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磊撰文指出,经济学是一门致用之学、实用之学。但是,经济学的世俗化过程不仅是经济学原理的普及过程,也有可能是某些经济学谬误的普及过程。当今流行的三个经济学谬误是:(1)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2)精英对社会的贡献比工人农民对社会的贡献大;(3)贫穷源于  相似文献   

2.
实现阶层群体之间精英的良性互换和替代,恰恰是循环系统中“失意精英”迈向“适意精英”的社会逻辑起点所在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政策的发展呈现出“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两种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精英主义”日趋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主导价值.“精英主义”导向的教育政策价值导致我国教育政策出现镜像政治、策略空间以及精英结盟等现实困境.精英主义导向下教育政策成为政府获得合法性以及精英集团谋取更大利益的工具,进而使得“异地高考”新政沦为一项象征性政策.深化公共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育政策过程的公共性以及教育问责制的构建是“异地高考”新政公共性价值回归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严宝康 《当代广西》2006,(12):22-22
一年一度的中国高考日,成千上万的高三学生去挤“独木桥”,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独特风景。既然是国家规定的考试,就让它考好了。让考生安安静静地考,让社会生活平平静静地进行。考试总会有喜怒哀乐,失利者也不会在少数。别让一场并不完美的入学考试变成生死搏斗,这不符合公平和谐的原则。有些媒体总喜欢炒作起哄。考试前制造紧张气氛,什么指南、辅导、预测、猜想,让社会不得安宁。考试后,又爆炒什么高考状元、满分作文,看似抬举精英,却在无形中从精神上对那些落榜的孩子落井下石。过去的中国,由于观念陈旧和条件欠缺,高中生只有走高考一条路,…  相似文献   

5.
最近的两张慈善家排行榜表明,在国内外影响巨大的浙商不但是创富的能手,也是中国最“乐善好施”的财富团队。近年来,浙商无论在税收上,还是慈善事业上都勇敢地承担起了作为财富精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这说明浙商懂得了与社会和谐相处之道,这也是浙商最终成为中国第一商帮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社会的良性发展,都需要三类精英主体。政治精英:政治家;知识精英:科学家;企业精英:企业家。我国从计划经济体系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间并不长,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大都是从干部身份中独立出来,企业家的职业化机制尚未建立。要想构建我国的企业家队伍,使我国企业家形成一个独立的阶层,必须在社会政治的格局中,承认他们处于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企业家职业化后,它将以一种特殊劳动力进入市场,也将以自己的“质量”和“价格”参与竞争。因此,如何对待企业家,应从观念、认识到做法上都要有所改变。什么是企业家法国经济学家萨…  相似文献   

7.
何清涟撰文说,目前的精英选择机制导致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一是除政治利益集团之外,还形成了其他利益集团,比如阶级精英和知识精英集团;二是宪法上规定处于领导阶级地位的工人阶级及位于“次领导阶级”地位的农民阶级事实上已处于边缘状态;三是社会中间组织的发展“暴发式增长”。  相似文献   

8.
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趋势使大学生群体已经不再是社会精英群体,大学生将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生力军。我国要建设成为法治社会,必须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必须具备现代法律意识。清华大学的“黑熊事件”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9.
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特长学生等为主体开展的“精英实践”是当前高校社会实践的主要组织模式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对自身全面成长成才要求日益迫切的今天,“精英实践”组织模式正越来越多的暴露出它的弊端。这种组织模式偏离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本意,违背了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宗旨,使得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全面代表和反映最广大的普通青年大学生的利益和要求,本文客观分析了“精英实践”组织模式的成因并提出了走出“精英实践”组织模式,走“大众实践”发展之路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苏丹红、特氟龙、石蜡油、矿难……这些频频出现的、令人触目惊心的词语,让“企业社会责任”一次次冲击人们的视听。而近日在北京召开的《财富》全球论坛上,商界的精英们在关注“财富”的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的话题。前来参加《财富》全球论坛的商  相似文献   

11.
《公民导刊》2009,(4):48-49
能够终结新自由主义的,可能不是某个国家的政府,也可能不是某些知识精英,更不会是资本精英,而是新自由主义带来的日益严酷的社会现实。正如美国选民所期望的,奥巴马上台之后开始推行其“新政”。他正式举起了凯恩斯主义的旗帜,主张“大政府,小市场”,  相似文献   

12.
人生在世,谁敢说自己没有过失意的感受。即使是看上去风光无限的“精英”也难逃失意的“魔爪”。当“失意”与“精英”两个词连在一起使用时,往往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感觉到“失意精英”就在我们身边,可以说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失意精英”。这是一个庞大而又相对模糊的群体,是不可忽视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3.
官僚特权阶层:苏联解体的致命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头搞垮苏共和苏联的,就是这些逐步形成的官僚特权阶层。苏联“亡党亡国”的悲剧,正是官僚特权阶层与亲西方社会精英联合行动的结果,是官僚特权阶层—社会精英的一次集体背叛  相似文献   

14.
<正> 个人本位可以走向合理的利己主义,而社会本位只能导致极端的利己主义。人从本性出发,必然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在正常的社会条件下,个人在追求自己利益时努力促进社会和他人利益,因为正是维护公正、平等社会和他人,才是增进个人利益的必要条件。但是,社会本位的道德观以社会整体名义来压抑、否定个体,人们也必然要用个体来反抗整体:既然社会本位的道德观片面地强调社会整体,社会即成了脱离与个人利益无关的、可敬而不可亲的抽象物,从而也就没有必要为它贡献;既然个人对社会来说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砖瓦”、“小草”,没有任何权利和  相似文献   

15.
市场真是一个厉害的家伙。产品的真伪、才智的优劣,在这里一施“拳脚”,立马就会现出原形。冒充得再乱真的假名牌,不要两个回合,就会现出破绽;自以为“奇才”、“精英”的小骗子们,到这里一“冶炼”,即刻便会露出马脚。   有人说,既然市场这么厉害,何不让它延伸到社会的角角落落,作为世间人和事物的试金石 ?如果这样,至少可以冲击一下人们的思想,改变一下人们的观念。这话对头。实际上,市场是可以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的。笔者最近听说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就是一证。   某地整肃警察队伍,采取了一项特别的举措:借…  相似文献   

16.
在政治学理论上,“政治精英”(Political elites)指一定政治和社会权力的拥有者与支配者。列宁曾经指出:“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活动和领导活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在列宁的这段表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者承认政治精英分子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在台湾政冶发展中,政治精英的重要性也不应被忽视。在未  相似文献   

17.
政协晋江陈埭联络组成立于1986年,当时仅有7名委员,现有各级委员39人。他们是各界别的优秀代表(既有民主党派、社会贤达人士,又有企业、经科、文教精英),是乡镇社会中的精英,通过联络组搭建的平台,他们在当地尽心履职,成为陈埭镇“四个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和好帮手。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乡村社会中作为治理精英的乡绅却在近代“废科举、兴新学”和“乡村自治”的过程中丧失精英地位。乡绅衰落的原因是:丧失文化权威而与下层民众疏远、传统精英流动渠道消失致其与下层民众隔离、乡绅自身异化进而与民众冲突、民众中产生新的精英给其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9.
“二二八”事件之初,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在安抚民众无效后寄希望于借台省精英之力尽快平息事端,台省精英则趁机迅速使用广播抢夺对事件的宣导权。由台省精英主导的“二二八”事件处理委员会(处委会)一面试图通过控制电台新闻的播送来主导宣传,一面借广播呼吁恢复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动员,展现对社会的控制力,向长官公署及国民政府施压。处委会俨然成为当时的政治权势中心。国民党增援部队抵台后,长官公署重新掌控台北广播电台。事件期间在广播中出现的权势转移现象,一方面反映了长官公署官员与台省精英对于现代广播系统认知的不同,另一方面则体现了长官公署与台省精英在政治、军事资源占有上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交通大学之所以成为名校有三个原因,一是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二是有一批众望所归的名师;三是培养出了大批精英人才,对社会作贡献多多。本文我们就说说交大“从古到今”的名师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