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我首次听到即将召开一次东南亚历史编写工作学术研讨会时,我就立刻想起这一课题的首创著作D·G·H·霍尔编写的《东南亚历史学家》(伦敦、1961年版),以及这部书在六十年代所引起的争论。特别是,我知道我们从《东南亚历史学报》发表的一些文章,以及该地区在1960到1961年(新加坡和马尼拉)、1964年(香港)和1968年(吉隆坡)向亚洲史国际会议所提交论文中,已经了解到一些进展情况,有助于我为《社会科学国际百科全书》(1968年)撰写关于编写东南亚史工作的文章。但是直到这  相似文献   

2.
过去,学者往往不会从文本角度研究早期东南亚文学。例如,为验证碑铭涉及的文献信息而研究碑铭:比如证明碑铭中的事件是与其他铭文、记录或外国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相符的。对历史学家而言,文献研究是一项关键性活动,但这不是文本研究。文本研究并不急于从文字转向现实世界。被视为文本的文字向研究者展现的是语言而非文本之外的事件。  相似文献   

3.
三十年来,有关东南亚华人的中文、日文特别是英文资料已经写了很多。西方学者研究这种少数民族社会的方法有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以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以及政治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来取代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亚芳 《东南亚》2013,(1):86-89,94
朱杰勤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他在研究中外关系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华侨史的研究。晚年承担了主编多卷本的《东南亚华侨史丛书》任务,在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朱杰勤先生不但对《东南亚华侨史丛书》的撰写和编辑出版工作,而且对中国的东南亚华侨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苏联与东南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把苏联在东南亚的活动联系到苏联的全球战略来考察,得出的结论是:苏联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对东南亚(除越南外)的兴趣并不大,因为苏联的战略重点是在欧洲和中东地区。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有害的。实际上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很大,除欧洲和中东外,它与美帝争霸遍及全世界。它在东南亚地区也同样千方百计窥测方向,进行扩张活动。作者的观点在东南亚国家中可能有一定的代表性,特予译载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尤洪波 《东南亚》2001,(3):37-40
战后初期 ,苏联并不太重视东南亚地区。这是因为当时它的利益主要在欧洲 ,正忙于欧洲事务。有三件事情需要苏联去做。一是巩固既得利益 ;二是东欧局势不稳 ,亟须解决 ;三是对付美国的冷战攻势。因为冷战初期的主战场是欧洲。另外 ,经济实力不足和战后的重建也限制了它对东南亚的关心。随着后来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 ,东南亚在苏联外交中的地位也开始不断上升。整个冷战期间 ,苏联在东南亚地区的外交重点有两个 ,即越南和东盟。苏联对越南的外交政策从越南在苏联外交中的地位和苏联对越政策的目标来看 ,冷战时期苏联的对越政策…  相似文献   

7.
东南亚历史上的客家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在东南亚的人数比闽南人、广府人和潮州人都较少,但在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领域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力远超过他们的人数。在东南亚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华族人物都是客家人。本文从早期客家人移民的聚落模式与经济追求、早期客家人的社会组织、战后客家社团的功能与变革和客籍企业家与海外华人的企业精神等方面来探讨东南亚历史上的客家人以及客家人对东南亚历史发展所作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史以一门独立的地区性史学的身份出现在西方史学界,还是战后几十年中的事情。1961年,第一届东南亚史学国际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门历史分支学科已获得了国际的公认。然而在这十几年前,当英国的非洲和东方研究院首创东南亚历史教学课程时,西方历史学家不曾料想到这一尝试竟有如此广阔的前景。 东南亚史学在战后的迅速发展,无疑是西方殖民主义体系在东南亚的崩溃命运对西方历  相似文献   

9.
尽管美国具有实际上的全球霸主地位,但中国也是一个日益强盛的世界大国。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东南亚将会最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的影响。究竟是要适应、抑制还是抵制中国,将取决于未来的发展情况(对此无人能够预见),包括中国的目标、其它国际角色(美国、日本)的政策以及东盟的团结还是脆弱。本文认为, 在确定如何最好地同中国打交道方面,有两个因素将对东南亚国家产生影响:它们自己与中国双边关系的长期历史以及它们自己各不相同的关于应该如何进行对外交往的观点。这就说明历史和文化对理解未来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可能模式是很重要的。分析家只有考虑到历史和文化,才有可能预知东南亚的大陆国家和海上国家可能对一个更加强大和自信的中国如何作出反应。  相似文献   

10.
近代早期,随着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欧洲殖民者先后进入东南亚,东南亚传统海上贸易格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东南亚关键海域的制海权被欧洲殖民者所掌控;香料贸易基本为欧洲殖民者垄断;东南亚本土商人、印度商人和中国商人等传统商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欧洲殖民者也逐渐参与或垄断了东南亚与其他地区的诸多主要贸易。实际上,欧洲殖民者已成为了东南亚海上贸易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1.
拉丁美洲科学技术的历史演进李明德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科学技术活动存在于一种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之中。对于拉美来说,当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踏上这块“新大陆”,使其步入欧洲轨道的时候,其科学技术活动的性质也不可避免地有了自己的特色。应该说,...  相似文献   

12.
沙萤遗址 沙萤位于越南东北海岸,是第一个被报道的出土沙萤陶器的遗址。1909年欧洲人M·维尼特首次向法国远东学院报告了这个遗址及其出土陶器。这个早期的报告,摘录发表在《法国远东学院院刊》上,报告中提到在海岸附近沙丘中有一些陶罐(据说罐内还装有珠子)和陶器。自此以后十四年间,这件事便再无人提及。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角度考察,东南亚区域间主义早于东南亚区域主义,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双区域间主义、跨区域主义和半区域间主义3种基本类型。就东南亚本地行为体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它经历了从冷战时期“追随”为主、“弱主导”和“弱参与”为辅,到后冷战时期“强主导”为主、“强参与”为辅的重大变化,由此实现了从“依赖”到“自主”乃至“中心”的根本性转变。这一历史演变进程表明,东南亚区域间主义与区域主义是紧密联动的,由此形成可以产生某种结果的互动关系和催生共同制度和集体认同的建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综观欧洲50年一体化发展历程,和解和合作构成了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前提.欧洲和解是欧洲国家超越历史的选择,是欧洲一体化的基石.本文从欧洲和解的基本历史条件出发,确定欧洲和解的历史动因,在此基础上阐述欧洲和解的诸层面.鉴于德国问题是欧洲问题这一历史认知,本文在阐述欧洲和解时将视角放在德国在西部面对法国、在东部面对波兰的和解.德法和解和德波和解构成了欧洲和解的核心层面,这也反映在欧洲国家外交指导思想及其外交行为上.解读欧洲和解和欧洲合作的互动关系和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欧洲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软实力背景.  相似文献   

15.
大陆和台湾,尽管受着海峡的阻隔,但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为着民族的复兴和文化的繁荣,在许多领域从事着共同的工作,学术研究就是一个重要的共同领域。在他们分别从事的共同事业中,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取得了不少可供互相参考、相互学习的研究成果。在他们之间相互沟通,彼此了解,不仅能促进海峡两岸学者间的交流,而且也有益于祖国的统一大业。介绍和评述台湾学者  相似文献   

16.
欧洲一体化:一种文化的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欧洲一体化是集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社会规范化、文化均质化于一身的综合性进程。欧洲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理性构成了一体化广阔的人文背景和基本要素。欧洲一体化既是同一性的,又是多样性的,是“欧洲自性”和“民族自性”的结合。自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以来,文化因素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深刻影响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基本原则、法律体系、机构设置及其表决机制和程序,对正在实施的欧盟东扩的范围选择、标准要求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和明显。  相似文献   

17.
15世纪末16世纪初,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世界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欧洲国家为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大肆进行海外扩张,疯狂掠夺世界财富并极力推销其思想文化理念。由希伯来文化传统与希腊—罗马哲学体系演衍而至、后来成为西方精神文化支柱的基督宗教,也作为殖民者征服和统治异质文化世界的精神武器,伴随着殖民者的脚步踏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东南亚作为世界历史的重要一环,作为欧洲殖民者以及后来的美洲新殖民者的重要海外扩张之地,毫无疑问地受到了基督宗教的精神洗涤。本文尝试对基督宗教在东南亚传播的缘起、过程及现状予…  相似文献   

18.
何平 《东南亚》2011,(2):61-66
在东南亚,印度人是一个人口数量仅次于华人的第二大外来移民群体,遍及东南亚的每一个国家。东南亚的印度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从印度次大陆迁入东南亚的,在人种和语言等方面都有不少的差异,因此,广义的印度人实际上包涵了众多的种族和民族。虽然如此,这些来自印度次大陆的不同种族和民族,都或多或少地经受过印度文化的熏陶,他们在来到东南亚之后有着某种程度的文化认同,东南亚各国的本地居民也都把他们视为一个大的群体。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遗产对欧洲理念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作者从历史文化出发.对欧洲理念的起源、特征、欧洲意识、欧洲文化认同作了全面的剖析.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欧洲价值体系,从而理解至今仍影响着欧洲人的文化范式和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华文传媒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是海外华文传媒的发源地,也是最重要的海外华文传媒中心。东南亚华文传媒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既经历了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热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繁荣和战后初期的鼎盛,也经历了日占时期的近乎绝迹和六七十年代的衰退。70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东南亚各国局势的变化及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东南亚华文传媒得到了恢复和进一步的发展。一、东南亚华文传媒的起源东南亚早期的华文传媒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1807年,为了适应对外扩张和殖民统治的需要,英国海外传教组织伦敦布道会派罗伯特·马礼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