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振天 《政策》2010,(10):60-60
谁都明白,改编红色经典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尤其是要把《洪湖赤卫队》这样一部享有50年盛誉、家喻户晓的著名歌剧改编成长篇电视剧,就更要花一番心思了。原著、电影看了无数次,"洪湖水浪打浪"的优美曲调也早已浸润我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回声“红色经典”不容亵渎于蓝 读过贵刊中文版第7期封面文章《与影视作家对话红色经典》之后,我也有话要讲。优秀的作品可以改编,因为历史是发展的,文艺需要进步,但是不能亵渎。改编优秀作品首先要非常准确地理解原著,明白要给受众什么,为受众传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让他们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改编者要对作品本身负责,传达原著中正确的信息,把正确理解后的原著人物形象化,精神深刻化。  相似文献   

3.
谢婉若 《求索》2007,(8):167-169
当前影视界出现了一股改编“红色经典”的热潮,为迎合消费者的娱乐口味,一些改编剧内容与原著出现了巨大偏差,随意改动原著情节和人物性格形象,体现出一些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倾向。  相似文献   

4.
近一时期,无论是在女作家的小说里,还是由她们作品改编的电视剧里,“疯女人”的形象层出不穷。 先说电视剧,根据池莉小说《小姐你早》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超越情感》,和根据皮皮小说《比如女人》改编的《让爱作主》,也包括前期的另一部电视剧《牵手》都是收视率非常高的剧目,是荧屏上改编得比较成功的言情片。几部剧的共同点都是表现由于“第三者插足”而  相似文献   

5.
“红色经典”一词源自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红色经典”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新时期,即改革开放以前这一阶段的重要的作品,除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舞台戏、电影等。  相似文献   

6.
对当代大学生观看"红色经典"影视剧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红色经典”的热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我们的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对红色经典的反应却并不热情,明确表示“很喜欢”的人微乎其微,甚至比明确表示“讨厌”的人还要少。从调查对象喜欢的影片类型及其原因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对影视教育中如何利用“红色经典”资源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作了初步的探讨。“红色经典”的改编与热播是近年来文艺界一个较为突出的重要现象。一批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以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为题材的文艺作品,诸如《林海雪原》、《敌后武工队》、《小兵张嘎》、《红旗谱》、《烈火金刚》、《…  相似文献   

7.
“红色经典”一词源自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红色经典”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新时期,即改革开放以前这一阶段的重要的作品,除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舞台戏、电影等。  相似文献   

8.
孙成华 《前进》2010,(10):34-35
毋庸置疑,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确实存在忽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问题。有的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知之甚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使学了也是肤于表面,流于形式;有的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急功近利,断章取义,不求甚解;有的认为阅读这些经典原著是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闫续瑞  冯宁 《求索》2010,(11):214-216
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经典陷入了较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传统文学经典文本被电子媒介改编、视听化后几乎脱离原著本来的面目,另一方面这些经典文本又借助电子传媒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中,引发大批读者重读原著的热潮。当网络成为大众直接参与的媒介后,各种平民式的戏仿又使经典再生并获得另一种存在方式。电子媒介在文学经典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解构者和开创者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10.
韩流与汉风     
韩流与汉风 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火爆荧屏, 似乎并不怎么令人感到意外。中国有太 多的哈韩一族,只要编剧和表演还过得 去,韩国电视剧在中国便不愁没有市场。 崔仁浩为中国人所熟知,就是源于 他所创作的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在中国 热播。崔仁浩说:“在邻国之间进行文 化交流,文化传播中,首先是连续剧、 影视作品还有现代流行歌曲等首先会传 播,在此基础上,会有更高层次的交流, 比如小说等。而用小说来交流文化很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种起先来自影视文化、继而进入社会的“恶搞”现象,越来越引进人们的注意。刚出现的“恶搞”似乎有意无意地开始于对一些名著、对于一些已经拍摄成的电影与电视的改编上,由于其任意性地脱离原著的基本特征而进行的这种改编首创了戏谑性的“恶搞”之风。社会上在只有道义责备力而没有具体遏阻力的情况下,“恶搞”如同一股恶水无边际泛滥,近来更糟糕的是进入了对人所共知的英雄人物的评价,如评论董存瑞的炸堡,恶搞“董存瑞是手是被两面胶粘住了,抽不出手来了”;黄继光的以身体堵枪眼,被恶搞成“黄继光是被石头绊倒了”,  相似文献   

12.
“红色经典”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话语指称,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一种文学经典化的历史遗产。本文从以“革命”话语为主导的叙事基本原则、二元对立式的叙述模式和以“红色”为基调的浪漫主义精神这三个方面对“红色经典”进行阐释。本文的目的是在对“红色经典”进行客观而真确的学理评判中,确认其价值性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审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禁”字当头,更要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凯 《半月谈》2004,(11):18-20
为了给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一个“阳光”环境。近来,中央多部委相继出台多项禁令。进行综合治理。然而,正如一位专家所言。荧屏上不能没有电视剧播放.网络上不能没有内容浏览。网吧不能没有人光顾。文化产业不能裹足不前.净化荧屏、网络还需建立长效机制。除了必要的“严禁”、“整顿”、“清理”之外。更重要的还是鼓励、建设和推动.就是要用更多的优秀作品来迎接文艺市场化的挑战。满足未成年人日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4.
强化经典原著阅读意识 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经典原著是研究生增强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基础.培养经典原著阅读意识,应恪守“原典为王”、学以致用、质量本位的理念,充分汲取经典原著的营养,切实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相似文献   

15.
回顾新时期以来曹禺剧作的影视改编,人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过去影响最大的、一直为文学史所公认代表曹禺创作最高水平的《雷雨》,无论在电影改编还是电视改编上都没有取得人们所预期的成功;而过去在文本传播和剧场演出效果都不及《雷雨》的《日出》,反而无论在电影还是电视剧的改编上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深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到拘泥于“戏”的困境与刻画“人”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红色经典热的出现不是孤立的现象。它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对于红色经典热我们应该抱着理智的态度,既应看到它可喜的一面,又注意它的负面影响。对于红色经典的改编应慎之又慎,要以正确的立场与态度入之。改编之外,我们的影视人要注重创造自己时代的经典,树立新时代的英雄。  相似文献   

17.
王彪 《黄埔》2013,(2):125-127
她出身军人世家。却将笔杆子舞得风生水起;她是经济学学者.却在文史研究领域成就斐然;她是党校里的“红色”教授,却与“资本主义国家”民众打成一片;她从未学过导演,却将电视剧《方振武》搬上了荧屏;她并不懂得“望闻问切”.却为贫困山区输送了2000多名医学人才。温文尔雅、爽朗幽默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她就是安徽省委党校副教授廖光凤。  相似文献   

18.
所谓忠实于原著,应是忠实于原著的基本精神,而不是拘泥于形式,追求表面的形似,更不是对原著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一部好的电视剧在忠实原著的同时还要体现出编剧、导演的独特艺术匠心与风格。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红楼梦》不仅没有做到对原著的忠实,而且在一种深层次上是对原著的不忠。  相似文献   

19.
电影作品一般是根据已有的文学作品改编创作而成的,而根据经典名著或畅销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作品往往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但是,这种合作中却存在矛盾:文学作品作者质疑制片者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认为背离原著的改编是对作品精神权利的侵犯。在电影改编过程中如何保护文学作品的精神权利,在两大法系中存在不同的利益保护倾向。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了保护作品精神权利,但具体适用规则在司法实践中并不统一。电影作品不仅是版权产品,还是文化产品,具有传播文化和促进文化交流的功能。从文化功能角度分析,应该在电影改编过程中确立保护文学作品精神权利的基本规则,即公序良俗规则。  相似文献   

20.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下发了通知,明确“有吸毒、嫖娼等违法犯罪行为者,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广告节目、网络剧、微电影等,都列入暂停播出范围”。此举被坊间称为“封杀令”。此令一出,意味着我们那些年追过的一些明星会暂时消失在荧屏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