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勇 《天津律师》2005,(5):36-37
甲(女)与乙(男)系夫妻关系.二人在甲区有一处住房,产权人为甲。2002年6月甲与丙签订了买卖协议.将此房以十万元出售并将该房屋以及甲的户口本.结婚证、乙的书面同意书(甲书写).房屋的产权证等办理产权变更的相关手续交付于丙。丙对该房委托评估并向房管局提交上述资料,经房管局审查对丙核发了房屋所有权证。此后.此房拆迁,丙领取货币安置补偿款15万元。乙得知此情形后以自已系房屋共有人,未在房屋转让协议上签字,  相似文献   

2.
1988年5月。经×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将座落在×市×路207号6平方米小锅屋产权确认给甲(70岁)、乙(40岁)两人共同所有,每人各二分之一的产权份额;甲对该房有暂时居住的权利。”1989年6月,甲患病死亡,甲的长子(以下简称丙)搬进该房居住。乙向丙要房,丙以此房是其母生前使用的,自己有权继承为由不让该房。乙于1989年8月以被告丙侵犯了自己对该房所享有的权利为由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让房。在诉讼中,丙的两个弟弟(以下简称丁)得知乙、丙的诉讼后,均表示要求继承甲的遗产,并愿将所应得到的遗产,全部赠予哥哥丙。对于丁兄弟二人的诉讼地位怎样确认,意见不一。  相似文献   

3.
《人民司法》1990年11期“案例研究”栏中,刊载了《此案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应如何确定?》一文。该案例是:×市中院二审判决,“将座落在×市×路207号6平方米小锅屋产权确认给甲(70岁)、乙(40岁)共同所有,每人各二分之一的产权份额,甲对该房有暂时居住的权利。”1989年6月,甲死亡,其子丙搬进该房居住。乙向丙要房,丙以此房是其母生前使用的,自己有权继承为由不让该房。乙即于1989年8月以被告丙侵犯了自己对该房的所有权为由起诉到法院,要求被告让房。在诉讼中,丙的两个弟弟(以  相似文献   

4.
赵红玲 《中国公证》2006,(10):37-38
甲、乙、丙三兄弟的父母去世并遗留下房产一套,但甲、乙、丙三兄弟一直未对该遗产进行分割。2003年,丁与甲、乙、丙三兄弟商量,决定购买这套房子,甲、乙、丙三兄弟均同意把房子转让给丁。于是,四人一起到公证处办理公证,公证处出具了两份公证书:一份为继承权公证书,证明被继承人所遗留的房产由甲、乙、丙三兄弟共同继承;另一份为转让协议公证书,证明甲、乙、丙三兄弟将房产转让给丁。  相似文献   

5.
案情:甲、乙为夫妻,生有一子丙和一女丁。甲、乙共立遗嘱:“在百年之后将所共有的一套二居室住房遗赠给疼爱的孙子戊(丙之子),在戊成年之前由丙代管该房产。甲、乙双方不论谁先去世,另一方不得改变双方对房屋的上述处理决定。”订立遗嘱后,双方办理了公证手续。半年后,甲去世,乙搬到女儿丁处居住。一年后乙去世,乙在去世前留下一份公证遗嘱称:“对自己所有的财产重新处理为,同甲共同所有的二居室住房中自己的份额由女儿丁继承。”由于存在两份内容相互矛盾的公证遗嘱,对两份公证遗嘱涉及到的同一财产的处理也就产生了两种不同观点。那么这两…  相似文献   

6.
甲(男)于1951年与乙结婚,1952年生子丙。1954年,因甲虐待乙,乙向法院诉请追究甲的刑事责任并请求离婚。法院以虐待罪判处甲有期徒刑一年,判决准予离婚,丙随乙生活,家庭财产归乙、丙,甲对丙负担抚养费。甲服刑期满后,只身去新疆某单位工作,从此与乙、丙断绝联系。1957年,甲回到家乡山东某地,经人介绍与丁结婚。半年后,甲与丁离婚,又独自返回新疆原单位,此后双方无联系。离婚时丁已怀孕,但甲当时并不知晓。离婚后丁生子戊,丁未告知甲。  相似文献   

7.
刘云 《中国公证》2007,(5):49-49
甲的丈夫吴某因意外事故工伤死亡,死亡时女儿乙只有19岁,儿子丙只有16岁,他的父母早已去世。吴某留有一处房产,且生前未处分过该房产,也未立有遗嘱。数年后,儿女各自成家,甲也再婚。甲听说前夫吴某留下的房产所处的地块几年后有拆迁的可能,于是来到公证处要求办理继承权公证,甲、乙、丙三人共同继承,且要求析产。  相似文献   

8.
陈律  吴孙有 《人民司法》2012,(19):85-89
一、问题的提出某村农民老张夫妇婚后育有甲、乙、丙、丁四个子女,甲、乙、丙为三兄弟,丁最小为妹妹。四个子女出生后,1978年老张申请到本村一处宅基地并建成房屋四间,剩余一间宅基地尚未建屋。甲于1987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一直居住在老屋内,乙于1988年结婚后分户并申请同村一处宅基地建房安居。丙于1991年考上大学后在城市落户,丁于1992年嫁至邻村,户口同时迁出。2005年,甲与妻子、儿子将户口迁入城镇,但甲仍  相似文献   

9.
他的债权能得到法律保护吗?吴久宏甲(女)与乙(男)关系暖昧已久(双方均有配偶),二人商定与各自配偶离婚后再彼此结婚。甲率先与其大离婚,在离婚过程中从乙处借得13000元,作为给付其夫共有房屋的折价款,同时立借据一张交乙保存。之后,乙与其妻办完离婚手续...  相似文献   

10.
杨洁 《中国公证》2010,(5):53-54
甲与乙系夫妻关系.乙于1988年死亡,乙死广后.1995年甲单位房改.分得房改房一套.但是该房同时计算了甲与乙二人的工龄,甲于1998年取得房屋所有权.经询问得知.甲自乙死亡后未再婚,甲与乙共有两个子女.现在甲欲将该房屋出售。对此案例,共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11.
这起增加子女抚育费的纠纷应如何处理?编辑同志:当事人女甲与男乙婚后生一子丙,后双方因夫妻感情破裂经法院调解离婚。丙随甲生活,乙每月支付丙抚育费。四年后,丙起诉要求乙增加抚育费。乙辩称,丙系甲与他人所生,并不是自己的亲生子,况且自己经济困难,无力增加子...  相似文献   

12.
某女甲,现年七十三岁,一九二七年与乙结婚,生子丙。三年后与乙离婚,丙随父生活。父再娶丁,丙成为丁的继子,并形成收养关系。丙长大以后,对生父、继母尽到了照料义务。甲后与戊结婚,与戊子一起共同生活十年。甲早年经济宽裕,但在丙生活困难时从未过问。后甲家道中落,后夫去世,继子生活困难,因而无生活来源,乃想到亲生子丙。七九年由当地政府致函丙:“你和你生母间几十年从不来往,从实际情况看,你没有赡养生母的义务,希望你从亲戚情谊出发,适当给予资助。”丙同意每月资助十元,由当地政府转交给甲。今年三月,甲病床,生活不能自理,起诉来院,要求丙每月增付护  相似文献   

13.
单位内部房改中的纠纷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编辑同志:我们遇到下面一起纠纷:职工甲原住A房(系单位宿舍),单位实行房改时,甲同意购买B房,A房由单位作价卖给职L乙。现乙向单位交了购房款,但由于甲对B房不满,不腾退A房,致使乙无法进住。请问,此类纠纷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4.
《法庭内外》2006,(2):63-63
2005年1月8日。甲因扩大经营之需,准备向乙借款10万元,乙虽同意借出。但要求按月利率一点五分计算利息。期限3个月,并要甲提供担保。于是.甲找到了好友即原野公司的经理丙.丙提出只能承担一般保证责任,即只有甲无力清偿时才担责,并在借据的担保人一栏盖上了公司的公章。约定的还款期届满后,乙多次向甲、原野公司发出“催收通知书”,但因甲经营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一直没有归还借款本息。2005年10月9日,乙要求原野公司在其提供的《履行担保义务通知书》中写明的“愿意承担连带保证责任”上盖上公章,丙加盖了单位公章。不料,一个月后,乙却仅以原野公司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原野公司偿还借款本息。请问,原野公司能否单独成为被告?  相似文献   

15.
●案例简介:   甲与乙签订租房合同,甲将一店面房租给乙经营茶庄,租赁期自 1996年 1月 15日至 2001年 1月 14日,第一年租金 2万元,以后每年递增 10%,等等。签约后双方各自履行了义务,乙添置设备,领取营业执照后进行经营,至 1998年 9月 8日,乙将茶庄以财产租赁的形式转租给丙,时间一年,至 1999年 9月 8日。茶庄设施租赁金额人民币 45000元,支付给乙方。其中对房屋租金乙、丙约定,房租 25813元于 1998年 9月 8日和 1999年 3月 7日分二次交清,丙直接上交给甲,等等。甲对乙、丙转租赁协议认可,并为乙、丙到公证处公证该协议…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案情简介:2006年9月1日,自然人甲与自然人乙签订一份借款合同,约定甲向乙借款100万元,到期日为2007年9月1日。同时,甲、乙与丙签订一份保证合同,约定丙对甲的借款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借款到期后,甲未履行还款义务,而携款潜逃。为此,乙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以合同诈骗为由将甲逮捕,法院刑事判决认定甲构成合同诈骗罪,并判处甲有期徒刑,追缴部分赃款并返还与乙。在甲服刑期间,乙提起诉讼,要求保证人丙对未还的借款承担清偿责  相似文献   

17.
甲、乙、丙3人合伙开了个商店,由主管部门A服务公司帮助领了营业执照,因经营不善及地理位置不佳,导致亏损,欠B单位3万元。后甲决定退出合伙,乙、丙也同意,B向他们3人要款,商店无余资,甲与B商议由甲先偿还2万元,B以后不得再向甲要款,乙、丙也同意。甲退伙后,乙、丙两人经营,仍亏损,遂歇业,尚欠B单位1万元难以偿还。B于是告到法院,要甲、乙、丙3人及A服务公司承担连带责任,偿还欠款1万元以及适当的利息。针对此案,双方的代理人争执的焦点在以下两个问题上。一、甲与B达成的协议是否有效,换句话说,甲是否应列为被告?第…  相似文献   

18.
王力 《法庭内外》2007,(7):59-59
2004年8月,户口在甲区的李某为做生意向户口在乙区的王辉借款10万元,约定于2006年12月底之前归还。后李某因犯抢劫罪,于2006年6月被丙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关押在丙区监狱服刑。此外,自2005年11月起,王辉即开始在位于丁区自己的房子里居住。2007年6月,王辉决定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偿还所借的10万元钱,请问,他应当向哪个区的人民法院起诉?  相似文献   

19.
案情甲、乙两居委会未经规划部门许可,擅自在马路两边各自搭建了网点房,城建部门发现后对甲作出了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甲对此处罚决定并无异议,只是提出自己与乙居委会所建网点房属同一性质,既然自己的网点房该拆,那么乙的网点房也应该拆除。当时城建部门答复说将甲的网点房拆除之后再拆除乙的网点房。然而当甲的网点房被拆除之后过了一个多月,乙的网点房仍然没有拆除。甲到城建部门也未得到满意的答复,于是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决撤销城建部门对其所作的行政处罚决定,或者判令被告拆除乙的网点房。法院能否受理该行政争…  相似文献   

20.
祁国庆 《人民司法》2005,(3):104-107
案情1998年5月26日甲、乙、丙投资组建A公司。乙为 A 公司法定代表人。2000年3月1日 A 公司与 B 公司签订协议一份,约定 A 公司于2000年3月6日向 B 公司提供价值40万元的货物,B 公司3月30日付款。期间甲、乙、丙发生矛盾,3月28日甲伙同他人非法拘禁乙,要求乙与 B 公司达成变更货款为30万元并将货款支付给甲的协议,并私刻乙的私章和 A 公司印章一枚,3月29日在 B 公司不知甲受胁迫的情况下,乙与 B 公司就变更货款额的情况达成协议,乙在该协议上加盖了甲伪造的乙的私章和 A 公司印章。3月30日,B 公司将30万元货款支付给了甲。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