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军 《中国检察官》2015,(21):20-21
检察建议作为检察职能的产物,在功能发挥中与其所对应的检察职权起到了配合、辅助和补充作用。但实践中,由于部分检察干警对检察建议的重要性和针对性认识不足,出现检察建议质量不高、签发审批不规范、不统一,导致落实疲软等问题。对此,应重新认识检察建议的功效,提高制作质量,并强化其制发效力。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检察建议虽然发挥着一定作用,但缺乏全面系统的法律规定及运行机制,检察建议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等在理论上也存在诸多争议.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应当具有一定的强制效力,立法应当明确检察建议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适用范围,同时规定检察建议的救济途径、监督保障机制和考核机制,从而对我国的检察建议制度进行全面化、系统化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赋予检察机关提出再审检察建议的权力,但是由于相关司法解释尚未出台,导致司法实践中各地运行不一致。本文对再审检察建议的适用范围、审查程序及效力作初步探讨,认为再审检察建议应主要针对问题瑕疵较小需要纠正的错案,在审查程序设计上法检两家应当对等化,用抗诉来弥补再审检察建议效力偏"软"的弱点。  相似文献   

4.
检察指导案例不同于法律和司法解释,检察指导案例效力应定位于"原则上应当参照",并具有事实上的约束力。当前制约检察指导案例效力实现的因素在于对检察指导案例效力认识存在偏差,对检察指导案例效力实现途径把握不够深刻,检察指导案例数量、质量、体系化亟待加强,等等。强化检察指导案例效力实现,需要根据检察指导案例类型不同,寻找契合检察职能特点的适用路径,并以提升检察指导案例质量为突破,强化内生动力,加强对检察指导案例的立法体认和配套制度建设,从外在方面促进检察指导案例效力发挥。  相似文献   

5.
检察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检察指令权的规制问题。应当明确我国检察指令权的适用条件、界限及其效力,即应将便宜主义下需要统一裁量基准的、需要统一法律解释的、需要提升检察效能的以及需要避免检察官误断或者滥权的事由作为适用检察指令权的积极事由;而将法定主义、检察官客观义务、证据评价、法律确信以及诫命规定与合法性义务作为我国检察指令权不可逾越的界限;此外,还应明确我国的检察指令仅具有柔性效力,并基于审批型检察指令和非审批型检察指令的区分而采取不同的改革路径以弱化我国检察指令的刚性效力。  相似文献   

6.
惠秀娟 《法制与社会》2013,(20):117-118
检察建议制度在实践中已经广泛应用,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在第二百零八条增加了"检察建议"这一监督方式,符合司法实践的需要,利于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职能的发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是对于如何具体适用,法律未作出具体规定,因此要根据检察建议制度适用的范围、效力来进行法律规制,以期达到更好地适用效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一、检察建议的法理基础 通常认为,实施检察建议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4条和<刑事诉讼法>第2条的原则性规定 [1],除此以外并无其他规定.进而有观点认为,按照"公权法定"的原则,检察建议不是检察机关的法定职权,也不是法定的履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责的方式方法 [2].似乎检察建议天生就缺乏法理基础和法律依据.我们认为,不能就此简单地下结论,而应从不同角度对检察建议进行理论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温远智 《法制与社会》2010,(22):144-144,146
在民行诉讼监督工作中,由于只有抗诉这一单一的法定监督方式,监督效果不是很理想,而采取检察建议是目前加强民行诉讼监督的有效方法之一,但由于立法等客观因素的存在,民行检察建议又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困境,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民行检察建议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吕晋 《法制与社会》2014,(15):256-257
再审检察建议作为检察机关法定监督方式,近些年来被广泛采用,而其在实践中发挥出的优势使其得到越来越多认可和重视。本文拟从真实案例入手,对基层检察机关采用再审检察建议对民事行政诉讼活动进行监督的适用标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规范依据角度讲,检察建议作为一项公权力的法律依据不足、规范化程度也不高。但在实践中检察建议事实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和丰富内涵的权力结构体系,是一项实践中的权力。从法理角度分析,对实践中运行的检察建议的属性和效力应当区别对待: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建议,应当承认其公权力的属性和效力,并积极规范其权力运行方式;而对于履行社会治安治理职能的检察建议,则应当否定其公权力性质,并退出公权范畴。  相似文献   

11.
检察建议是检察机关针对有关部门或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督促其改进工作、消除隐患、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以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非诉讼形式的检察活动。检察建议在法律依据、适用范围及效力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必须推动检察建议立法,完善与检察建议相配套的工作机制,促进检察建议向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作为行政检察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检察机关为维护公共利益、确保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所进行的专门法律监督。本文对监督的主体、对象、内容、依据、方式、效力予以了系统说明和限定。  相似文献   

13.
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是检察机关进一步履行检察监督职能,深化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一项新职责。通过督促起诉、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行政执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于维护公共利益、服务保障民生、促进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开展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存在法律依据少、监督手段少等现实困难;开展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缺少内部协作、同级协作以及上下级联动机制,难以形成"大监督"格局;开展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存在监督范围广、监督效力弱等现实问题,监督网络难以"全覆盖"。即墨市检察院通过开展行政检察监督试点积累的经验,提出开展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要坚持遵循"规范性";推行新型民行检察监督形式的试点工作要坚持"持久性";强化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协作模式要提倡"整体性";加强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力度要提升"职权性"。开展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宣传工作要注重"群众性",五项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除了检察机关主观上应提高认识,强化检察建议权外,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修改相关法律的方式,明确检察意见和检察建议权的内容、范围、效力,规范其操作程序。检察机关提出检察建议,必须立足"三性",即合法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完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协调和解决好民事抗诉检察监督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是民事检察监督理论和实践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分析现行民事抗诉检察监督方式与审判独立和裁判终局性、当事人处分权、司法效率之间存在的价值冲突入手,进而提出扩大适用检察建议这一非抗诉检察监督方式对解决上述冲突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最后对扩大适用检察建议在法律地位与效力、范围与条件以及程序规定上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检察院制订的《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办案规则(2001)》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应当再审的案件,可以以检察建议的方式建议原审人民法院启动再审程序,进行再审。据此,对已发生效力的民事、行政裁判,检察机关存在提起抗诉和发出检察建议两种  相似文献   

17.
检察机关对调解书进行监督的权限已为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确认,须关注的是如何使此项制度发挥实际效用,实现对调解书的有效监督.民事调解检察监督是对问题调解案件的救济渠道之一,也是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途径之一,是对虚假诉讼恶意调解案件的最重要监督手段.从民诉法条文解释和实践层面的共识来看,检察监督无法也不应限定于特定类型的案件.对于调解监督实践面临的包括主动发现案件、审查案件时间延长、检察建议效力缺乏刚性、案件量增加的挑战等难题,应采取建立通报机制、民事检察一体化办案、区分抗诉与检察建议适用案件类型、优化考核机制等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8.
纠正审判活动违法检察建议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提高监督效力和效果更具柔性和可接受性,与提出抗诉、提出检察意见、纠正违法通知书等构成综合运用、相互衔接的法律监督体系。在确定纠正审判活动违法情形检察建议提出时机和范围上,应适用于不符合提出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的其它审判违法情形。为规范其制作,需要对制发的内容格式和相关问题进行明确。  相似文献   

19.
再审检察建议是指是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确实有错误,向人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从而启动人民法院再审程序的一种法律文书。再审检察建议具有时效快捷、节约资源等特点,可以有效的弥补抗诉程序的不足,提高检察机关的监督能力,也是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李远桃 《法制与经济》2009,(22):24-25,27
再审检察建议是指是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认为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确实有错误,向人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从而启动人民法院再审程序的一种法律文书。再审检察建议具有时效快捷、节约资源等特点,可以有效的弥补抗诉程序的不足,提高检察机关的监督能力,也是促进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