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薪贫困症     
《党课》2014,(19):125-125
这是都市白领群体特有的焦虑症之一。它可以理解为白领薪水高,但因为各种过高的债务和生活成本,常有收入不抵支出的“相对贫困”,由此带来紧张焦虑感。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研究使用个案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某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访谈,发现贫困大学生具有自尊与自卑并存的特点.这种特点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的获取.研究认为,人格特征、社会支持方式与思维方式是影响贫困大学生自尊状况的主要因素,必须积极采取措施来更好地为贫困大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3.
相对贫困     
张映勤 《党课》2011,(2):126-127
不知道是谁发明的这个词——相对贫困。过去,上世纪70年代,我在《政治经济学》上学过这个词,大意是说: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工人的经济状况虽然比较富裕,但是与腰缠万贯的剥削阶级相比,他们的生活却是相对贫困的。那时我们就想,  相似文献   

4.
张兵 《理论学刊》2008,1(4):46-49
贫困代际传递理论是近年来西方兴起的针对贫困代际之间维持、延续原因进行探究的理论流派.该理论试图从贫困群体内部因素诸如贫困文化、人力资本、教育、社会关系网络、生活环境等,来探讨贫困在贫困群体内部存在的长期性、持续性、复杂性的原因,开创了贫困理论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5.
一、黑龙江省城市贫困群体形成的历史原因 黑龙江作为国家开发和建设最早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农林业大省,50多年来,社会经济结构历史地形成了"国有企业多、资源型城市多、国家下放困难企业多和非农业人口比例高、国有企业从业人员比例高、高寒地区基本生活消费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权利贫困视野下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地农民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必然性。我国的失地农民问题从制度层面上看牵涉到农地产权制度、农地征用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因素,但从本质上看却是农民的权利贫困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解决要靠消除农民的权利贫困,要从全面提高社会生活的民主化程度、普遍提升农民的权利意识水平以及完善、规范农地征收程序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7.
郭蓉 《求实》2007,(1):85-87
新型城市贫困群体亦日趋成为政府和公众关注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强城市贫困群体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其“生命线”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已是刻不容缓。社区作为加强城市贫困群体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其功能以及工作方法、内容、途径等在理论和实践上仍有许多方面值得研究和加强。  相似文献   

8.
在后小康时期,贫困治理的关键已经由消除显性的、单维的、农村地区为主的绝对贫困转向缓解隐性的、多维的、城乡两地兼顾的相对贫困,而农业转移人口作为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特殊群体,现已成为城市相对贫困问题的主要群体,其贫困问题也愈发受到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本研究通过对农业转移人口相对贫困研究的文献梳理,重点对我国农业转移人口贫困研究的重要转向、农业转移人口相对贫困的多维度呈现、农业转移人口致贫机理的理论探讨等方面进行系统性阐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由于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改革等原因 ,诱发了对部分竞争能力低下者的排斥 ,而社会保障制度在其新旧体制的交替过程中又降低了对弱者的保护程度 ,于是产生了城市新贫困群体。要从根本上治理城市新贫困问题 ,当务之急是完善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0.
计划经济年代,工人在国家保护网下处于政治和经济的优势地位.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政府强助的退出使工人逐步沦为相对利益受损群体,其政治、经济地位急剧下降,收入、住房、养老、医疗、社会交往以及子女教养观等方面出现变动.这些变动反映了经济体制转型对工人家庭生活产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折射出我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德育与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并轨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也不断增大。在重视贫困大学生物质贫困的同时,应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注意满足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在精神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职责,高校德育在正视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基础上应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压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贫困居民在面临疾病风险时是最缺乏保障的群体,现行社会统筹医疗保险制度和商业保险均涉及不到该群体,所以,建立城镇居民医疗救助制度非常必要。具体措施主要在于合理确定救助对象,采取多种救助方式,拓宽筹资渠道。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贫困儿童救助: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儿童主要包括下列四类群体:城乡低保家庭中的儿童、孤儿、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低收入家庭中的儿童.它们的逻辑关系大体是:低收入儿童规模最大,低保儿童外延次之,随着社会救助制度的不断完善,低保儿童与孤儿,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重叠部分会日益扩大.目前,不少贫困儿童仍被排斥在救助范围之外,部分贫困儿童的生活依然比较困难,贫困儿童救助政策不平衡,贫困儿童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费用亟待解决,贫困儿童的家庭养护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充分关注这些问题,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儿童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在实行高等教育收费体制后出现的一个群体。文章在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支持网理论,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在实行高等教育收费体制后出现的一个群体。文章在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结合社会支持网理论,针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江西某市城镇贫困人群生活现状的调查表明,这一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低,社会认同感弱,子女教育问题严重。导致贫困的原因很多,不仅有个人方面,更有社会等其它方面的因素,诸如下岗失业、物价上涨、区域经济落后等。其反贫困的总体思路,应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剖析导致城市贫困的深层次根源,对城镇贫困规模、变化趋势及其固有特征,准确把脉,对症下药,使扶贫助困工作尽可能做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贫困问题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时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而环京津贫困带与首都相邻,其发展关系到首都未来周边经济的发展,因此,环京津贫困带的贫困治理是扶贫工作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对江西某市城镇贫困人群生活现状的调查表明,这一群体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低,社会认同感弱,子女教育问题严重.导致贫困的原因很多,不仅有个人方面,更有社会等其它方面的因素,诸如下岗失业、物价上涨、区域经济落后等.其反贫困的总体思路,应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剖析导致城市贫困的深层次根源,对城镇贫困规模、变化趋势及其固有特征,准确把脉,对症下药,使扶贫助困工作尽可能做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秧励 《学习导报》2014,(7):50-51
城市在发展,生活在富裕,但由于各种原因,城市里不同群体的居民收入差距在拉大,特别是下岗职工、外来流动人员和无固定工作市民家庭生活困难,他们成为城市贫困面的主要因素。这些城市里的弱势群体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给予加倍的关怀和帮扶。  相似文献   

20.
相对贫困治理是中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成果稳步迈向共同富裕、扎实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亟须研究的时代命题。治理相对贫困必须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时序目标,需要嵌入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布局,逐步扩展和丰富相对贫困治理内涵。设置和构建与共同富裕目标衔接贯通的方法体系,尝试从治理理念、治理空间、治理行为、治理标准等核心内容进行转向建构,提升相对贫困治理体系包容协同性。聚焦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重点,文章着眼从方法论、宏观、中观、微观分层研究结构,将前提、起点、过程、结果的归正贯穿于高质量发展、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志智双扶机制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措施的细化设计中,更为清晰和系统地展现相对贫困治理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