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禅宗虽说“不立文字”,却有成千的公案,看似自相矛盾,实则不然。每一个公案都是一段真实的故事,文字仅仅是一个载体而已。禅,就蕴含在那一刻的真实之中。透过文字去把握文字背后的真实,那个禅的真实,那个佛法的真实——也就是人生的真实。如此,则可谓“与祖师同行”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家通常用毛笔作画,手指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方式。手指画风格凝重古朴又朴素稚拙,仿佛古代石刻或壁画,产生三百多年来,一直受到中国人的喜爱。  相似文献   

3.
一日,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我偶然发现很多杂志已被同学偷偷做了“批注”,内容大致是“该文已摘用,XX系”。此举可谓“用心良苦”:为了让他人在写论文时,不要摘抄了同一篇文章。一些老师惊呼,现在多数大学生成了“CV专家”(剪切和粘贴的快捷键分别为Ctrl+C和Ctrl+V)了,论文没有一点创新之处。一方学术净土开始受到诚信和道德的拷问。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科技世界之最近年来,全国编修科技史志的专家、学者,对中国古代科技考证、鉴定认为,除了“四大发明”外,中国古代科技中可以确认居世界之最的发明创造,举其大者,主要有:(1)陶瓷器。远在距今7800年前,西北渭水、注水流域的先民就已能烧制红、灰色和多种形状的陶瓷器具.至商代.烧制水平已相当高超。(2)太阳能利用。3000年以前,我国就出现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技术。(3)铸造。泥范、铁范、蜡范等三大铸造方法和技术.我国在古代就已广泛应用。(4)氧气的发现。在我国古代的炼丹术中,就已发现了氧,而炼丹术则是近代化…  相似文献   

5.
王捷 《广东民政》2008,(5):48-49
位于韶关市南曲江县境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宇,创建于南北朝时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初名宝林寺。唐仪凤二年(667年),禅宗六祖慧能住持曹溪,发展禅宗南派,故佛教徒对南华寺有祖庭之称,据说六祖慧能的著名偈语菩提本非树,出典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6.
从阿塔米拉洞的壁画《野牛》到印象派之前的绘画,西方艺术家们所展现给我们不同时代的世界形象大都是与现实世界相似的写实形象。这种“真实即现实”的观念统治了西方画坛十几个世纪。到了19世纪末叶,  相似文献   

7.
姚瑜 《前进论坛》2010,(2):61-61
农历正月十五称元宵节,又称灯节。相传,这个节日最初是为求得蚕丝丰收而祭祀“地神”。最早把这天定为元霄节的是汉文帝。汉惠帝死后,吕后篡权,周勃、陈平等平息“诸吕之乱”,拥刘恒为帝(即汉文帝)。文帝当日传谕大赦天下,晚间军民举为炬提灯笼,游行京城以示庆祝。“夜”,古语为“霄”,正月称元月,于是汉文帝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张灯习俗。东汉明帝信佛,提倡佛法,令百姓元宵节点灯敬佛,帮元宵节又有“灯节”之说。  相似文献   

8.
迪儿:伤十一臂岁生日快到了,妈妈在合国遥祝你生日快乐。春节,妈妈给你寄去了贺卡。你回医说:“色彩艳丽,造型逼真,可就是不知是哪个国家的,里怎下支来后击诉我。”那张贺卡上的《观世音菩萨像》是敦煌壁画,是我国扈代绘画艺术的一件杰作。含犀来,妈妈一回想到敦煌去饱览那驰8中外的壁画,没想到会零一日十九日,在日本山口县美术馆举办的“大英博物馆展”上,竟输意外地看到了十几幅款煌壁画的员显。当我阻者参观的人流第一眼变见悬挂画的《观世冒着萨像》盯,惊*很差点儿喊出声来:“这是中国画!”尽管我对绘画艺术一窍不通,…  相似文献   

9.
2001年2月1日至28日,应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的邀请,经国家文物局、文化部、国台办立项批准,“山西永乐宫壁画大观”在台湾台北国父纪念馆中山画廊隆重展出。展览共分永乐宫三清殿和纯阳殿壁画精华摹本31幅,介绍永乐宫建筑艺术及搬迁历史的图片资料和沙盘、实物;介绍吕洞宾生平事迹与道教养生文化的图片资料及吕祖元代汉白玉石雕座像、“寿”字碑、养性百字碑、养命百字碑(复制品)等三部分。为配合展览还策划组织了“永乐宫壁画艺术”、“山西文物保护”等专题讲座和“八大名家绘八仙”、学生现场绘画比赛等10多项周边活动。展览及…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禅宗在西方的传播达到高峰,激浪派作为一场重要的艺术运动也随之兴起。禅宗主张“平常心是道”“不二之法”“说似一物即不中”。激浪派在理念上显露出与禅宗相似的部分,在艺术风貌上呈现出与禅宗相似的精神气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层面:消除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提倡创作的非理性;追求形式随机;注重边界融合;崇尚精神自由。以“反艺术”为主旨的激浪派通过种种激进实践促成了艺术界的革命性潮流,加速了西方艺术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说说起车文化,我泱泱华五可谓源远流长。相传,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黄帝发明造车,是谓“轩辕”。从那时算起,我国已有数千年御马驾车的历史。由于车马一开始主要是用来作战和打猎,所以驾车御马的规则和技能在古人生活中非常重要。在周代设置的官学(当时称为“库”,音xiaag,(古代的学校)中,把“六艺”(又称“六经”)作为教学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其中的“御”,就是指驾车御马。“御”又要求学生掌握五项规则和技能,即“五御”。哪五御?曰:“鸡和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行、逐禽左”。这…  相似文献   

12.
在去年12月北京的展览盛事上,于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作为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系列活动之一的“山西古代壁画精品展”,特别引人注目,在首都掀起了山西文化热和壁画艺术热的巨大冲击波。展览为山西省境内现存的寺观壁画和墓室壁画中部分精品的珂罗版复制品,以原大、原色、原貌,再现了山西古代壁画的面貌和神韵,使散布于各地不可移动的古代壁画走下大墙,搬出墓室,荟萃于一堂,让人们系统、集中、身临其境地欣赏平时不易看到的壁画艺术精品。展览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文物局主办,中国煤炭博物馆、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承办,北…  相似文献   

13.
李竞群  王旭东 《春秋》2010,(2):62-63
法海寺位于北京市西部的翠微山麓。据记载,修建于明英宗正德四年(1439年),历时五年完工。寺院内建有大雄宝殿、护法金刚殿、钟鼓楼和云堂、厨库、寮房等,规模宏伟。英宗朱祁镇赐名“法海禅寺”。“法海”,《佛学大辞典》上解释为:“佛法广大难测,譬之以海。”  相似文献   

14.
壁画与飞天     
在中国的石窟和寺院中,壁画是不可或缺的。大约在公元前五六百年,壁画的形式已出现。最早的壁画被佛教徒用来宣传教义;想死后皈依“天国”的人,也以重金聘人作壁画,力灵魂升天修功积德。因此石窟和寺院中的壁画分为这样的内容:佛经故事事;描述佛祖释迦牟尼生前事迹的“本生故事”,列“舍身饲虎”由故事,表现了佛的大慈大悲。各种菩萨和飞天也是壁画中的主要形象。壁画中还有一种叫“供养人”的画像,画的是那些出钱修窟的人.他们为了替自己和子孙衍福而出部场宏,修好后,把自己出全家的员面在田画的下面纸自道两侧,麦示他们的切…  相似文献   

15.
孙湘明 《湖湘论坛》2002,15(3):49-50
我们的前人用自己的观物方式、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实践着绘画上的散点透视、意念性色彩、抽象性线条,以及俯观仰察的超时空组合。他们在审美理解上崇尚“意足不求颜色似”或“意到笔不到”的观念。中国古代美学很少从美的本质进行讨论,认为任何语言或文学符号都不会与事物完全对应,要真实理解事物,只能靠领悟的最高境界。因此讲究“神会”、“意趣”、“传神”、“气韵”等。由于主要从心理方面进行阐述,所以便引出了“道可道、非常道”的对客观事物美的解释。正因如此,导致我国古代绘画追求的目的在于“象外之意”的绘画造型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论敦煌艺术的概念和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雄 《前沿》2011,(23):230-233
敦煌艺术应包括保存在古敦煌郡范围内的所有古代艺术品。敦煌艺术大约可分为敦煌建筑、敦煌雕塑、敦煌绘画、敦煌书法等四大类。敦煌建筑含石窟建筑、窟檐、窟前建筑及石窟之外的宋塔等。敦煌绘画包括敦煌壁画、藏经洞遗画和敦煌墓画。敦煌壁画从其内容上可大致分为尊像画等七类;敦煌壁画从绘画艺术本身大致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装饰图案画及杂画五类。其中人物画约略可分佛教人物、世俗人物和变体人物三类。敦煌书法包括敦煌汉简书法、敦煌文献书法和石窟榜题书法等。  相似文献   

17.
佐人 《现代领导》2009,(5):37-37
(一) 我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在第二十二回中借薛宝钗之口讲叙了这么一件事:韶州老法师禅宗五祖宏忍“欲求法嗣”,令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说:  相似文献   

18.
谭文旗 《前沿》2013,(14):40-44
作为一种时间性的存在,人总是在寻追永恒、本原、真理、家园。这种寻追情态我们称为求“道”。中国哲学显示出:“道”在自然显现(道家),“道”在“我”“心”的敞开(儒家),“道”在自如其是(禅宗)。西方哲学显示出:“道”在上帝(本体论阶段),“道”在科学(认识论阶段),“道”在“言说”(语言存在论阶段)。“言说”指引“道”,“言说”通达“道”,“言说”构建“道”。“言说”其实就是“道”。  相似文献   

19.
傣家关门节     
7月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群众迎来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关门节。关门节,傣语叫“毫瓦萨”,意为进入传授佛法的时期,定于傣历九月十五日(农历六月中旬)。  相似文献   

20.
陈家泠     
《今日浙江》2013,(24):54-54
陈家泠,杭州人,196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初攻人物画,后得山水大家陆俨少先生教导,转习山水、书法、花鸟,上世纪80年代后借鉴古代壁画和水彩技法,融印象派、抽象派及表现派特点,逐渐形成具有强烈现代意味的国画水墨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