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未成年人犯罪与毒品泛滥、环境污染并称人类的三大公害,也是各国都十分重视的社会问题。因犯罪主体心智发育的不健全性、认识问题的片面性、意志力的薄弱性等方面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各国立法都对未成年犯加以特殊对待,我国的刑事法律也以"区别对待、特殊保护,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双向保护"为原则,对未成年犯加以特殊规定。本文在明晰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基础上,以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过程为视角,梳理并对比在侦查、起诉、审判各环节中,国际规则、国外法律及我国法律对未成年犯司法保护的相关规定,以完善我国未成年犯的司法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闲散未成年人犯罪调查资料,通过城市与农村、城市闲散未成年犯与城市普通未成年人的比较,对我国未成年罪犯的年龄特征、生存状态、行为特征、犯罪轨迹、犯罪动机、犯罪类型等作了基本描述。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隐忧和不安,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未成年人犯罪对其如何处罚,不仅关系到未成年犯的前途,而且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意义重大深远,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承担着对未成年犯罪诉讼工作,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公诉工作的实践,就基层检察院在公诉工作中如何对未成年人犯罪开展公诉工作进行思考、探讨。  相似文献   

4.
9月22日是中秋佳节,省政协主席张连珍率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到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大型主题帮教活动。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特别是对未成年服刑人员教育挽  相似文献   

5.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起草工作组组长杨建广前不久表示,该条例的立法将首次邀请5名未成年人参与。据悉,省人大常委会还将召集各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起草组还将深入省未管所和未成年人劳教所,分别召开未成年犯和未成年劳教人员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等被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成为全球的严重社会问题。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日渐增多,遏制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当务之急,对这类案件,检察机关的公诉部门具有责无旁贷的职能。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教育挽救未成年犯,笔者就基层检察公诉工作中如何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罚金刑执行难是我国罚金刑制度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由于未成年人没有经济能力 ,对未成年人的罚金执行更难。对未成年执行罚金刑也有违罪责自负原则和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为主、刑罚为辅的刑罚原则。将未成年犯的罚金刑易科为社区服务 ,既有利于罚金刑的执行 ,又有利于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这是我国少年司法发展的重大突破.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天一案,反映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犯罪未成年人的保护存在诸多缺漏,致使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达成制度设立初衷,且与国际通行规则存在一定差距,不利于未成年犯权利的保护,也无法助其消除因犯罪获致之社会不利评价.完善该制度,需拓展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范围,做有利于被告人的扩张解释,明确禁止披露未成年犯身份信息,完善封存、查阅与权利救济程序,并以建立犯罪记录消灭制度为目标.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我国对犯罪的未成年人采取"以拯救、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但实践中落实这一刑事政策目标的具体措施还很不完善。在把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送往刑事法庭之前,我国亟需构建和完善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拯救、教育制度体系,以实现刑事政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当前,已有人将未成年人犯罪与毒品、环境污染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面对日趋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形势,近年来,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社区矫正作为未成年人司法改革的一项内容,代表了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一种发展趋向。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一方面可以使其减轻对社会的抵抗情绪,另一方面也能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促进罪犯与社区的融合。建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既是适应我国当前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国际未成年司法准则的客观要求。为此,我国应当完善立法.为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并建立相应的机构来执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未成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未成年人犯罪在各类犯罪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并且出现一些新情况、新特点,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社会、学校和家庭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通过对宜春市公安局巡警支队2012年至2013年上半年查处的171例未成年人犯罪人员和案件情况的分析,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并探讨预防对策,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势头,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12.
当前,已有人将未成年人犯罪与毒品、环境污染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面对日趋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形势,近年来,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社区矫正作为未成年人司法改革的一项内容,代表了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一种发展趋向.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一方面可以使其减轻对社会的抵抗情绪,另一方面也能在互相谅解的基础上促进罪犯与社区的融合.建立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既是适应我国当前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国际未成年司法准则的客观要求.为此,我国应当完善立法,为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并建立相应的机构来执行.  相似文献   

13.
非刑事化、非监禁化和轻刑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对未成年犯处置的主流手段。建立、健全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处置立法和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处置社区矫正机构,科学设置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处置社区矫正项目,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处置制度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4.
张光君 《桂海论丛》2014,(5):101-106
未成年犯罪人既是加害者,也是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和社会弊病的受害者,在本质上属于犯罪的载体。他们与其他孩子一样,也享有健康成长的权利。因此国家和社会都应当对他们采取宽容、友善和帮扶的态度,而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更生保护正是这种态度的集中体现。我国应当将更生保护作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最重要的功能,以更生保护理念引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并从促进更生保护功能充分发挥的角度重新检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体制机制,从而实现教育矫正和帮扶矫正的有机统一,以及未成年人犯罪防控与儿童利益保护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5.
陈江华 《求索》2005,(11):60-63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益严重,呈现出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的特点。这与未成年人自身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有重大的关系。同时,学校、家庭、社会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我国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与防范的相关立法还存在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前瞻性和预防性、过于框架化等方面的不足。我们应结合国内外的有关立法及司法经验,针对未成年人自身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惩治与对未成年罪犯的保护,完善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消除制度,不仅能够帮助未成年犯罪人走出其在服刑完毕后重回社会时所遇到的困境,也能够体现我国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视、顺应我国的刑事政策,更能够顺应青少年犯罪治理的世界发展潮流、符合青少年法治的精神,能够切实地保障未成年犯罪人受到公平对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如何加强对未成年犯的矫正,建立完善的对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体系,使他们能顺利回归社会重新做人,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发生,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指出"预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矫治的对策"。对青少年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笔者认为,青少年犯罪有四方面主要特点。(一)从犯罪性质看,盗窃犯罪最为突出。许多青少  相似文献   

19.
国际社会对未成年罪犯的非刑化、轻刑化、非监禁化处置已成为主流趋势。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犯罪加强司法保护的呼声逐渐高涨,日益影响着司法实践。量刑问题是刑法理论的缩图,量刑建议是检察机关行使公诉职能和监督职能的新的举措和重要方式,对实现刑罚个别化,保护未成年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实践中,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作出量刑建议仍在积极探索和经验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的成长是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未成年犯情况却是社会发展最敏感的神经。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未成年犯,我们采用档案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了解未成年犯家庭成长背景和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证实了家庭教育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同案由的未成年犯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与父亲相比,母亲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对孩子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更大;未成年犯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犯罪并非由心理疾病诱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