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西方法官袍象征法官神秘、独立、被动、庄重、文职,这些象征意义体现司法公正.中西方有着某些相同的理念、传统,移植法官袍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国情、本土资源、心理观念等文化背景,移植法官袍将会产生一定的文化冲突.因此,法官袍的移植是一个选择与重新解释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俞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清廷主持的法律改革,截断了数千余年的中国法律传统,拉开了移植西方法的序幕。"移植与重建",成了二十世纪前五十年中国法律界思考的主题。西方的法概念在汉语中该怎样解释?欧洲的民法对中国社会合适吗?对中国来说,采用哪一种司法体系更好?没有经验,也不可能有责成答案。所  相似文献   

3.
林徽伟 《前沿》2013,(3):102-103
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表现为现代与传统、西方与本土、理性建构与经验建构的冲突。实现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的融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一、法律移植必须以本土资源为基础;二、实现法律移植的本土化;三、注重本土资源的培育。  相似文献   

4.
对公共治理理论的政治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政治学角度看,公共治理理论有三个层面的基础。公共治理的个人层面基础是个人自由,制度层面基础是有限政府,社会层面基础是公民社会。对于有着迥异于西方的传统、面临着不同于西方问题的中国来说,公共治理理论总体上不能移植,至少现在还不适合。  相似文献   

5.
唐代中国法律文化到日本,晚清日本化的西方法律文化到中国,对这两个国家的影响不止在法律层面,通过法律已进入到政治、经济乃至社会心理层面。从中日法律文化交流对比可知,法律移植首先要保持世界意识,必须扎根本国的文化土壤,否则难以健康成长。法律移植要有大规模的投入,既要有热情和勇气,更要有耐心。  相似文献   

6.
审判对象连接审判权和公诉权,有着特殊的意义.诉因制度作为西方有关审判对象的重要理论,对我国诉讼法理论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事实上,通过对英美日诉因制度的分析,能够发现诉因制度有其适用的特殊背景.我国目前有关起诉内容的规定在立法上已经比较合理化和系统化,不宜也没有必要对诉因制度加以移植.  相似文献   

7.
辨诉交易制度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刑事司法制度,目前已被西方国家广泛采用.我国是否可以将这项司法制度作为他山之玉加以引入,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较大争议.从辩诉交易制度包含的公正和效率的辨证关系分析,在我国引入该制度有一定的必要性.我国对辩诉交易制度的移植不能全盘引入,而应当是取其精华进行借鉴,使之本土化,对不足部分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止.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审美现代性之路:历史与现实的境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后发达"国家,但其审美现代性思潮却往往直接套用西方先发达国家的模式,这种移植与中国既有的审美传统以及自身的社会现实都有一定的隔膜.理论阐释的有效性不大,导致中国审美现代性走入困境.实际上中国传统美学在解决"现代病"的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而且审美现代性是在社会现代性之上的必然产物,所以,要走好中国的审美现代性之路,我们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理论与现实以及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军事心理学体系(一) 近年来,军事心理学研究在我军有了可喜成就,但毕竟尚处于初创阶段,从思想观点到理论体系,大多属于移植。这就不可避免地同我们的历史传统,我们的经验积累,我们的国情有着一定的“断痕”,也难免发生或多或少的良莠不分,囫囵吞枣的现象。要使军事心理学研究深入一步,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军事心理学理论体系刻不容缓。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军事心理学,就要正确对待现代“西方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诘难和挑战,就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以来的高等教育是在移植和模仿西方办学模式和办学理念中形成的,大学校园文化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两种不同价值文化的冲突和交融。每一次社会历史文化的重大变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对大学校园的冲击,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大学校园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反思,其中有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和对自身文化传统固步自封所产生的文化自卑,也有文化整合中价值认同和价值重构。形成高度的校园文化自觉、重建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姚顺东 《求索》2011,(11):248-251
作为一种从西方移植过来新型的制度安排,农贷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湖南近代农贷发展概况,剖析了农贷的运作机理。文章认为近代湖南农贷是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农贷的结合体。农贷事业取得了一定的绩效,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农贷金融体系;加强了政府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推动了湖南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使部分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是由于近代农贷缺乏经费、组织、人才支持,尤其缺乏制度移植的经济社会基础,因而导致近代农贷距离制度设计的目标还十分遥远。成效也极为有限。  相似文献   

12.
储蓄理论是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储蓄的变化对消费、国民收入均有一定的影响。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储蓄的理论,对于我们做好储蓄工作,充分发挥储蓄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有着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勇 《传承》2011,(9):62-63
后现代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这个理论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开始成为西方理论热点之一,80年代末传入我国,在学术领域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产生一定影响。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和影响,对于我们批判继承传统、实现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柯卫 《求索》2006,(12)
西方的法治意识是基于西方的文化传统所内生的一种现象,是西方社会经济、文化自然演进的结果。而中国的法治意识是在对西方法治的传入与“移植”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而逐步形成的。考察西方法治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法治是西方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理性选择,是融合了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的产物。与法治相适应的法治意识的培养,是法治能够存续下去的基础。在培养我国公民法治意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西方法治意识的核心理念、形成因素和培育模式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和法理思考。  相似文献   

15.
赵林凤 《求索》2012,(11):68-70
汪荣宝是中国近代宪法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清末新政改革中,他参与制定《钦定宪法大纲》,编纂《钦定大清宪法草案》;民国初年,他撰拟《汪荣宝拟宪法草案》,之后参与制定《天坛宪法》。汪荣宝执著地将分权、制衡、议会主权等西方宪法原则移植到中国,并揉合本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现实,详定多部宪法具体条文和款项,一定程度上初创了中国宪法的模型,其筚路蓝缕之功应被后人铭记。  相似文献   

16.
二次大战以来,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了大量研究,形成了颇有影响的“西方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学”确有不少独到见解值得我们借鉴,但也有很多曲解、误解需要澄清。特别是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诬蔑之词亟待予以有力的批判和回击。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西方马克思学”介绍多,评论少,有一定说服力的批判更为不足。本文试剖析其把马克思主义歪曲为非理性主义的错误观点。  相似文献   

17.
父权在中西方法律史中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古代中西方的法律中均有对父权的保护和支持,但内容上不完全相同。中国的父权几乎是绝对的、永远的,而在西方社会有一定的限制,并随社会发展而有所不同。父权在中国一直得到强化,在西方则逐渐削弱,最终走上不同的道路。古代中西方父权的不同演变是由客观的生产力、自然环境因素及主观的思想和观念传统的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在制度结构上,西方治理以善治为导向,其要素包括参与性、共识取向、责任性、透明性、回应性、有效性和效率性、公平性和包容性以及遵循法治;中国治理以善政为导向,其要素包括人事关系的模糊治理、中央集权的简约治理和意识形态的教化治理。中西方治理语境的长期交融和制度结构的变迁互动,对于中国治理走向善治而言,比治理概念和制度的简单移植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刑事司法制度是现代法治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之一,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关改革的各种观念纷纷呈现。在众多观点中,对如何设计刑事司法改革的目标以及如何对待西方刑事法律制度的移植等问题产生了理性与理想的分野,接轨与并轨的碰撞。我国的刑事司法改革必须立足于本国现实,有选择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有益的法治经验,并进行必要的变通,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司法体制。  相似文献   

20.
清朝末年的刑法改革是中国近代史上新旧法律丈化、中西法律文化冲突和碰撞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极具影响的改革,不仅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也移植了西方的法律文化,具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对当今法制建设和完善的启示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大法律宣传力度,让每个公民知法、懂法,成为创造法律的最直接主体;二是法制改革应该是对国内法的继承和对国外法的移植并重,坚持在移植中继承、在继承中改革的治法方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