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略论能与公     
能与公同是为官之要端。所谓能,无外乎指文化专业素质和组织指挥才能;所谓公,则指思想政治素质和“官”德,二者相辅相成。能是基础,“才为德之资”,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无才能则难以担当重任;公对领导者来说是根本,“德为才之帅”,任何一个人并非万能博士,其才能...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做官如航行,权力像水,金钱如风,美色似浪;定要以公正为船,廉洁为舵,勤政为帆,否则必将会船翻人亡”。作为人民检察官的我们,当面对惊涛骇浪的挑战与考验时,如何把好人生航行中的“舵”,关键还是要看能不能守住自己那口“井底之泉”。史载,明太祖朱元璋在给预任官员上“告诫课”时,会给部下算一笔账,晓以利害,他说:“老老实实地守着自己的薪俸过日子,就像是守着井底之泉。  相似文献   

3.
为了贯彻江总书记关于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 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的指示,以及韩杼滨检察长关于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 体素质和执法水平的讲话精神,海南省检察机关将新世纪的第一年定为“素质工程年”,要 求全省检察官树立检察官的职业道德──忠诚、公正、廉洁、敬业。一、忠诚──检察官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检察官必须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和事实。这是现代检察官职 业道德素质的本质要求。忠诚于党,忠诚于祖国,归根结底就是要忠诚于人民,而忠诚…  相似文献   

4.
在河北省无极县人大的院内,立有一块被当地人们称为“官箴”的石碑。碑的全文是:“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是明嘉靖年间无极县令郭允礼所书,并将其刻成石碑镶嵌在县衙大堂的墙壁上,作为警示自己的居官座右铭。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初的县衙早已不存在,而那块“官箴”碑却留了下来。其“公生明,廉生威”这句警世名言也流传至今。郭允礼字节之,山东曲阜人,正德十六年(1521年)任无极知县。其志向远大,讲求礼仪,治政有方,尤其注重为官清廉。郭允礼所处的明代中后期,朝政黑暗,特权横…  相似文献   

5.
堂堂正正当官,清清白白做人,廉洁奉公,不索不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无疑是为官用权的好品德,社会倡导的好风气。事实上,我们不少干部无意功名利禄,不肯屈节随俗,不仅挡住了形形色色的诱惑,还表达了一种无欲则刚的人生态度,足显一颗宠辱不惊的平常之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可能有金钱上的廉洁;丧失了金钱上的廉洁,也就导致了道德上的堕落。因此,我们赞美为官需要无所求,从政需要一身廉。然而,“官无所求”毕竟是一种风范,而决非是一种目的。如今,保持清白廉洁,不被别人打垮,本分做人,清白做官,这是最起码…  相似文献   

6.
公正执法是政法工作的核心,是检察工作的最高原则。立法上的公正,必须靠执法上的公正来实现。   公正执法首先必须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培养干警的公正之心为重点,全面提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   “公心”是指为人处事以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为最高原则,是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公心”与“私心”是相对立的。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过“天下为公”的思想,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以此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作为立党之本、立国之本。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又提出了“…  相似文献   

7.
上海检察机关“十佳检察官”,是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杰出代表他们忠诚事业,牢记宗旨,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他们恪尽职守,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他们不计名利,爱岗敬业,执着进取,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8.
心净则官清     
官居高位而清廉者自古有之,民众赞誉久远,成为居官者的楷模。然而,说清官容易,做清官难,正如元好问在《薛明府去思口号》一文中所称:“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只从明府到,人信有清官”。无数为官做人的历史鉴证,民敬而官清,官清则心净,只有心底无私方能天地宽,无私心杂念,方可一尘不染。所谓清廉即有清白不贪之意,与“贪污”相对。《楚辞·招魂》写道:“朕幼清以廉洁兮”。王逸注:“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因此,为官者首要的官德便是公正清廉。明朝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于谦以“绢帕麻姑用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相似文献   

9.
一、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的内涵 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业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所谓检察官职业道德那就是指检察人员在从事检察职业活动,处理各种法律、人际、社会关系,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应当遵守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其具体内容,高检院把它概括为八个字:“忠诚,公正,清廉,严明”。也就是人民检察官执行职务必须遵循的一个“基础”,两个“原则”,一个“要求”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0.
心花一束──献给人民检察官(组诗)全然,为着法律程序正常运行检察官之歌孙振洲国徽,是祖国点燃的圣火,肩章,是人民交付的重托。为了法律的圣洁和尊严,我们一向心底无私,刚正不阿。领花,是公正铸成的利剑,戎装,是廉洁染就的本色,为了社会的长治和久安,我们敢...  相似文献   

11.
徐向业 《法制与社会》2010,(31):200-201
廉洁,是从事任何公务活动都必需的基本要求。但是,现实中不廉洁的问题却很突出,引发违纪犯罪案件的大量发生。据报道,今年5月召开的广东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电视电话会议透露,全省近6年查办的腐败案件中,有90%以上案件的问题发生都是从干部本人不廉洁开始的。而据广东省检察院反贪局统计,仅2009年,广东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案件就有1434件1638人。这还不算纪检查办的案件。作为履行国家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官,其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忠诚、公正、清廉、文明"中即有清廉的要求,可见廉洁从检也是作为一名检察官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检察官要常怀“三心”、常把“三度”、常却“三情”,为履行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职责而恪尽职守,不辱使命。首先,要怀为民之心、公正之心、事业之心。为民之心。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这一本质体现在检察工作中那就是执法为民。检察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于的,因此,执法为民是检察职责的本质要求。“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  相似文献   

13.
1996年的夏天,我成为一名检察官,当我第一次坐在公诉席上慷慨陈词的时候,我便知道,那一方小小的天地将是我今生无悔的选择,是我永远的眷恋。在庄严国徽的注视下,我立下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誓言。  相似文献   

14.
《法治纵横》2013,(13):F0002-F0002,F0003
在南疆重镇喀什这片具有悠久历史的沃土上,活跃着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清廉为民、执法公正的喀什市人民检察官队伍。在保稳定,促和谐的基础上,院党组充分发挥“龙头”作用,把廉洁务实、执法为民作为追求的目标,把全面提高干警的综合素质、提升全院执法水平和能力作为队伍建设的核心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引言 山西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王建明同志在2012年2月1日全省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要全面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和省委政法委的具体安排,抓好学习动员、对照检查、整改落实三个环节,扎实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以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司法行政队伍的思想政治、业务能力、纪律作风、先进文化建设。”人民日报2月20日刊登了许耀元撰写的《领导干部要做对党忠诚的模范和表率》一文,他在文中指出:“忠诚是官德之灵魂,也是为官之首要。”  相似文献   

16.
清朝戴远山曾送给为官的朋友一副对联:“诗堪入画方为妙,官到能贫才是清”。此公不单深得作诗之三昧,亦熟谙为官之道。诗之妙者必能入画,诗画兼美,亦诗亦画,情意俱佳,互为表里。郑板桥画墨竹,实际是寄托了诗人对坚贞、正直、顽强不屈品格的赞美之情,再题上“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七绝,把“竹声”和“民疾”相连,更使诗借画意深,画以诗增色。诗画相依固然不易,然而在政由贿成、官以钱得的中国封建社会,当清官则更难。元好问有诗云:“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要想有清望,操…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检察官的妻子,非常高兴能有机会站上这演讲台上与大家作另一种形式的心灵沟通,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愿是一杯廉洁的水”。  相似文献   

18.
奸臣佞相,固然也能翻云覆雨,只手遮天,玩弄朝纲于股掌之间,但终却整日俯跪于忠义之士脚下,遭世人千年唾骂;机诈宵小,虽然也能身列九品,锦衣绣冠,横行霸道,逍遥于法外,但终究成不了大器,在其死后,连祖坟都要被人挖去。为官之道在于“清正廉洁”。为官者一定要心怀一个信念,那就是“留得青史在人间”! 本栏目由此篇开始接上期“求官之道”进入“为官之道”。  相似文献   

19.
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作为检察干警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四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忠诚”是检察人员的政治本色,“为民”是检察人员的宗旨理念.“公正”是检察人员的价值追求,“廉洁”是检察人员的基本操守。  相似文献   

20.
检察官的法律地位,历来是检察制度中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在检察官制诞生之初,即因此而引发法律界的广泛讨论,且绵延至今仍未有定论。检察官的法律地位,涉及三个相关问题:第一,检察官的法律身份究竞是司法官,还是行政官?第二,检察官与警察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将兵”关系,还是“伙伴”关系,此即检、警关系问题;第三,检察官与法官之间的关系即检、审关系问题。对此,海峡两岸检察官制度皆存在一定的模糊之处,由此延及检警关系、检法关系均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某种程度上延续了大陆法系传统的两岸检察官在基本法律定位方面也存在共通之处,这就是作为法治国的“法律守护人”,发挥着“法律监督”即“国家权力双重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