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城市河流哺育了灿烂的城市文明,对城市河流的治理不仅要实现其水利功能,发掘其经济功能,在新的形势下,更要把建设景观河、生态河作为河流治理的目标,开发文化娱乐功能。让河流文化得以延续,河流生态得以恢复和保持,是一些城市河流治理的成功经验。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发挥,并实现了"人文、生态、宜居"的目标。永定河通过治理以后,在北京将形成170公里长的绿色锦带,不但会改善生态环境,大力提高永定河两岸的土地利用价值,还可以发展水岸经济,带动沿河地区绿色休闲娱乐业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新的永定河流域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由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不顾一切的开发行为,韩国首尔城市周边的山水、历史遗址等景观遭到破坏。由于1972年的《房屋建设促进法案》、1976年的《城市开发法案》、1978年的《城市再开发基本规划》等,首尔地区大量公寓建筑群拔地而起,政府对诸如建筑选址、建筑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等限制的松绑,使得山地、河流周边逐渐聚集了大量的房屋,昔日自然景观渐渐远去。因为缺乏对城市及郊区历史文化特征保护的考量,很多文化遗产和城市建筑也在大规  相似文献   

3.
2011年,江苏省江阴市新桥镇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镇复检和江苏省文明城市复查工作。10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选的"国际花园城市"活动中,作为中国唯一参选的A类城市(2万人以下),新桥镇成功当选。  相似文献   

4.
杨群 《当代建设》2003,(2):14-15
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区域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潜力。其目标是建立起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生态平衡、景观适宜的环境,促进城市结构的有机耦合,完善城市的新陈代谢,增强城市功能,实现城市经济腾飞与环境保育、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一言以蔽之,生态城市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二要实现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一、深圳发展生态城市具备的优势深圳自建特区以来,始终坚持把实现人与环…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城市竞争力、城市辐射力与城市吸引力均有大幅提升。但是,在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在城市治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城市生态、创新型城市建设、国际大都市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系列尚需完善之处。本文从12个方面指出了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6.
王太明 《桂海论丛》2021,37(2):90-96
绿色发展是内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的发展于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必由之路。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走绿色发展之路,有利于打造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动态平衡的复合型生态经济,促进城市转型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市文明发展;塑造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型生态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教育引导机制、管理协调机制和政策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其面临着认知困境、管理困境和发展困境,抑制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效能。资源型城市生态治理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应当完善绿色教育体系,提升公众生态治理参与能力;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健全生态治理组织管理体系;优化政策支持机制,培育绿色发展动能。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文化传播呈现多元化特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保持一个城市公共空间的自有文化,在城市治理体系中充分发挥文化治理的作用,将文化的思维贯穿于公共空间治理政策的方方面面,用文化促进城市发展转型中经济、生态、科学技术、人文历史等多方面资源的整合,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治理中形成“区域—城市—城区—社区”四个层面之间的整体与局部的协调,最终通过治理的顶层设计,对城市自身文化的挖掘、引导、运用和创新,促进城市完善自身核心定位,从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形象,优化城市居住环境,提升市民归属感和幸福感,是文化引领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天津政协公报》2013,(5):20-21
<正>在建设"美丽天津"过程中,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是极其重要的方面。低碳生态城市是指城市在围绕能源消耗、经济模式、环境改善等方面,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系统。我们认为,我市今后应通过优化调整能源产业结构、发展低碳城市交通和推广节能措施三个方面加以突破,打造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走出一条适合天津发展特点的低碳生态城市之路。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明安 《前沿》2010,(5):125-128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而科学发展观包含着生态文化的深刻内涵。而当前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面对这一严峻的全球问题,不仅需要人们在实践上重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而且更需要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形成一种文化支撑,即加强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为此需要从政府决策者宏观层次、企业生产者中观层次以及市民微观层次三方面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此外还应发挥学校教育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北京城市发展中出现了种种"城市病"问题,其中既有城市产业发展规划的问题、城市空间布局规划问题,也有城市建设问题和城市运行与公共服务保障问题。归根结底,是城市发展模式的问题。本文认为,要想提高城市治理能力,需要以生态城市为目  相似文献   

11.
王保畲 《学习与实践》2006,(12):150-156
生态城市应是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迭加,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自然生态靠一条“生物链”维系,人文生态靠一条“文脉”传承发展。人文生态的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和以文为魂。城市人文生态的丰富多彩和延绵传承,构成一个城市的个性魅力和“城市记忆”。构建城市良好人文生态环境,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展示城市文化内涵和个性魅力,增强城市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优化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构建城市良好人文生态环境,应以彰显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构建重点人文景观保护区域、凝炼城市人文精神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为着力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12.
正城市治理体系包含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城市治理理念应当符合现代化潮流,如公共治理和善治理念;治理组织架构应当科学有效,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治理成本应当相对较低,但效能比较高。城市治理能力是城市政府统筹各个领域的治理主体,使之相互协调、共同作用的水平与质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与建设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如松 《前进论坛》2010,(10):53-54
城市生态与生态文明城市"生态"包括城市生物和环境演化的自然生态、城市生产和消费代谢的经济生态、城市社会和文化行为的人类生态,以及城市结构与功能调控的系统生态四层耦合关系,是城市绿韵(蓝天、绿野、沃土、碧水)与红脉(产业、交通、城镇、  相似文献   

14.
杨成光 《人民论坛》2013,(8):235-237
城市发展的目标是为居民创造舒适的生活条件、优美宜人的活动与生存空间。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基于可持续发展,包括城市人口、城市经济、资源利用及城市环境等方面和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拟生态城市建设作简单的概述,并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赵云峰 《前沿》2014,(3):135-136
随着新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基本树立了未来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城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品牌的建设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面对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对城市品牌赋予新的内涵,力图通过从城市文化、城市建设、城市生态角度寻找城市品牌发展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旭芳  王明安 《传承》2014,(8):84-85
工业文明必将被生态文明所取代,生态文明呼唤生态城市。生态文化引领城市永续发展,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动力。城市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其基本框架是"一条主线、二大内容、三个主体、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经济学与网络治理的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更多的城市在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而生态城市就是现在和未来建设的重点方向。本文基于生态经济学与网络治理的理论视角,认为生态城市的特征应是控制规模、社会公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网络化治理。以这些特征为基础,构建生态城市的综合指标体系,其不仅包含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指数,而且还包括体制效益指数。最后,提出构建生态城市的路径,即强调城市规模控制在生态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之内,通过收入再分配和加大社会福利的投资增加社会公平,鼓励企业发展绿色产品和社会公众参与决策来实现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黄春华  马爱花 《前沿》2009,(8):128-130
城市生态美学是针对当前经济与文化发展状况而提出的,以追求人、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生态审美观,它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以真为基础,要以善为灵魂,要以美为主旨。  相似文献   

19.
沈志军 《传承》2008,(16):102-103
符号互动理论认为人是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发生人际关系并对社会造成影响的。本文从符号互动理论出发,分析了符号的缺乏如何导致城市生态安全文化传播的停滞,论述了符号互动理论对于城市生态安全文化建设的促进意义,并对城市生态安全符号传播的方向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日前.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相关人员前往俄罗斯莫斯科市、日本札幌市.新溻市等地考察冬季雪天除雪作业工作。与莫斯科市居住公共事业局、日本札幌市和新溻市市政府、土木部等政府部门就冬季雪天扫雪铲冰保障工作交流了工作经验、现场参观了扫雪铲冰设施、设备。考察之时适逢各城市普降中到大雪.整个行程亲历各城市除雪作业全过程。与先进城市相比.北京市扫雪铲冰工作在社会动员、专业基础设施建设和除雪作业工艺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