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一、开展研究式教学是企业党校培训创新的必然 1.从研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看 "研究式教学"是近年来教育领域新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泛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理论的过程。是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来的史学理论研究,大体经历了没有问题、寻找问题到发现问题的发展过程,表现为"概论史学"、 "剖析史学"和"反思史学"三个阶段.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树立明确的问题意识,贴近和关心史学实践,并逐步建立起中国式的史学理论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20.
休闲经济是在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变革的基础上,突出"以人为本",强调"低代价、高效益",以无形资源替代有形资源,以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共同推进经济繁荣为己任,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相平衡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休闲经济是"人性化"的经济.人类的"人文精神"已经通过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和管理,渗透到了经济生活的各个环节.当前,人们的休闲需求呈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旅游业也必须实现由从众游到个性游,由感性游到理性游,由"赶场式"的游到欣赏游,由"集中时间"游到"分散"游,由旅游到休闲度假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