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价值得以体现:它是以人为本的幸福观;它对幸福的科学论断必将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传播;它对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关系的阐述,引导我们脱离低级趣味的物欲幸福,追求更高层次的幸福境界;它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劳动是人民幸福的源泉;它正确阐述了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为我们建设"幸福中国"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也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道德追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不仅是全体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每个当代中国人正确的价值取向。我觉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信仰和追求。有了这个信仰和追求,我们的国家才能更有力量,社会才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也是我们永无止境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3.
王玉周 《求是》2014,(7):32-33
<正>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维系社会团结的精神纽带、指引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凝练,也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价值遵循。社会充满活力,国家才有希望,人民才能幸福,而社会活力离不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市场经济需要身份平等和规则公平,社会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凝聚了当代中国人的共识,是各阶层人们共同拥有的理想。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国家层面看,中国梦可以表达为追求国家强盛的强国梦;从社会层面看,中国梦可以表达为追求社会祥和的祥和梦;从个人层面看,中国梦可以表达为追求个人幸福的幸福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想意识,是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们普遍能够接受的价值规则和价值底线,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5.
《求是》2014,(7)
<正>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近平总书记这句平实的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道理: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民族兴旺、国家富强,个人才有安全和幸福。反之,国家贫弱,民族衰败,个人必然遭殃,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乱世之局岂能独善其身。因此,确立国家的价值目标,历来是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价值观建设的首要问题。国家有了价值目标,国家发展才有了灵魂,社会前进才有了方向,人民幸福才有了希望。所以,国家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6.
阮黄南 《世纪桥》2015,(4):37-38
中国梦已经成为中国人的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三个层次梦想的实现要靠中国道路,靠中国力量,靠中国人的正确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这一梦想实现的价值取向,它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揭示了当代中国人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价值境遇,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社会认同的作用机理,探索社会认同实现的合理路径:倡导先行,达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共识;宣传推动,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教育促进,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实践养成,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制度保障,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认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社会层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肥沃土壤,而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阵地。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经验,给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研究提供借鉴与启发:融入教育教学,围绕学生成长,占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主渠道;加强话语转换,注重情感体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亲和力;注重以文化人,促进价值认同,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共振波;注重落地化行,加强协同培育,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提升公民幸福指数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和路径选择,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发出的强音是实现伟大中国梦,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导向和新追求,通过构建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我国公民幸福指数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既有必要性也具可行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不仅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还要增强对其的实践认同。要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要开展隐性教育,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发展走向;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既有必要性也具可行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不仅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还要增强对其的实践认同。要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要开展隐性教育,引领大学生价值选择发展走向;要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2.
提升公民幸福指数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是人的全面发展和幸福,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幸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自觉和路径选择,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发出的强音是实现伟大中国梦,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新导向和新追求,通过构建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我国公民幸福指数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3.
任玉秋 《新视野》2007,4(6):36-38
作为执政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发展未来正确判断的精神价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道德化表现。把世界观、理想、道德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有了灵魂和骨架,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反映着大学生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主流是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受到社会转型、西方社会思潮、网络文化等因素负面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严重偏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引领功能,可以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独立、自由、幸福",是越南在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革新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它既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也是越南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革命和革新事业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具有浓厚的越南社会主义特色,彰显着越南共产党人和全体越南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体现了价值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它直接指导并影响了越南的社会主义革新开放事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变革,而且预示了越南社会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结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对于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和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层面的表现,有利于增强按照"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要求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相似文献   

17.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必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建设.在利益多元化背景下促进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要正确认识利益多元化因素给社会价值观认同带来的新挑战,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建设的性质和特点,在把握和反映利益认同与价值认同正确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18.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客观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既具有社会价值,更具有个体价值。从个体角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引导个体人生方向、激发个体精神动力以及重塑个体道德素养等三个层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促进一代青年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客观要求,也是团结带领一代青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转化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思路,积极开展"红色体验"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将体验学习应用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之中。在实践探索过程中,通过理论学习、实地体验、抽象反思和交流运用四个基本环节,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同时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体验学习与游学研修、反思交流与继续学习的关系,着力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了解并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的幸福感,对于提高高校管理效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界定了高校管理人员幸福指数的内涵,并从主观体验、价值成长、社会幸福三个维度构建了高校管理人员幸福指数测度指标体系,从考察高校管理人员的生活满意、积极情感、健康体验、自我价值、成长发展、自主感、人际和谐、家庭氛围、社会信心等角度设计了相关测试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