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们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战胜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了同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今天,在我们党提出同国民党建立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时候,我们探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对认识第三次国共合作的意义,深刻理解党的“一国两制”的方针,坚定信心,努力促成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正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党的三大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可能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3.
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是摆在爱国统一战线面前的重大政治课题,因此,研究国民党大陆政策的演变与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关系,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四十多次前,国共两党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从长期对立走向第二次合作。这次合作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认真总结和研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党中央提出的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方式的实质是“一国两制”,兹试阐述如下,不确之处,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3月 18日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结果揭晓 ,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以 497 7万选票当选台湾第十任“总统”。国民党候选人连战、萧万长仅以 2 92 5万票的得票数名列第三位。一夕之间 ,岛内变天 ,在台湾执政逾 5 0年的国民党不得不拱手让出政权 ,实现了“政党轮替”。面对这种形势 ,国民党这个“百年老店”将何去何从是一个各方都相当关注的话题。随后 ,国民党在国民党内部掀起了一轮改造的呼声和行动 ,力图在四年后的“总统”大选中夺回失去的执政权。一、国民党改造的缘由综观国民党的历史 ,几次大规模的改造运动都是在面临…  相似文献   

6.
篇(书)名现阶段台湾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70年代以来国民党的“党务革新.国民党.十三大”对权力结构和党内派系的影响 ‘十三全’以来国民党的权力斗争和派系重组 一一兼论“二李体制.国民党在台湾的“法统,危机也谈中国经济圈世台会性质初析略论台独思潮的社会历史根源试论“十三大”后国民党内的主要派系台湾高中后教育研究1086年台湾人口状况分析台湾集团企业的现状及趋势‘台湾经验.研究的方法论问题谈厦台经济合作可能性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与道路作者范希周范希周李强 发表(出版)处本刊1989年第2期-《台湾研究》1089年第4期本…  相似文献   

7.
试论台湾政坛的“第三势力”张亦民,赵向前1993年8月10日,国民党内部派系“新国民党连线”正式宣布脱离国民党,另组“新党”。这是国民党成立近百年来已有过的多次分裂中的又一次公开分裂。新党的政治主张是:既反对国民党主流派的金权政治和国家统一政策,也反...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史研究中似已定论的若干问题作了些再思考,发表于此,以求同行指正。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式的评价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式是“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共原先并不主张这种合作形式。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中明确  相似文献   

9.
曾琦准备加入国民党,由于国共合作的实现,便反对国民党的“联俄容共”政策。曾琦支持国民党的“清党运动”,始终“反共不反国”,希望与国民党合作。但在国民党的“反革命”暴力之下,曾琦难逃国民党的打击。  相似文献   

10.
去年,台湾政坛出现了一个新的在野政治势力——既有别于国民党当局、又不同于民进党的第三种政治势力.1993年8月1O日,台湾“立法院”国民党“次级问政团体”——“新国民党连线”成员赵少康、李胜峰、李庆华、郁慕明、周荃、陈癸淼、王建煊等七人,宣布退出国民党,组建“新党”.8月25日,新党完成政党报备手续,正式成为台湾第74个政党.近一百年来,国民党经历了多次公开的分裂与另立中央.但是,退守台湾以后,内部分裂正式另组新党,这还是首次.新党公开与国民党决裂,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争权夺利和鱼肉人民的内幕,是台湾民众愿意看到的.新党标榜可以制衡两党,即国民党和民进党,也是有吸引力的口号.再加上反“台独”、反金权、反腐化、反特权的诉求,以及个别成员在民众中树立了“正义”的“清新”形象,新党有一定魅力.而台湾民众对国民党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11.
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的大格局,决定了美国涉台关系的变化趋势.在政治上,美国乐见国民党连续执政和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但对于台湾被迫走向统一,存有疑虑,希望及时把握两岸和谈的具体进程.美方对台湾在“国防”、“外交”等领域予以多方面支持的目的,从短期看是同步强化美台关系,维护美国在台海地区的既有利益;从长期看则是增加台湾在两岸谈判中的筹码,谋取美国在台湾问题最终解决方案上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两岸和谈的政策立场,是出于维系台海“不统、不独、不战”局面的战略考虑,以保证自己在台海地区的最大战略利益。美国既不希望两岸举行统一谈判又希望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复杂心态,表现在一方面希望两岸进行谈判,降低敌对状态,另一方面又长期对台提供军售,使其增加与大陆相抗衡的资本。此一“双轨政策”对两岸和平关系的构建,有着不同方向的影响,往往起了互相抵消的作用。由于中国政府对台湾当局谋求“法理台独”的强烈反应以及台海紧张局势的升高,美国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对两岸政治谈判采取较为积极的态度,反对台湾单方面改变现状。美国的上述战略考虑,在反对台湾“独立”、维系两岸和平这一点上,与中国政府的立场有相通之处,客观上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3.
政党纷争下台湾青年社会政治心态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台湾青年的社会政治心态反映了台湾青年对处于裂变中的台湾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基本评价 ,其特征有明显的矛盾性。台湾青年矛盾的社会政治心态与政治转型期台湾特殊的社会政治背景相联系。台湾青年对台湾社会政治昌明的渴求和对台海和平的期盼 ,及台湾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 ,为争取实现和平统一提供了心理和思想基础。为此 ,我们必须加大对台政策宣传 ,努力促进台湾青年对祖国大陆的了解和信任。  相似文献   

14.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围绕台湾问题进行了长达30年的武力对峙。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30年内,对台政策是中国政府内政、外交生活的重要主题之一。数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时期的两岸关系、对台政策、中美关系等进行了较为深人、丰富、细致的研究,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政策的出台,奠定了思想、政治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台湾岛内复杂的政治生态,两岸两会领导人在第九次会谈上正式签署的《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简称“两岸服贸协议”)至今仍未完成内部审议程序,两岸服贸协议的生效进程遭受人为延宕.台湾立法机构关于两岸服贸协议的备查与审议之争、径付二读之争以及“保留”之争,既凸显了台湾政坛向来存在的蓝绿之争,也隐含着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对立.尽管如此,从两岸服贸协议对台湾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岛内蓝绿板块的力量对比以及民进党杯葛两会协议的既往实践等要素来看,两岸服贸协议的生效仍值得乐观期待.  相似文献   

16.
经过2004年到2012年三次“总统”选举,台湾选民的政党认同逐渐结构化。新党、亲民党的认同者迅速下滑,“台联党”亦然,国民党认同的比例上升,民进党认同的比例则保持稳定,“中间选民”的比例逐步下降。在国民党和民进党认同者中,持强烈认同的比例不断上升,较弱认同的比例不断下降。从蓝绿两大政党看,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已非影响政党认同的显著因素,国家(族群)认同以及统“独”立场始终是影响政党认同的最重要因素,阶级地位具有显著影响,但是其影响力远不及国家(族群)认同以及统“独”立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呼应陈孔立《两岸政治定位的瓶颈》一文的基本观点并有所讨论。笔者认为,解决两岸政治定位时机尚未成熟,但讨论时机业已成熟。在谈判解决政治难题时,要求台湾方面做出相应让步是可期的,但在讨论时期,期待台湾学者在"中华民国是主权国家"的底线上作出突破却甚难。学者可以而且应该研究两岸政治定位问题,但纷纷提出各种模式,可能未必有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破解两岸政治难题似也难以从定位直接切入,仍然需要循序渐进,在解决相关问题的累积中逐步创造条件,以期瓜熟蒂落,问题获得最终解决。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sees “Greater China” as a would‐be reunited China that includes the present PRC, Taiwan, Hong Kong and Macao. The coming into being of a “Greater China” hinges on future domestic politics in the PRC and Taiwan and among the triangle of Beijing‐Taipei‐Hong Kong. It also hinges on American, British, and Japanese policies addressing the current trend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political accommodation among the three Chinese entities. Of the external variables, future U.S. politics toward the PRC, and toward 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exchanges on the Beijing‐Taipei trajectory will be the most decisiv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s in the past fifteen years have brightened the prospect of Chinese reunification, but national reunification remains a complicated and protracted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台湾地区立法机构制订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是规划台湾大陆政策基本框架的主要法规,其立法时期正值台湾进入政党政治时代。“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在立法过程中的政党政治主要表现在提案立场、政策主张、审议与修正程序。提案立场与政策主张之争主要反映出台湾地区主要政党大陆政策主张的差异。而审议与修正程序之争则是与当时的政党政治具体运作有关,其中民进党凸显的是抗争性立法风格,而国民党更多是内部的派系之争。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岛内日趋激烈的政党政治发展,对台湾地区大陆政策立法过程的作用与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20.
In contrast to the belief that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s crisis was caused by the visit of the President of Taiwan to Cornell University, in fact, the post‐Mao ruling groups in Beijing made forcing early reunification with mainland China on Taiwan a top priority soon after assuming power in 1978. This new focus on Taiwan's reunification reflects a policy switch. It is not a continuation of Mao era policies. The switch is basic. It involves a profound change in the content of Chinese nationalism from Mao era nationalism, which is seen by its critics in China as insufficiently 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s of the Chinese people. The new, post‐Mao nationalism in China not only challenges Taiwan's autonomy, it also could endanger peace in the Pacific‐Asia region. Consequently, it is important to rethink the political dynamics at work in China and in the region if the parties involved hope to avoid a larger w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