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良友》画报与都市空间的意义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果中 《求索》2007,(5):176-178
本文分析了民国《良友》画报对都市空间的意义生产,认为《良友》采用文化视野上移、下移兼容的传播技巧,建构了以中上层都市空间为主体、延伸至街头文化等下层空间的空间格局,并以“良友式”形象,充实了都市空间的意义内涵。  相似文献   

2.
民族救亡中的商业媒体觉醒——以《良友画报》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上世纪20、30年代都市商业性媒体的代表,《良友画报》在时代的动荡中,没有因为商业趋利性而使民族责任意识缺位。从20年代中后期、“九一八”事变、全面抗战时期三个历史时段考察《良友画报》的报道内容,不难发现,民族危机愈甚,《良友画报》的民族责任意识愈彰显,并逐步与主流媒体一起站在了抗敌宣传的最前线。  相似文献   

3.
(一) 科幻小说是一种奇特的文学样式。作为科学幻想,这类作品要求作者应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大胆创新,超越已知的现实世界,跨越时空去开创无有之乡;作为文学作品,科幻小说亦需要有独特的内涵,反映现实生活的各种问题,深挖人性的本质。在台湾当代文学中,科幻小说属于稍后兴起的文体。直至60年代中期,还极少见到出自台湾作家之笔的科幻作品。50年代,虽然一些少儿杂志如《学友》、《东方少年》、《良友》和《新良友》等,发表过一些科幻小说,但均为翻译之作,而且数量不多。50年代末,台湾作家赵滋蕃曾在香港  相似文献   

4.
(一) 《广东省青少年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989年5月4日开始施行,至今已有二年了。去年我们曾到一些市、县对《条例》贯彻实施情况作了一些调查,今年4月又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并重点到潮州市作了调查,总的看,《条例》的实施一般都得到重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特别是潮州市,实际上《条例》的各  相似文献   

5.
名人题扇诗     
扇子,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既是人们消暑的良友,又是很好的工艺美术品和戏剧舞蹈的重要道具。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扇面题诗的传统,文人墨客喜欢在扇面上写下诸如《北风诗》。《冰雪词》之类凉飕飕的文字。据说暑天展读,能收到“吟诗自凉”的效果。 1900年前  相似文献   

6.
一家好报刊,人皆爱以"良师益友"誉之。然我略作改动,特以"益师良友"喻《江苏政协》,这是有道理的。笔者曾荣幸地担任过江苏省政协六、七届常委,这是一段漫长的十年时光。作为机关刊物的《江苏政  相似文献   

7.
认真学习《通知》积极贯彻《通知》□周锡荣1998年7月1日,党中央发表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通知》对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了阐述;对如何把全党的理论学习提高到新水平,坚持以领导干部为重点带动全党学习,加强对...  相似文献   

8.
根据读者的建议和要求,《时事资料手册》(以下简称《手册》)2004年1月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报道内容、版式等也随之作了一些创新。两年过去了,读者对改刊后的《手册》是否满意?2005年,我们全体编辑深入到江苏、安徽、江西、吉林等省的部分市县,实地倾听读者的心声,同时开展了一次读者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9.
伟大实践的理论总结继续前进的科学指南窦舒《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是我国政治生活中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邓选》第三卷汇集了邓小平同志从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到1992年春视察南方这十年间的主要著作,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  相似文献   

10.
黄伟 《求索》2007,(12):194-196
本文从价值判断的角度认为《日瓦戈医生》(以下简称《日》)在中国五十年的接受和中国当代社会思想观念的演变密切相关。1958年以来,《日》在中国被认定为毒草与劣作。1985年以后,《日》的经典地位逐渐确立,但是,《日》之毒草论、劣作论仍然有个别持论者。《日》在中国从毒草、劣作到经典的历时演变折射了中国社会思想观念的演变。《日》在中国最终被推崇为经典除了其艺术因素之外,是其思想满足了中国读者的期待视野。1985年以后,《日》之毒草论、劣作论和经典论在中国的共时存在折射出中国社会多元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丝绸衣服皮肤保健良友炎热的夏天,穿丝绸服装,不仅高雅华丽,柔软舒适,更重要的有奇妙的医疗保健功能,是人体皮肤保健的良友。真丝服装的原料是蚕丝,是一种蛋白纤维,含有人体必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其中亮氨酸可以加速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伤口愈合;丝氨酸、苏氨酸可...  相似文献   

12.
彝文古籍翻译世家罗氏三代人对彝语文事业的贡献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罗文笔先生翻译彝文古籍巨著《■文丛刻》到五、六十年代罗国义先生翻译彝文百科全书《西南彝志》,再到八十年代罗正仁先生为主整理翻译出版《彝文金石图录》,罗氏一家三代人在彝文战线上辛勤耕耘了数十年,在翻译、教学和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彝文古籍翻译世家的美誉。本文试对其一家三代人的成就和贡献作较全面的介绍和评述,以引起业内人士对他们的历史功绩、学术思想等作全面深入的研究,进而促进彝语文事业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在希 《台声》2003,(1):4-4
《台声》杂志创刊已经20周年了。这20年,是台海风云变幻的20年,是两岸关系从隔绝到开放的20年,也是《台声》杂志从诞生到慢慢长大的20年。在海峡两岸曲折、反复、发展、前进的20年中,《台声》起到了传递两岸信息、促进两岸交流、沟通两岸思想、推动两岸往来的积极作用。对《台声》20年来取得的不断进步和丰硕成果,我作为《台声》的一个老读者和顾问,谨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我与《台声》建立比较稳定、密切的联系,是从1990年元月《台声》召开的一个座谈会开始的。当时《台声》的记者向我约稿,我写了一篇《…  相似文献   

14.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2006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和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会议结合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对《2006年中央决算(草案)》和中央决算的报告进行了审查,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关于2006年中央决算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2006年中央决算》。  相似文献   

15.
1998年11月6日到8日在湖北黄石召开了湖北省语言学会第十届年会,与会代表110多人,其中青年学者近半数。提交年会论文80多篇。这届年会也迎来了《马氏文通》出版100周年,与会代表表示对这部巨著100周岁的庆贺。年会开幕式由冯广艺同志主持。邢福义先生致开幕词,邢先生高度评价了《马氏文通》的历史意义,概述了《马氏文通》问世100年来的语法研究,并谈到了中国语言学未来的任务。邢先生说,我们在作任何课题时,都要看到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脚踏实地向前迈进,朝气蓬勃地跨向21世纪。卢卓群同志作了学会工作汇…  相似文献   

16.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2008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和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会议结合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对《2008年中央决算(草案)》和中央决算的报告进行了审查,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关于2008年中央决算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2008年中央决算》。  相似文献   

17.
3月3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机关党委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机关党建工作的意见》,并召开政治协理员工作会议,对机关党建工作作了具体部署。《意见》紧密结合院审判工作实际,对市高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上海法院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市高院直属机关党委2010年工作计划》要求作了全面落实。《意见》明确要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全院机关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8.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听取了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2007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和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受国务院委托作的《关于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会议结合审议审计工作报告,对《2007年中央决算(草案)》和中央决算的报告进行了审查,同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关于2007年中央决算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2007年中央决算》。  相似文献   

19.
黄登峰 《人大建设》2002,(12):36-38
“听证”作为一种法律制度,为现代各国所广泛地采用。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开创了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先河,是听证制度在中国立法中的首次确立。2000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将听证制度引入到立法过程中,是一种全新的立法民主方式。虽然《立法法》规定了立法听证制度,但在立法实践中如何举行立法听证,还需作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和总结。下面就此谈一些个人的粗浅认识。不当之处,还请读者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20.
亲爱的读者,当您拿到新年第一期《今日浙江》杂志时,您也许会感到,《今日浙江》有了变化。是的,《今日浙江》作了改版,不仅页码由原来的48页增加到了64页,而且栏目也作了一些调整,版面设计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作为一本杂志,尤其是一本省委的机关刊物,一个浙江的主流媒体,更不能墨守成规,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其实,《今日浙江》从1991 年呱呱坠地起,就一直在变化。从月刊到半月刊,从黑白到全彩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