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中国古代美学的“志──情”范畴游小波“志”与“情”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对这一对范畴的不同认识,阐发和主张,贯穿了整个古代美学史,积淀成了丰厚的美学遗产。将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进行剔挟梳理,消化吸收,对于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相似文献   

2.
许丙泉 《理论学刊》2005,3(12):108-110
“崇高”是西方美学中的概念和范畴,产生于古希腊文化并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丰富,同时,崇高感也是许多西方文化现象产生的一个动因。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和转型使得国人逐渐接受了这一美学范畴,并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稳定性与变易性的辩证统一是美学范畴的学科特性之一。本文重在探讨“审美文化”范畴的变易性,指出审美文化范畴在国内近十五年的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其内涵出现了两次明显的变易,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体现了现代美学学科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  相似文献   

4.
张践 《理论学刊》2007,(1):39-42
在社会上树立一种正义观念,是政治文化建设中的头等大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正义观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大道至公,二是祸福由人,人间的善恶必有报应的观念。由于中国古代的宗教产生于文化尚不发达的前轴心时代,所以对于建立在天命神学基础上的政治正义观缺少系统的论证。儒家继承了古代宗教的一些观念和仪式,但是在孔子“敬而远之”观念的指引下,却没有对“天道”、“天命”进行形而上的建设。结果,就使得中国政治文化的正义观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缺环。原始道教著作《太平经》创立了一种“承负”说。儒道两家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因果说,解决了儒家现世报应说不能兑现的问题。第一,佛教的三世报应说解决了儒家现世报应说不能兑现的问题。第二,佛教特别强调,轮回报应的主体一定是作业者本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辩论,中国人逐渐接受了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政治文化体系,很好地弥补了儒家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社会正义问题。对于政治统治而言,这种“因果报应论”具有极大的社会稳定意义。因果报应论在政治管理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引导和心理平衡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理性与信仰的交汇──浅析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奥古斯丁是公元四~五世纪著名的神学家、美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基督教和中世纪美学思想影响较大。国内部分学者一直认为,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只不过依然是柏拉图和新柏拉图派的美学,比如说朱光潜先生就谓奥古斯丁是把普罗丁的新柏拉图主义附会到了基督教神学上去。而笔者以为,对奥古斯丁,塔塔科维兹的评价最为恰当:“奥古斯丁视自己为罗马人与基督徒,并同时受益于古代的与新的基督教文化。他在充分利用旧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他将两个时代、两种不同的美学体系汇合在一起。他继承了以往的美学原理,对之加以改造并以…  相似文献   

6.
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现实意义 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前人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统称之为传统文化。有系统的思想理论称为观念文化,这是其他文化形态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古代宗教的主体则是佛教与道教。除观念文化外,传统文化还  相似文献   

7.
"机"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文章先考察"机"字涵义,通过对中国古代《周易》、儒家、佛教、道家及道教、中医、兵家等典籍中"机"的思想的考察,从存在论、方法论的角度归纳了中国古代"机"的哲学思想,并探讨了这些哲学思想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8.
吕颖 《理论学刊》2006,(12):121-123
“兴会”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最独特且最难界定的范畴之一。本文从古代诗学发展史的角度踏勘了“兴会”丰富意蕴的发育过程,从中西诗学比较的向度展示了中国古代诗学的特点,从多维视阈审视了“兴会”适用的不同话语场域。“兴会”这一诗学范畴承传关系的现代性演进,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无疑值得探究与关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在中国传播、应用和发展,这一结合必须依赖一条科学可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主要有: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角度,从概念、思维、价值三个层面,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推进马克恩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佛教中国化的路径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同民间文化结合的路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南北朝时期,无神论者范缜批判佛教的“神不灭论”,对于阻止佛教的过快传播产生了积极意义。但是范镇的神不灭论,对于儒家“神道设教”的政治思想,也有不利之处。佛教在反驳范缜的神灭论时,也比较充分地论证了佛教对于中国古代宗法政治的辅助作用,从而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武帝处理“神灭论”之争时搁置矛盾的方法,对于构建和谐的政教关系也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关于四种不同性质文化的表述 ,引发了关于当代中国宗教文化定位的讨论。其中 ,“有益文化说”与传统话语中的“落后文化说”形成分歧的焦点。“人间佛教”是近百年来为实现中国佛教现代转化而做出的积极有益的探索。本文从分析人间佛教思想内涵这一侧面 ,探讨了我国宗教作为有益文化回应社会的现实可能。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社会的不同时期 ,由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政府对贫困群体的责任、态度以及救助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大体来说 ,我国古代社会 ,政府对贫困群体的责任承担以两宋为界分为三个时期。鸦片战争以后 ,在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影响下 ,我国政府的对待贫困群体的责任和济贫政策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也发生了改变。一、中国古代社会政府对贫困群体责任与社会救助实践在中国古代社会 ,政府对于贫困群体的责任承担要远远早于西方。中国古代社会有非常发达的社会救助系统 ,包括政府救助和非政府救助两个方面。从非政府的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3.
佛教传入中土以后,佛教的地狱观念和我国古代原有的"泰山治鬼"信仰相互融合,对此时期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魏晋六朝小说文本的梳理解读,阐释地狱意象在这一特定时期的发展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14.
"镜花水月"这一成语的形成过程经历了比喻表达式凝固为"镜像""水月"两词,后来两词结合在一起形成"镜像水月"这一雏形。受中土文化的影响,佛教借用中土词汇"镜花",使"镜花"在语义上沾染了佛教文化色彩。在中土固有文化的影响下,"镜花"最终替换了"镜像",形成了"镜花水月"这一常用成语。后来,"镜花水月"还产生了两个不同于佛教文化的意义,体现了佛教词汇本土化发展趋势:佛教文化色彩淡化甚至脱落。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大”和中国的“壮美”概念与西方美学中的崇高理论相比较,虽有相通之处,但还是有本质区别的。首先,西方美学认为凡是对象的巨大都会引起主体自身力量的崇高感,而在孔子的“大”中并不能引起这种崇高感;其次,孔子所说的“大”,更多地体现了一种道德意识。大”和“壮美”的区别在于“:大”可以使人产生敬畏的心理,而“壮美”却并不使人敬畏或崇拜;再次“,壮美”和崇高范畴亦是不能等同的。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哲学与美学从古代开始就朴素而明确地肯定了人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统一,始终认为各种对立因素是能够而且应当统一起来的。这是中国哲学与美学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16.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人们始终不断地在探索美追求美。中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对美的认识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萌芽。公元前800年 ,郑国史官郑伯提出和谐为美的观点 ,春秋战国时诸子散文中已有了较为丰富的美学思想。在古代中国 ,初步形成美学观点、美学思想要比西方早300多年。但是 ,中国古代社会关于美学思想和美学观点的阐述 ,往往散见于文学作品或诗论、画论之中 ,缺乏系统性 ,这与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状况大不一样。然而 ,公元500年 ,在东方华夏大地上 ,出现了一颗璀璨的明珠———刘勰(约465—约532)所著的《文…  相似文献   

17.
佛教是对中国文化及中国社会影响最大的宗教,而禅宗的兴起则是外来的佛教本土化、世俗化的转折点.自其产生之日起,禅宗就在宗教教义和宗教生活上努力与"人间"社会打成一片,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佛教同当时中国社会的关系,使佛教与社会相适应.禅宗的入世宗教伦理对稍后的新道教(包括后来成为道教主流的全真教)的宗教伦理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禅宗的入世宗教伦理对稍后的新儒家(即"道学"或"理学",以及更晚出的"心学")的"宗教"伦理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并终于与"人间的"文化系统打成一片.禅宗宗教伦理与韦伯所归纳的"新教伦理"内涵一致,前者却比后者至少早了700多年.禅宗是"人间佛教"的第一次成功的尝试,其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都十分深远,今天中国佛教界所倡导的"人间佛教"即是承禅宗而来.  相似文献   

18.
正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上这样记述:"牌坊为明清两代特有之装饰建筑,盖自汉代之阙,六朝之标,唐宋之乌头门棂星门演变形成者也。"牌坊作为古建筑之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民风民俗,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造型艺术中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记载着重要的历史事实。这些牌坊作为传统社会的见证者和记载者,在历史长河中绵延生息。  相似文献   

19.
"心"在中国文化经典中是一个与道、气、理、天、仁等具有同等地位的核心范畴。本文从中国文化经典的核心范畴这一视域出发,按照现代学科划分的类属,对"心"这一范畴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梳理与整合,旨在说明作为中国文化经典核心范畴的"心",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流变,是一个不断提升因而也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这个意蕴精深内涵充沛的博大的话语体系应该对中国文化经典的当代阐释和传承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分析人治、法治范畴基本规定性的基础上,指出人治概念不足以概括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性;而沿着“人治——法治”分析框架从社会治理的视角概括社会基本特性的逻辑理路,文章认为中国古代社会是“官治”社会,“官——民”二元结构是它的基本特质,并对其三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概要的叙述;最后文章分析了传统“官治”社会特性在现时代的具体影响及其消解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