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史书记载,德昂族妇女"藤蔑缠腰,红缯布裹髻,出其余垂后为饰"。至今这一习俗在德昂族妇女中仍然是一脉相承。德昂族妇女不同支系装束各有显著特点,即使是同一支系,由于迁徙等原因,其服饰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红德昂和花德昂妇女剃发,  相似文献   

2.
德昂族服饰     
张玲丽 《今日民族》2002,(11):46-47
德昂族是世居于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总人口1.7万,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州、保山市等地。德宏德昂族妇女的服饰很别致,包头和衣边都缀上许许多多的彩色小毛线球;对襟衣的两襟都缀方块银牌;耳上戴大耳坠,颈上挂着大项圈,腰间还要套上雕刻有精致花纹的无数藤篾圈;包头一般只打一结,两端向后垂。围裙较长,一般都要围到胸部以上,下结腰带。围裙的色彩各有特点:自称“布列”的德昂族支系,裙脚织有显著的红色宽线条;自称“莱拢”的德昂族支系,采用红白相间的线条;自称“饶曼”的德昂族支系,则着红白相间的黑色围裙。妇女一般不…  相似文献   

3.
德昂族是百濮人的后裔。“德昂”是本民族的自称,在德昂语中“昂”是山岩、岩洞的意思;“德”为尊贵,“德昂”即为尊贵的山岩,神圣的山洞。在历史上,德昂族的他称很多,如“蒲蛮”、“波龙”、“崩龙”等,到1986年,根德昂族人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境内德昂族主要有布雷、汝买、梁三个支系。以往德昂族研究主要以布雷支系为主体研究对象,而其中偏居国境线一隅的点状散布居住的汝买人由于浸没于傣族、景颇族之中,几乎不被外界所熟知。以语言为核心对汝买支系族群语言关系与语言自信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解决当下境内濒危小语言现实社会处境、命运和语言归属问题,而且也是对濒危小语言活态的有利保护。  相似文献   

5.
1986年9月,学校安排我担任职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全班46个学生,有汉、傣、景颇、德昂等6种民族,全校95%的学生食宿在校,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开学才三周就有两位德昂族同学想退学回家,说是住不惯学校,受同学欺负,学他们讲汉话的腔调,给他们起难听的绰号,并且连老师都不尊重他们,很令他们失望。我听到班委的反映后赶忙将两个德昂族同学找来跟他们谈话,了解情况,他们的话让我非常羞愧,他们说,“国家已接受同意我们民族的意愿要求,1985年9月国务院批准将我们民族的名称统称为德昂族,但我们听到你跟别的老师谈话时还称我们德昂为‘崩龙’”。的…  相似文献   

6.
管国芳 《今日民族》2005,(11):41-43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一个集民族、边境、贫困、山区为一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境内居住着包括傣、景颇、阿昌、德昂、傈僳5个世居民族在内的30多个民族,2004年末全州总人口105.8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54.6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1%,德昂族和阿昌族属人口较少民族。全州边境线长达503.8公里,有2个国家级口岸和2个省级口岸与缅甸相连。山区面积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82.9%,山区是德宏州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长期以来,德宏州的5个世居少数民族与境外的同一民族跨境而居,通婚互市,友好往来。这些基本情况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  相似文献   

7.
王燕 《今日民族》2014,(7):17-20
<正>这是我第一次在德昂山偶遇中央电视台《民族故事》摄制组。2012年10月中下旬,我在德宏州芒市进行调查,在芒市的访谈进行了四天之后,我开始进入村子。在进村寨的路上,我的向导和翻译赵哥——一位德昂族小伙告诉我,中央电视台刚来到德昂山,准备拍德昂族的一些民间故事。据了解,《民族故事》是由中央电视台新闻影视制作中心、中国  相似文献   

8.
在仙人山下的竹楼里,在南捧河畔的课堂上,在镇康县德昂族群众的心坎中闪烁着一束红色的烛光。德昂群众称她是德昂山寨的好“达姆攀”(即好教师),她就是镇康县唯一的德昂族女教师姚凤兰。她是德昂山寨的第一代文化人1966年,德昂族聚居的大寨办起了小学,经教师的耐心动员,11岁的姚凤兰随同另外10多名德昂族儿童从10多里外的哈里下寨来到大寨小学就读。从此德昂山寨有了第一所公办民族小学。30名入学少年成了德昂族第一代文化人。姚凤兰是德昂山寨第一批入学的女学生。1970年,姚凤兰读完小学四年级,因家庭困难,无经济能力继续升学,…  相似文献   

9.
桂林龙胜有个名叫金坑的地方,那里有绵延起伏、状若螺旋、形似龙脊的壮美梯田。梯田间有寨子,远看像画上去的一样。寨子里居住一个因着红装而得名的民族——瑶族的一个支系"红瑶"。红瑶女子一年四季穿着她们传统的民族裙装——刺绣成五彩云霞的上衣、许多褶皱的黑色裙子、银饰彩绣的腰带。红瑶女子的脸庞,像朝霞一样红润。乌黑的头发,一圈圈高高地盘起,一圈圈放开,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保留下来,诱人得很。当然,不同的身份盘不同的发髻,很有讲究,本地人一眼就可辨出  相似文献   

10.
白墙青瓦的德昂族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地分散在村主道路两边,墙上的德昂族绘画栩栩如生,仿佛是一个德昂文化主题公园。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允欠三组是个德昂族聚居村寨,它的美名我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没有机会亲自去感受一番那里的风土人情。从芒市出发沿着320国道往瑞丽方向行进1个多小时后,终于在路旁看见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寨门,上面写着"允欠德昂寨"。顺着蜿蜒的水泥路前行,越  相似文献   

11.
正彝族,支系繁多、分布地域较广,每个区域的彝族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服饰,其中,居住在红河地区的花腰彝族(属云南彝族尼苏支系,俗称"花腰彝"),因其服饰颜色绚丽夺目、独具特色而引人关注。独特的服饰工艺石屏县约有花腰彝3万多人,80%居住于县域北部的哨冲、龙武和龙朋三个乡镇。其服饰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颜色搭配运用、剪纸工艺与刺绣手法的结合以及彩虹纹饰的运用等方面。花腰彝除了与其他彝族支系一样崇尚红色和黑色外,特别长于多色彩的大胆运用。如花腰彝女性服  相似文献   

12.
魏国彬 《思想战线》2012,38(3):133-134
藤篾腰箍被往往被视为最具有德昂族特色的民族服饰,更被看做是德昂民族女人形象的标志。作为德昂族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藤篾腰箍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笔者以云南保山市潞江坝德昂族村寨为田野点,借助艺术生态学理论,力图从文化艺术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着手,  相似文献   

13.
<正>兰坪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区域的天然垭口,这个多民族聚居的"三江之门",不仅是连通三条大江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成为中国西南川、滇、藏民族文化走廊的结合部。普米族游牧文化、白族支系拉玛人的古老文化、傈僳族传统原生文化在这里交汇,不同的语言、歌舞、节庆、服饰、宗教、饮食、居住、风俗  相似文献   

14.
仡佬族支系繁多,服饰亦随之各异。唐宋时期仡佬族,男子穿左衽大袖、大口袄,右肩上斜束皮带一根,并以螺壳、虎豹、猿猴之毛及犬羊之皮为外饰;女子用布2幅制为筒裙,穿时从头上笼下。女子用3寸长的细竹筒斜穿于耳以为饰,贵族之家的女子则佩珠宝戴耳坠。男女发挽椎髻,以红布1条束之垂向后。皆赤足。首领头戴熊皮帽,以金银条片络额,肩背上披毛皮,腿裹熟牛皮,足穿鞋。明清两代,仡佬族服饰在传承中有变异。男女仍着筒裙,改为1幅布两端缝合而成。女裙长,男裙短。支系不同,服饰各异。红仡佬,裙为红裙;花仡佬,衣为红底,绣以花领花袖,裙亦为花色;打牙仡…  相似文献   

15.
解读西南少数民族崇尚的色彩语言—"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语言是指人类社会中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色彩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西南不少民族崇尚黑色,以黑为美,以黑为贵,就在于色彩语言中的"黑"能传递出他们所企盼的信息。影响民族尚黑习俗形成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三大因素:一是西南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二是原始宗教;三是历史上的文化接触与融合。但民族尚黑习俗的形成并不要求这三大因素必须同时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驶入快车道的改革开放,让大多数地方和民族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然而,对云南省一些人口较少、底子单薄的民族来说,发展的步伐并不轻松,为配合“兴边富民行动”和“扶持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发展”计划的实施,本刊今后将陆续刊出记者到这些民族地区采访的实录,从媒体的角度探索一些问题,为他们的发展尽一分力。德昂族是云南省独有民族,也是一个跨境民族,国内人口17052人(2000年公安户籍统计),国外人口估计25万左右。国内德昂族主要居住在德宏州,人口12488人(其中潞西市8682人,瑞丽市1485人,陇川县1072人,梁河县623人),此外,临沧地区(3406人)、保山市(1071人)等也有分布。三台山德昂族乡是德昂族最大的聚居地,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德昂族乡之一,另一个是临沧地区镇康县的军弄佤族拉祜族傈僳族德昂族乡。  相似文献   

17.
马莉 《今日民族》2010,(3):51-52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世代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彝族,文化绚丽多彩。其中,石屏县彝族花腰支系的刺绣工艺尤具特色,值得抢救和开发。  相似文献   

18.
欢乐的苗家     
艾杉  赵亚洲 《今日中国(中文版)》2005,54(12):F0002-F0002,3
中国56个民族之一的苗族是个能 歌善舞的民族。今日苗族主要居住在中 国西南云贵高原上的贵州省,此外,在 湖南、四川、广西和云南等地也生活着 部分苗族同胞。 苗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 化,又因分布地域广泛而支系众多、具 有不同风情与特色的歌舞艺术。在贵州,  相似文献   

19.
戎方跃 《今日民族》2001,(11):47-48
到曼龙村去看看,这是我心中的夙愿。居住在那里的彝族支系———花倮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像一块磁石,无时不在吸引着我。曼龙村隶属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鸡街乡海子村委会。全村居住着120户525人,其中112户483人是花倮人。花倮人在云南省仅分布于西畴县曼龙及与其隔达马河相望的广南县那腊、新老、挖龙等几个村寨,总人数两千余人,有自己的语言和民族文化,但没有文字。曼龙村地处西畴县边远贫困山区,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制约,过去世世代代过着半封闭、半原始的生活,贫困落后状况是人们难以想象的。他们的房舍简陋,全村清一色…  相似文献   

20.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47.35公里。总人口25.8万人。全县境内居住着34个民族,有汉、傣、佤、拉祜、布朗、德昂等10个世居民族,有8种民族跨境而居,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1.2%。全县有南传上座部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种宗教,有宗教活动场所180所,占临沧市总数的37%。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是做好全县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多年来,尤其是“十五”以来,耿马县民宗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族宗教工作部门的指导帮助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共同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