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案情]公安机关在查获吸毒人员夏某后,了解到马某长期零包贩卖毒品,遂由夏某与马某取得联系,称要购买毒品,后将前往交易途中的马某抓获,当场从马某身上查获毒品海洛因。马某对自己贩卖毒品的事实供认不讳。后公安机关在马某家中查获一张吸毒人员向马某多次赊欠毒品打的欠条。经查实,马某先一次性购买数量较多的毒品,并以"低价购进,分装代售、电话  相似文献   

2.
【案情】 犯罪嫌疑人李某,于1998年初先后14次为吸毒人员张某购买海洛因,每次以200元的价值购买0.1克,然后两人吸食。1998年2月一天,张某再次找到李某要求帮助买毒品,李带着张在一饭馆找到孙某,孙某以390元的价格购得海洛因0.46克,自己截留0.3克,其余卖给李、张,交货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以贩卖毒品罪将李某、孙某一并移送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案情周某是吸毒者,2012年6、7月份委托向某帮其购买毒品海洛因,向某受周某委托后每次在何某处为周某购买0.05-0.1克海洛因,先后购买了50余次共计约3克。周某每次将其中一小半毒品分给向某并与向某一起在向某的住所吸食,公安机关抓获了向某和周某,向某供述其代购的毒品海洛因均如数交给了周某,自己没有从中牟利或变相加价牟利,何某没有到案。  相似文献   

4.
案情:2005年8月12日晚,吸毒人员李某电话请求犯罪嫌疑人蒋某帮忙代买200元的海洛因,蒋某答应后在贩毒人员陈某手中购买了200元的海洛因。由于毒瘾发作,蒋某回到家中分出约50元的海洛因自己吸食后将剩余的海洛因交给吸毒人员李某,李某付了200元现金给蒋某。  相似文献   

5.
诱惑侦查与诱骗犯罪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诱惑侦查给刑事法学和司法实践提出的问题案例一:张某曾因贩买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刑满释放后又参与贩毒活动但未获证据,公安机关获悉张某有数量较大的毒品准备出卖正寻找买主,为此,公安机关为特情人员刘某(有吸食毒品史)提供资金让其向张某购买海洛因60克。刘某与张某约定交易的时间、地点及联络方法后,将此情报密报公安机关。在张某与刘某按照约定的时间、地点、联系方法进行交易时,被公安人员当场抓获。案例二:某市为打击毒品犯罪,给公安机关下达了缉获毒品的数量指标,公安机关层层分解到有关部门及干警并与年度…  相似文献   

6.
GC和GC/MS检验吸食"摇头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道兵 《刑事技术》2003,(Z1):35-36
1998年以前,武汉市的吸毒人员主要是使用海洛因、鸦片。但是近几年苯丙胺类毒品和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氯胺酮来势凶猛,公安机关查获吸食这类毒品的违法人员大幅增加,已经远远超过使用传统的海洛因毒品的人员。这类毒品在武汉市的一些“的吧”内已经泛滥成灾,一些人吸食毒品后随着强烈的音乐疯狂地摇着头。根据武汉市公安局缉毒处清查“的吧”的情况,查获的嫌疑人有时竟然有高达80%~90%的都吸食了这类毒品。目前黑市上“摇头丸”通常是指冰毒、MDA、MDMA、氯胺酮(俗称K粉)以及其中两种以上成分的混合物。常用的检验吸食苯丙胺类毒品的方…  相似文献   

7.
被告人周子贵在周新德开设的鸡厂打工,周新德系吸毒成瘾人员,为吸食毒品,周新德委托被告人周子贵,从临泉县非法购买了50克吗啡,周子贵在准备将毒品带到新蔡县供周新德吸食的途中被公安人员抓获。  相似文献   

8.
张某,天津某单位工人,有两年吸毒史,两次被强制戒毒。1999年3月,张某去广州办事,因毒瘾发作,购买了64克海洛因,当月18日,张某携所购毒品持广州至北京西的火车票进入广州站乘车,在剪完票后被人赃俱获,张某对携带毒品的行为供认不讳,并说明其携带毒品是为了回天津家中继续吸食,经查证属实。这种只是为自己吸食而运输毒品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呢?有以下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9.
犯罪嫌疑人粟某知道其丈夫扈某把大量毒品放在家中抽屉的三个香烟盒中并在家中吸毒.但对毒品的来源并不清楚且对扈某在家中吸毒也不干涉。在扈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公安机关又去搜查其住处。粟某为使其丈夫逃避处罚.将扈某放在香烟盒中的毒品海洛因藏匿在身上,并在民警带其上警车的过程中趁机把毒品扔掉.被民警当场发现。经依法鉴定,从粟某身上查获的毒品海洛因重82.3克。经审理,扈某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  相似文献   

10.
对居间介绍者为吸毒人员介绍购买毒品并牟利的应认定为贩毒毒品罪.牟利不仅包括直接倒卖毒品赚取差价,也包括谋取物质经济利益.为赚取毒品吸食多次主动介绍买卖毒品,实质上居间介绍人将毒品作为获取的劳务报酬,毒品虽然作为违禁品,但仍然具有物质经济利益,符合牟利的要求,客观上也促进了毒品的流通,具有社会危害性,应认定为贩卖毒品罪.  相似文献   

11.
江苏贩卖、运输毒品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毒品种类以海洛因为主江苏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为25515名,绝大多数都是吸食海洛因。对2000年全省查获的6568名吸毒人员调查分析,吸食海洛因的占96.7%。吸毒人员90%以上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等市。贩卖、运输毒品案件也主要发生在这5个城市。近两年受国际和国内毒品违法犯罪形势变化的影响,江苏的毒品种类也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检察风云》2012,(21):44
吸食毒品的人万万没想到,体内血液查不到毒品而在指甲中可以被查出。这是为什么?吸食过的毒品或服用药物后,随人体代谢,毒品等进入指甲,可以作为毒品检测的证据,甚至可以了解吸毒的具体情况。由于指甲不断生长,只要被剪下,就可长久保存。因此只要剪取一部分指甲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1基本案情 关某通过电话与C市贩毒人员李某联系购买毒品海洛因.李某同蒋某、晏某携带890克海洛因乘坐火车到达T市,入住江山宾馆.随后,李某与关某电话联系交易毒品.关某给石某打电话(石某与关某系朋友关系,知道关某吸食毒品),要石某次日中午驾驶车辆到关某住处.次日,石某开车抵达关某住处.关某给石某现金3千元让其开车陪同他接两个送"货"的人.石某将车开至江山宾馆门口,关某将蒋某、晏某叫上车,其中蒋某手里拿着一个黑色书包.  相似文献   

14.
[基本案情]2011年4月10日,购毒人李某(系刑事特情人员)向公安机关检举朱某贩卖毒品,并称可通过徐某向朱某购得毒品。4月15日,在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控制下,李某通过电话联系徐某,提出想要购买两套冰毒,徐某答应帮其向朱某联系购买事宜。徐某随后电话联系朱某,告知其有朋友要购买两套冰毒。朱某同意交易,并要求徐某带其朋友于当天晚上至A地点交易。该晚20时许,徐某带李某至A地点,并共同进入朱某驾驶的红色QQ轿车,朱某坐驾驶座、李某坐副驾驶、徐某坐后排。朱某随即拿出两包塑料袋包装、共计54.17克冰毒给李某。李某看过后交给朱某,朱某放在  相似文献   

15.
郭健 《中国检察官》2011,(10):74-74
[案情】陈某某日晚伙同刘某,郑某在陈某家中吸食毒品。郑某因注射毒品过量而昏迷。陈某、刘某二人见此便将郑某平放在地上用手掐人中,用双手压胸部做人工呼吸。后,陈某、刘某再次吸食毒品海洛因。期间,郑某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次日凌晨1时许。陈某、刘某二人发现郑某嘴角有点血,陈某用纸擦掉后,将郑某抱到刘某的踏板摩托车上,陈某骑摩托车带着刘某欲将郑某送回租房处,行至环城路一批发市场时,陈某驾驶摔倒,将郑某摔下车。  相似文献   

16.
容留他人吸毒罪的主观方面应及于放任型的间接故意,但当行为人不存在适法行为期待可能性时,不构成本罪。关于场所的界定,只要行为人提供的空间能够给吸毒者一定的隐蔽和方便,使得吸毒者能比较放心地吸食毒品,即对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管理秩序造成了侵害,就足以构成场所;关于容留吸毒与共同吸毒行为的区分要把握为他人提供场所这一核心概念;容留他人吸毒,无论本人是否参与吸毒,一年内容留他人吸毒三次以上或一次容留三人以上的,应予以追诉;容留他人吸食毒品并向被容留的吸毒人员出售毒品,或出售毒品后又容留购毒人员吸食毒品的,应按牵连犯理论,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7.
强制戒毒期间折抵刑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靖 《犯罪研究》2007,(6):60-62
随着吸毒人员刑事犯罪数量的增加,对吸毒人员的强制戒毒期间是否可以折抵刑期的问题,由于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司法实践中出现强制戒毒期间折抵刑期的法律适用混乱现象。一、强制戒毒的性质及适用折抵刑期的争议强制戒毒是公安机关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依法强迫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  相似文献   

18.
吸毒行为犯罪化的主张不可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1997年刑法没有规定吸毒罪,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禁毒的决定》,是我国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重要法律依据。该决定第八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并处20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皿。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除进行处罚外,予以强制戒除,进行治疗、教育。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吗啡类毒品吸毒者进行戒断,防止吸毒者群体的扩大是我国禁毒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对有吸毒嫌疑的人员实施强制戒毒措施时,由于他们对强制戒毒措施有抵触情绪或害怕社会对自己的歧视.总是否认自己吸毒。确定其是否吸毒就成为执法工作中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同时,有很大一部分吸毒者,由于长期吸食和注射吗啡类毒品,身体状况极差,往往暴尸街头而无任何身份证明。对于这一部分无名P体,也需要确证其主要因吸食毒品死亡。法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取得某人是否为吗啡类毒品吸毒者的确凿证据:()身体检查;(2)体液的化学…  相似文献   

20.
关某通过电话与某市贩毒人员李某联系购买毒品海洛因,李某同蒋某、晏某携带890克海洛因乘坐火车到达本市,入住江山宾馆。随后,李某与关某电话联系交易毒品。关某给石某打电话(石某与关某系朋友关系,知道关某吸食毒品),要石某次日中午驾驶车辆到关某住处。次日,石某开车抵达关某住处,关某给石某现金3000元让其开车陪同他接两个送“货”的人,石某将车开至江山宾馆门口,关某将蒋某、晏某叫上车,其中蒋某手里拿着一个黑色书包。关某让石某将车开回其住处.石某看见关某、蒋某、晏某三人蹲在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