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溺死尸体打捞工作一直是困扰死者家属、公安部门的难题。可通过设计寻找水下尸体及物证的“水下搜寻器”Ⅰ型、Ⅱ型及搬运漂浮尸体的“充气式尸体承载器”,帮助相关组织和部门更好地进行打捞工作。  相似文献   

2.
不以人的尸体为物,使对人的尸体管理处于无序状态,严重影响社会良好秩序。人的尸体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物,其权利主体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其权利内容具有占有时间的有限性、使用范围的局限性、收益禁止的普遍性、处分方式的伦理性等。对无主尸体、赋予民族情感内容的尸体、死刑犯的尸体以及医院正常医治过程中产生的尸体都应当予以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3.
铁路货物列车上尸体的变化现象受列车运行以及尸体所在车厢的性状、现场环境、沿途各类昆虫的侵食等因素的影响,有其自身变化特点,因此,推断尸体的死亡时间要注意把握具有铁路特点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人死后,尸体受到内外环境的影响,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称为死后变化,由于变化所呈现的现象称尸体现象。按死后现象出现的早晚不同,可分为早期尸体现象和晚期尸体现象。 早期尸体现象是指死后24小时以内尸体未腐败时所发生的尸体现象。对于确定人是否死亡,死亡时间、死亡性质、有无移尸等,具有很重要的法医学意义。常见的早期尸体现象有:肌肉松驰、尸冷、尸僵、尸斑、局部干燥、角膜混浊等。  相似文献   

5.
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尸体胃内食物的量及形状改变,是推断死者死亡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并对侦查破案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曾遇到生前最后一餐时间同过去文献资料记载不一致的尸检三例,现报道于后,并加以分析,供今后临案参考。 例1 死者,男,57岁,农民,身前体健。一九八七年元月九日十五时许,在打架纠纷中被人用石头砸伤头部,当即昏迷,未经治疗,于次日凌晨二时死亡。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专门研究寄生虫和昆虫的专家巴哈卢汀医生最近向新闻界透露:研究表明,苍蝇能协助法医从尸体上鉴定死者死亡的时间。从苍蝇的出现、尸体的发现地点,以及周围环境情况,可以鉴定出死者毙命的大约时间。而苍蝇的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成长阶段,可以指示尸体的腐烂程度。  相似文献   

7.
溺死尸体124例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24具溺死尸体的尸体征象出现率的统计分析,以明确哪些尸体征象可以在实际案件中用于确诊生前入水溺死。尤其对水中腐败尸体因腐败导致一些尸体征象消失,常难以确诊溺死。溺死腐败尸体左右心肌及心内膜颜色存在差异,对确诊溺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尸体指纹捺印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必须根据不同的尸体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关于尸体在法律上的本质表现之不同主张稍作梳理和评论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尸体法益之主张并作初步探讨。最后指出侵害尸体法益的行为样态及责任承担方式 ,以资对尸体法益作周密保护。  相似文献   

10.
尸僵(rigor mortis,cadaveric rigidity)是指人死后,各肌群发生僵硬并将关节固定而使尸体呈僵硬状态的现象,其发生主要是骨骼肌、心肌和不随意肌的肌动蛋白和肌凝蛋白的不可逆结合。尸僵作为重要的尸体现象之一,不仅是推断早期死亡时间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还可以反映死亡发生时尸体的位置和姿势,对某些刑事案件的侦破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故国内外学者对尸僵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对尸僵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法医学检测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给尸体手指上涂抹磁性粉,然后用指纹提取胶带提取指纹,这样可以使尸体捺印工作变得快捷方便。  相似文献   

12.
对无名尸体案件侦查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无名尸体案件侦破难的原因,提出了加强侦查无名尸体案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死亡时间的推断(PMI)一直是法医学领域最重要且复杂的课题,为此人们应用各种手段做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根据骨骼、牙齿推断死亡时间的可靠性已经得到大量实验结果的证实。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法医学中根据牙齿、骨骼等死后变化情况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进展,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骨骼、牙齿的死后变化与死亡时间有高度的相关性,尤其对于腐败尸体,有望成为今后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颅骨复原面貌和颅相重合结合进行尸源认定石恩林在刑事案件中,有时会遇到尸体高度腐败,或白骨化尸体,或因其他原因致使尸体遭到严重破坏,难以从面貌上进行直接辨认,而又无其他条件证实死者身份的情况,致使案件的侦破陷入僵局。为查明死者身源,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方...  相似文献   

15.
本案中尸体检验情况及现场物证来源对侦破该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类似本案这样有特殊损伤的尸体,尸体检验的目的不但是寻找死因,还要通过这些特殊的损伤、切口分析出案件性质,作案目的。  相似文献   

16.
抑制死又称神经源性休克死、心脏抑制性猝死。遇到此类案件时,要详细了解案情,详尽地进行尸体检验及毒物分析,排除杀人动机、致死性疾病、损伤及中毒等情况。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铁路交通运输业得到迅猛发展,但随之造成的铁路交通事故也逐渐增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科学、正确地从铁路交通事故现场中鉴别出命案,探索出现阶段铁路交通事故尸体损伤一般规律特点等,就成为铁路公安机关的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在铁路交通事故的尸体检验中,常常可发现附加伤。本文结合案例,对附加伤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在判明事故性质及正确处理事故中的作用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三类高坠案件的特点和现场勘查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坠案件可分为自杀高坠案件、他杀高坠案件和意外高坠事件。高坠现场勘查是现场勘查的难点,在现场勘查中要及时周密地开展现场调查访问工作;认真详细地对尸体坠落点、尸体位置及周围环境开展勘查;加强对室内环境、门窗及房间钥匙开展勘查与检验;重点严密地对坠落地点周围的环境开展勘查;科学严谨地对“坠落通道”开展勘查。  相似文献   

19.
电流作用造成的人体死亡,称为电击死。检验电击死的尸体,通常可根据尸体检验的一些特殊征象,如电流斑、表皮坏死剥脱、电烧伤、皮肤金属化、电击纹、内脏的改变、骨珍珠等,对电击死作出初步判定。  相似文献   

20.
凶杀案是危及人民生命安全的严重刑事犯罪,是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的重点.近几年来,此类案件不仅发案率呈上升趋势,且犯罪手段和方法,亦趋残忍.不少案件,动辄诛杀全家,肢解尸体甚至碎尸.特别是持枪暴力性犯罪,更是凶性残忍,滥杀无辜,严重危害社会治安.为此,强化对凶杀害的侦破工作,依法从重从快惩办凶手,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保卫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仅就凶杀案现场勘查的重点,简述如下:一 凶杀案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凶杀案的现场勘查,应以尸体为中心.即围绕发现尸体的地点、血迹形状及分布面积及部位,现场上遗留的痕迹物证以及周围环境状况进行勘查.着重查明:1.发现尸体的地点是否杀人现场?是原始现场抑或移尸或匿尸现场?2.通过尸检手段,验明死亡时间、原因,判明事件性质,是自杀、他杀还是灾害事故?如属他杀,要查明致死的手段、方法及原因,查明现场上遗留的凶器与致死的手段是否相吻合?如系无名尸体,除应就地组织辨认,调查访问知情群众,或发通告寻找线索外,尚可从死者衣着、携带物品、肌体上的特殊特征以及包装物、尸体附着物等去寻找死者线索.3.初步查明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有那些活动?有无搏斗痕迹?现场上遗留那些痕迹物证,并初步查明这些痕迹物证与凶杀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