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 1 案例资料简要案情 死者王甲,男,47岁;死者王乙,男,33岁;2人系同胞兄弟。因涉嫌杀人被关押同一处。2000年2月13日凌晨2时许,王甲起床小便后入睡,呼噜较大,约3时许发出一“叹息样”叫声,被人发现昏迷不醒,送到医院途中死亡,王甲生前曾自诉有“心脏病”;同日清晨6时许,发现王乙死亡,并开始出现“尸斑”;有人反映王乙曾于凌晨2  相似文献   

2.
丁嘉慧 《中国司法》2005,(12):89-91
案情简介:2000年,某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承建该市某高校的教学楼,王甲与王乙分别与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签订了承包部分装饰工程模板工程的分包合同。经双方确认王甲的工程款为1028754.80元,王乙的工程款为836122.57元。至2003年,二建公司分别欠王甲60万元,王乙30元。王甲与王乙多次向二建公司催讨剩余工程款未果,二建公司的负责该学校教学楼的项目经理陈某授意王甲与王乙直接向高校申请偿付剩余工程款,并在其申请书上签字,同意高校直接付款给王甲与王乙。王甲与王乙(以下简称二王)于2005年5月将二建公司作为被告(以下简称被告),高校作为第三人(…  相似文献   

3.
一、案例与问题 1、王甲、王乙兄弟俩为其父各投资250O元开店达成协议。王乙的投资额由王甲原小店的投资中冲抵2500元,以冲抵王甲债务,但未记入协议中。后来,王乙以协议为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王甲及父母均向法官反映了事实真相,但王甲不知如何申请举证,导致王甲承担证据失权的后果。 2、2000年8月,张某与梁某将合伙做羊绒生意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案情被告人郑某与被害人杨某(女)因土地归属问题多次发生争执,经多次处理未果。2018年8月28日,郑某持铁锹在其家门前挖地时,杨某拿着三股铁叉到郑某家门前,趁郑某毫无防备时,从郑某背后用铁叉朝郑某后背刺去,郑某及时发现后躲避,但左肩部、左上肢仍被轻微划伤。郑某随即用铁锹对杨某头部、背部猛击数次,致杨某重伤。后杨某经抢救无效于当晚死亡。经鉴定,杨某系被钝器打击致颅脑损伤死亡。  相似文献   

5.
目次一、案情简介二、问题分析(一)刑事受审能力概述(二)国外刑事受审能力立法之考察(三)处置无受审能力被告人的相关程序问题(四)刑事受审能力与我国刑事诉讼一、案情简介被告人张某(女)与被害人杨某(男)系夫妻关系。某日,张某因琐事在租房内被杨某殴打,张即用一瓷杯朝杨的头部砸  相似文献   

6.
2005年4月8日上午9时许,被告人王某某在本市和平区台儿庄路人才劳务市场内,与被害人贺某某因琐事发生争执,后双方互相拉扯并动手厮打。期间,被告人王某某拳击被害人面部,致其左眼外眦、左颞部等多处受伤。厮打中,被害人贺某某突然倒下,头后枕部着地仰躺地上。王某某见被害人倒地,未作任何处理,径自骑车离去。后经群众报案,公安人员赶至现场,被害人贺某某已经死亡。经法医鉴定:“被害人头面部伤情为生前伤,左眼外眦部伤情为拳击所致。后枕部伤情符合倒地所致。被害人系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情绪激动,头部外力作用等因素是造成其死亡的诱发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案情简介 2003年8月的一天上午,犯罪嫌疑人王某在A地附近公路上,因违章驾驶三轮摩托车被交警查获。为逃避处罚,该人即弃车徒步逃跑。在逃跑过程中王某窜入一菜市场内,将被害人张某(老年妇女)撞倒后致其仰面倒地头部受伤。张某经抢救和医治于2003年10月死亡,经法医鉴定张某的直接死亡原因为颅脑损伤,结论为死者系因颅脑损伤死亡。  相似文献   

8.
[基本案情]2006年1月1日19时左右,犯罪嫌疑人杨某回到其暂住的某路195号15栋105室家中,发现妻子赵某某不在家中,便怀疑其在外有不轨行为。当赵某某于19:30分左右回家后,杨某对其进行殴打,时间持续到22时许。次日凌晨2:30时许,被害人赵某某叫喊肚子痛,后被犯罪嫌疑人杨某送至医院,但因抢救无效死亡。经尸体检验,被害人赵某某系生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挤压综合症[1]而死亡。犯罪嫌疑人到案后承认了其对赵殴打的事实,但又称,其在殴打赵之前发现赵的四肢已经存在被人殴打过的青紫伤处,并询问过赵原因,因赵不肯说明于是继续多次击打赵的伤处…  相似文献   

9.
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肇事以后,不履行救助义务,弃被害人于不顾,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事故现场,致使被害人因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本文指出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持两种心态,其与不作为的故意杀人有明确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被告人王乙,系某县物资供应站副经理(需方),于1985年6月28日,与某市金属材料公司乔某(供方),签订了一份165吨钢板的购销合同。合同签订后,被告人王甲(需方,某县物资供应站经理)亲自填写汇款单,于同年7月22日将18万元钢板货款汇出,7月25日某市银行收到汇款。该银行的经办人樊某,在编制电寄补充报告单时,由于疏忽大意,误将需方的18万元的货款写成180万元,转入供方金属材料公司帐户。王甲和王乙得知此事后,认为有机可乘,决  相似文献   

11.
一、基本案情 被害人陆某有酒后殴打原审被告人赵某的陋习。2008年9月18日19时许.陆某酒后再次与赵某发生争执并互相扭打,期间赵某为摆脱陆的纠缠。用陆某的皮鞋击打陆某的头部及身体部位.致陆某在脑血管硬化的基础上,头部遭受钝性外力作用致闭合性颅脑损伤,引起中枢神经功能障碍。案发后,因未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救治。被害人陆某于同年9月20日死亡。  相似文献   

12.
案情章甲承租一大酒店,因经营不善而亏本,产生了绑架的故意,并选择了县城摄影个体户吴甲之子吴乙(本案被害人,7岁)为绑架对象,对吴乙的活动规律进行了跟踪。2000年1月14日上午,章甲对其承租的酒店服务员王甲说:有人欠债不还,去把其子带来,逼其还帐。王甲表示同意。当日13时10分左右,章甲骑摩托车带着王甲至县实验小学附近,章甲将往学校上学的被害人吴乙指认给王甲,王甲即跟随吴乙至教室,将吴乙骗出。章甲骑摩托车与王甲一起将吴乙带至大酒店,用胶带将吴乙反绑于酒店贮藏室内。当日16时许,章甲电话寻呼其妹章…  相似文献   

13.
法制故事     
日前,灵璧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因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而引起的侵权纠纷案件,被告某村民委员会及王甲、王乙被判在3日内将所争议的1.95亩土地交还原告王某,并赔偿王某经济损失500元。  相似文献   

14.
1案例资料 2006年1月14日,在沈阳市某村四队一租住的平房内发生一起杀人抢劫案。一名男性老人被杀死在家中。经查发现:被害人安某某(男,66岁,),该人在暂住地独居,以捡、收废旧物为生。现场有翻动,在尸体附近有大量血迹。尸检认定被害人系被刀刺中腹部、前胸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勘查时在现场北面的一趟大棚外发现一付白色红染的手套。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李某甲与被害人何某某系同村村民。2011年5月24日傍晚,李某甲与何某某发生口角。2011年5月25日凌晨2时许,李某甲与何某某在镇某环路上发生争执,进而相互厮打,李某甲持尖刀向何某某头部、胸部、臂部、腰腹部等部位捅刺数刀,后又抢得何某某所持木棍击打何某某。期间,李某甲之弟李某乙闻讯赶到现场,持自带木棍与李某甲一同无节制地殴打何某某头部和身体,致木棍断裂,何某某倒地不动。被害人何某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诊断:  相似文献   

16.
案名:张某交通肇事案 [基本案情]2010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初十)15时5分许,犯罪嫌疑人张某醉酒后独自驾驶一辆长安奔奔轿车(车牌号冀TDN769),在冀州市时庄村沿村内街面由东向西行驶(车速40km/h左右),行至村子中间位置时,与在街面北边聊天的张甲(男,55岁)、藏某(女,57岁,系张甲的妻子)、张乙(男,72岁),王甲(男,73岁)、王乙(男,80岁)等5人相撞,致其受伤住院,藏某经医治无效于当日死亡。经冀州市交警大队责任认定,张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张某对此无异议。  相似文献   

17.
原告王甲与被告王乙系已故王某与口某的孪生女孩。1993年7月,原告父母国工作关系等原因,将出生才10个月的原告寄托在乡下的好友叶某与林某夫妇家中,每月给付叶某夫妇人民币20元,以后逐年增加,最多时每月给付50元,直至原告满18岁时才停止给付。原告在叶某夫妇家中生活期间,称呼叶某夫妇为叔叔与姆姆。原告懂事后,经常回父母家团聚。同时,原告父母也经常送钱物给叶某夫妇和看望原告。据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登记表记载:原告与户主叶某的关系是“媳”、原告21岁结婚时,其婚事由原告父母和叶某夫妇共同操办。原告结婚后,与其父母和叶…  相似文献   

18.
案名:检察机关提起抗诉的遗嘱继承纠纷案[基本案情]1981年,张某与王某再婚。再婚前,张某有一子四女,分别为张甲、张乙、张丙、张丁、张戌;王某有一子一女,分别为王甲、王乙。张某与王某再婚时,仅王乙15岁,未成年,其余子女均已成年。再婚后,张某、王某共购买了两套房屋,一套登记在王某名下,建筑面积为56平方米(以下简称1号房);一套登记在张某名下,建筑面积为120平方米(以  相似文献   

19.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田某,男,22岁,农民。2005年11月28日下午6时向同村寡妇来某借300元还赌帐。后因听说来某丈夫死亡后获赔偿金两万元,于晚10时又向来某索要银行存单,遭到拒绝。因担心事情败露,便用4个花盆猛砸来某头部,怕其未死,又用咸菜缸猛击来某头部两下,致其死亡。作案后田某回到家里清洗手脸,骑摩托车逃跑,并将擦血用的物品扔在途中。后又返回案发现场拿走忘记带走的300元钱借款。次日凌晨3时许,将犯罪一事告之父母,父母劝其投案自首,因恐杀人偿命,遂向父母索要370元钱,乘车到西安,并向在西安的姐姐借款2000元,随后乘车逃往陕北靖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检察官》2012,(12):33-40
拘禁行为的非法程度决定着某一行为是否构罪并承担刑事责任,衡量该程度大体上有情节和结果两方面依据,实践中通常要求拘禁行为达到一定的时限,或者有侮辱、殴打等情节,对因拘禁不当而出现重伤及死亡结果的,作为结果加重犯处理。但对于拘禁时间较短,没有其他情节,并非拘禁而出现被害人死亡的情况如何处理,这就涉及到被害人死亡与非法拘禁行为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被害人死亡可否成为非法拘禁罪的入罪要件等实践难题。结合这些问题,本期案例工坊选取了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检察院办理的王甲非法拘禁案进行了研讨,特节选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