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风田 《前线》2011,(2):44-44
春节临近,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北京市也一直在着力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首都"菜篮子"的安全稳定供应,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整体食品安全仍然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与挑战。我们食品安全的现状如何?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情况怎样?如何发挥企业和市民的作用?本刊特别策划了一组文章,综合反映专家、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企业代表以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上述问题有所解答。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文化已经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网络文化作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新兴文化之一,它的多样性、共享性和创新性特点,已经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显。网络文化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它不仅是文化领域的问题,更关乎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3.
《求实》2014,(6)
食品安全监管法的宗旨是维护公共健康和安全,是社会本位法。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淡化了其追求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的法益目标,将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视为一种"经济人"角色,未能将其视为一种"社会人"而挖掘其主体性价值,致使食品安全监管法治呈现出软弱性的特征。面对当前政府监管不堪重负的现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需要进行多元化变革,倡导社会性规制尤其是社会组织的行业监管功能的发挥。从法理学角度省察食品安全监管法治,有利于厘清食品安全监管法的本质属性,并重塑食品安全监管权的配置。  相似文献   

4.
岳振 《当代贵州》2013,(19):28-29
贵州省"我用良心做食品"活动近日在全省深入展开。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与省文明办下发通知要求,要通过不懈努力,使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的较大幅度提高。食品安全无小事,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需要强调的是,在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实践中,法治手段与诚信教育必须协调使用。治理食品生产销售乱象与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并进行大力度的道德宣传与文明  相似文献   

5.
<正>第一,全景化呈现中华文化的面貌。也就是要保障国外人士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我们国家的文化面相: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核心价值和生活方式,创造力和文化的丰富性,等等。总体上说,这里包括三个方面的认知或者被理解:一是准确性;二是全面性;三是重点性,当然这个重点是我们自己期望被国外人士所理解的重点。这些层面的理解也就是呈现中  相似文献   

6.
正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是确保员工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也是凝聚员工的强力磁石和树立企业安全精神的动力。但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如何灌输到员工心上,使安全文化与企业成为一个共同体,形成"企安我好、企盈我荣、企亡我耻"的发展理念,是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一、基层安全文化建设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  相似文献   

7.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府规制困境与治理模式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国家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我国传统的食品安全规制模式是以政府为单一治理主体的单中心治理模式,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格局中面临诸多困境,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食品安全治理的需求。因此,重构规制治理模式,走出食品安全规制困境,成为目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单中心治理的规制困境,引入多中心治理的分析视角,提出了构建由政府、企业、社会层面主体、消费者等多方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规制多中心治理模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杜谦 《江淮》2011,(8):47-48
三聚氰胺奶粉、化学火锅、苏丹红……媒体接连曝出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感到"没什么可吃了,吃什么都不安全"。而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替代了之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从"卫生"到"安全",两个字的改变,表明我国食品安全从立法观念到监管模式的全方位重大转变,食品卫生法关注食品外在的东西,即是否卫生干净,而食品安全法防范的是食品吃了以后产生的潜在危害。该法运行已经两年有余,虽然没能从根本上遏制住食品安全事件,却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实在的  相似文献   

9.
文化安全视域下的德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化安全与德育教育 1.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是伴随着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而凸显出来的事关国家安全的重要命题。是与传统安全观相区别的对国家安全事务的重新理解与阐释。其主要含义是指国家的文化特性和基本价值观不受威胁,可以自主地选择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能够预防和抵制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文化因素的侵蚀、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是当前关乎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它涉及到人民生命的安危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其公共性表现较为明显。因此,从善治理论的视角来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凸显出来的是监管主体单一的问题,而多元化合作治理则是对食品安全公共性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头十年是世界发生巨大变化的十年,国际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汇,各种战略力量的此消彼长和分化组合牵动着国际安全战略格局的动荡与调整.为应对诸多复杂的安全挑战,避免陷入历史上新兴大国在崛起进程中的"安全困境",中国迫切需要制定正确的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调整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按类型可划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安全利益、国家实力和战略环境等,主观因素主要指战略文化和安全观.战略文化与安全观是影响国家安全战略的观念因素.观念来自于实践,决定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同时观念对实践又具有反作用.正确、全面地理解战略文化与安全观,是把握好国家安全战略主观因素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文化领域也呈现明显的全球化走势。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一元化和多元化的趋势相伴相随,共同发展。短期看,文化多元化是主流,长期看,文化一元化是归属,从而最终形成人类思想文化领域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工作是涉及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在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与创新,以保障全县人民饮食安全为宗旨,不断完善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手段,从严开展市场监管,食品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颜玉华 《先锋队》2013,(12):34-37
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接受记者提问时指出,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之前,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李克强就强调,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加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加强政府职能转变与职能整合,明晰责任,决不回避矛盾,要抓"牛鼻子"、啃"硬骨头",筑牢食  相似文献   

15.
世界文化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审美文化也随之呈现新的特点,传统的审美文化建设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文章认为以审美文化环境建设、课堂审美文化教育、网络审美文化教育和大学生第二课堂等多维途径采共同促进高校校园审美文化建设,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张青松 《理论建设》2013,(3):102-104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食品安全和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等问题,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也就是要改革和  相似文献   

17.
黄海 《学习导报》2013,(12):14-15
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从三聚氰胺到地沟油,从毒胶囊到问题奶粉,食品安全问题接连不断,不仅对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还引起了社会恐慌。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头等民生大事。把好食品安全的"源头关"食品要安全,首先就要抓好生产环节的安全。湖南主要通过推进绿色生产和制定安全标准"双管齐下",确保生产出来的食品绿色、安全。  相似文献   

18.
张小平 《前线》2011,(10):14-16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不要机械理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属性,让政府调控得其所哉,并且凸显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如何求解食品安全之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无国界的话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目前,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和监管机制相对较为成熟,通过实施一系列旨在确保食品安全的举措,不仅力保国民能享受到质优安全的食品,企业也因此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政府日前印发《2013年辽宁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计划通知》,要求各地区4月底前务必全力消除食品安全责任空白特别是监管空白。同时,全省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5类"违禁超限"违法行为,全力保障十二运食品安全。按照要求,4月底前各地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各市实现两家以上食品企业通过国家诚信体系评价;选择1至2个市在1至2个重点食品行业中大力创建食品企业责任强制险试点工作,并逐步推广;6月底前,各市、县(市、区)政府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