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武 《江淮》2012,(3):35
近年来,黄山市徽州区坚持把干部参与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和重要事件等"三重工作"作为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的生动课堂,作为检验和识别干部工作实绩的严肃考场,不断探索创新在"三重工作"中跟踪考察干部办法,有效解决了干部干事创业中存在的问题。更新跟踪考察理念,解决干部是否有心思"想干事"问题。按照  相似文献   

2.
张才行 《世纪桥》2020,(2):92-96
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干部极为重要的环节。基层一线是锤炼干部的"大熔炉"、检验干部的"大考场"。到基层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能有效地把群众公认、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出来。文章以湘南S区为例,在认真分析湘南S区近年来推行一线考察干部机制的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新时代创新一线考察干部机制的路径:把提升考察人员的专业素质作为一线考察的基础课;将考察内容与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相衔接;与考察方式相结合增强一线考察的精准度;在考察结果运用上体现关心关爱干部力度。  相似文献   

3.
当值换届之际,正确考察干部对于选好用好干部至关重要。只有将考察工作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换出风清气正的好风气,才能真正把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考察干部,就是要把干部还原本相。不可否认,官场上存在着一些"高级化妆师",这类官员  相似文献   

4.
正从密切联系群众上察"勤"。基层干部的"勤"更多的表现在走出机关、沉下身子,为群众实打实的解决问题。但是从实际工作看,仍有一些浮在半空,参与实际工作少,接触老百姓少,不惹事也不干事的"太平"干部,仍然存在一些名义下基层,实则充当"特派员"、"联络员"两边来回跑、坐不下、呆不住、群众意见大的干部。因此,从践行群众路线中识别考察干部的"勤",要把干部是否常"接地气"、经常密切联系群众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从解决群众切身问题上察"绩"。考察识别干部的"绩",就要看干部为群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委前不久公开选拔市长助理,考察组在考察人选工作能力的同时,还重视考察人选的"情商",将拟任人选的个性特点、言语表达、团队合作精神等内容纳入考察范围,并将考察情况写入考察报告,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既重视考察干部的德才表现,又注重考察干部的"情商",这种干部考察内容的拓展,是对传统干部考察工  相似文献   

6.
瞭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提出杜绝用人不正之风新办法湖南省委领导提出了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新办法,即对领导干部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坚持考察干部的工作圈与了解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相结合;坚持考察干部“八小时以内”与了解干部“八小时以外”相结合;坚持对干部情况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湖南省委组织部官员介绍,考察干部的工作圈固然重要,而把其生活圈、社交圈结合起来了解,便能更全面、更深入、更准确地考察一个干部的工作业绩、业务能力、思想品德和处世方式。(摘自《人民政协报》张辉学/文)广西干部制度改革产生强冲击波广…  相似文献   

7.
考察干部是选拔任用干部的第一道关口,能否把好这道关口,关系到用人的得失成败.近年来,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深入,干部考察工作不断有所创新,考察质量明显提高.但是,由于诸多原因,考察中听不到真话,了解不到实情,考察结果失真失实的现象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需要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党建热线     
《先锋队》2004,(15)
永和县委组织部推行干部考察责任追究制度为了提高干部考察工作质量避免考察工作失真、失实,永和县委组织部制定出台了《干部考察责任追究制》。明确规定:全县各党委、党组及各部门在干部考察工作中有下列行为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一是违反干部考察工作程序,考察前未制定考察方案,擅自主张,随意表态的;二是干部考察工作中弄虚作假隐瞒或者歪曲事实真相的;三是利用考察干部之便谋取私利,参加考察单位或个人宴请、娱乐活动或考察工作不深入、不认真,造成对干部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情况考察不全面,考察材料反映的情况不确切的四是泄露有关领导…  相似文献   

9.
考察干部是干部任免工作的重要程序,根据考察情况确定干部的调整使用,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和要求,是准确使用干部、防止用人失误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10.
近日,五通桥区反映干部考察工作普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考察干部的具体标准不明确。目前,考察干部多是以《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的六条基  相似文献   

11.
党建短波     
正绥棱县多种方式强化干部政治素质考察绥棱县在选拔任用干部过程中,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着力将干部政治素质"具象化",考准考实干部政治表现。量化考察指标。绘制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模型图",从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对领导干部的政治表现进行"画像",全面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改进考察方式。把考察触角向考察对象承担重点  相似文献   

12.
首先,要解决“不想听真话”的问题。考察干部本来就是为了掌握干部的实际情况,对干部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为选人用人提供可靠依据。作为地方或部门领导,理所当然地希望通过考察听到真话,了解到真实反映。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恰恰不希望在考察中听到真话。因为那些由领导“授意”的考察,一般都是先确定提拔人选,后走程序,实际上只是过一下场,能否听到真话并不重要;有的部门或单位“一把手”,在考察前先定调子,把考察对象大加赞赏一番,俨然“伯乐”发现了“千里马”,谁还敢说个“不”字;甚至有少数领导干…  相似文献   

13.
正为切实提高干部考察的准确性,庆安县以"四个提升"为目标,对干部考察工作进行探索和尝试,取得较好成效。严格人选把关,提升干部考察工作全面性。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把关作用,全方位、多维度考察干部的综合表现,社会反响良好。完善考评体系,提升干部考察工作准确性。坚持以平时考察、年度考察为基础,任职考察为重点,多维度了解干部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组建考察队伍,提升干部考察人员专业性。择优选聘兼职干部考察员,  相似文献   

14.
全国、全省组织工作会议提出,要把班子和干部的情况在平时掌握起来。只有平时就把班子和干部情况掌握起来,才能从严管理,有效防止"带病提拔"。去年以来,我们改进年度考核,用3个月的时间对区县和市直部门班子进行考察。一、注重谈话了解,解决"不深不透"问题。一是强化考察力量。考察力量决定工作力度、影响考察  相似文献   

15.
闫贵福 《求贤》2014,(11):18-19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天津市红桥区干部考察工作也结出了累累硕果。他们在考察干部常规工作之余,独辟蹊径,创新提出考察干部进社区,并印发了《红桥区关于干部考察工作进社区的意见》。自《意见》印发以来,考察干部工作已形成全民参与之势,得民心、顺民意,评价干部工作进入寻常百姓家。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当评价干部的意识深入每一个百姓思维中时,百姓成为监督员,每位干部将更加自律自觉,全体干部的整体素质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对传统干部考察工作的有益补充,亦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考察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是整个干部考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考察得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考察工作的质量,影响到对考察对象的使用。然而,在实际考察工作中,获得“主要缺点和不足”的信息往往要比获得优点和长处的信息更不容易。因此,准确考察干部的“主要缺点和不足”,除了在考察机制方面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外,在考察人员方面还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正气》2000,(4)
乡宁县严格程序 ,注重实绩 ,提高选人用人准确度 ,做到“三重三看”。一、重舆论 ,看形象 ,通过日常行为识干部。在选任干部时 ,广泛收集群众意见 ,了解民意 ,了解干部的口碑 ,鉴别干部的行为 ,掌握干部的表现 ,为正确决策、决定干部的使用提供依据。二、重实绩 ,看表现 ,通过工作论功过。即在坚持注重政治素质的前提下 ,实行六种考核考察制度 :领导班子双月汇报制度、重点工作考核制度、干部日常行为动态考察实绩记录制度、失误记录制度、年度考察制度和任职考察制度 ,重点考察干部的工作政绩 ,贡献大小。三、重程序 ,看民意 ,贯彻《条例》…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7,(9)
<正>考察识别干部,是干部选任工作的生命线。考察干部不仅要在口头推荐、民主测评等环节做好"远观",更要在深入考察环节做好"近看",确保考察得精准,做到人岗相配、人岗相宜,实现干部成长、事业发展。深入群众,客观公正评价干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对干部的日常工作情况最有发言权,要想全面、立体地了解干部,就需要考察组把握好"民评"这个关键点,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听取民意,在乡语口碑中了  相似文献   

19.
刘建明 《奋斗》2011,(8):56-56
时下,在干部考察工作中,不难看到这样的考察意见,比如:某某原则性太强.缺乏灵活性:某某工作太勤奋.不爱护自己.不注意身体健康;某某办事太认真。连群众柴米油盐的小事都管。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考察意见看似指出了被考察干部的缺点和不足,实则是轻描淡写,无关痛痒.纯属是“把缺点写完美”。  相似文献   

20.
干部考察是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的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基础工作,干部考察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凭党性看干部、凭政绩用干部”原则的实现效果。在干部考察的具体工作过程中,主要依据业绩,业绩是衡量和选拨干部的基本标准,那么如何把握业绩,是考察干部的关键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一、正确把握考察干部实绩和虚绩的关系所谓实绩,是指干部在经济建设工作中可以用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质量与数量方式表达出来的实际成果.往往是有形的成果。所谓虚绩是指干部在政治文化建设中体现出来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如社会风气、精神品质、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