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涉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院地法的实践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法院在审理涉外合同案件时,应尽可能避免某些偶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选 择那些最适合于案件公正审理的法律,对适用法院地法加以必要的、审慎的克制,对如何有效地查明 外国法进行立法完善。本文分析了适用法院地法的常见情况、成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传统上,涉外侵权案件主要适用侵权行为地法、法院地法或者重叠适用侵权行为地法与法院地法。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私法理论的发展和众多特殊侵权案件的出现,涉外侵权的法律适用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我国《民法典草案》第九编中关于侵权的规定,在坚持传统规范合理成分的基础上,顺应新的发展趋势,对涉外侵权的法律适用作出了较为全面合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作为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已为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所接受。我国立法中也采用了这一原则,但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立法实践及国际公约相比,条文简略,缺乏可操作性。鉴于此,我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07年7月23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民事或商事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07〕14号)。该司法解释的出台为我国法院审理涉外民商事合同案件如何正确确定准据法提供了更具有操作性的法律依据,从而对我国涉外民商事审判实践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笔者认为,该司法解释还有进一步完善之必要。  相似文献   

4.
“直接适用的法”与合同准据法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适用的法”是指无须援引法院地冲突规则而必须直接适用于某种涉外民商事关系的强制性法律规范。它在涉外合同准据法的确定中的地位有不同观点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并分析了“直接适用的法”与具体的涉外合同法律适用原则的关系 ,认为“直接适用的法”在适用于涉外合同关系时只应作为对一般冲突规范的限制 ,而不是确定合同准据法的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际私法在实施中遭遇了诸多困境,主要有案件涉外因素调查的疏漏影响了法律适用,法律适用的过度本国化销蚀了国际私法的基本功能,裁判文书的质量低下动摇了司法权威。其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私法理论抽象,传统上专务理论而疏于实践,在我国普及程度不够,而我国亦缺乏司法传统。而且,我国现在的法官遴选机制及司法行政化倾向造成了法官的专业化水平不足,不能胜任涉外民商事审判工作。在现阶段,可以通过提高国际私法教学水平,定岗招录涉外法官,改进集中管辖制度,实行专人审理制度,并辅以优秀涉外民商事裁判文书发布制度和设立外国法查询机构等措施,逐步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28日通过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于2011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在该法颁布实施之前,我国涉外婚姻家庭案件适用的法律主要是我国《民法通则》第八章: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该法实施之后,我国涉外婚姻家庭案件将以该法为基本的依据。因此,该法的实施,对我国涉外婚姻家庭案件的处理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际条约作为国际私法一个重要的法律渊源,能否在一国国内法院涉外民商事审判中适用,在国际法理论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基于当前世界各国在这一方面的一些理论和实践情况,分析一国国内法院在涉外民商事审判中适用国际条约的条件和意义,这为我国在“入世”后如何适用世贸组织规则提供了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8.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一个独立法域。在一个主权国家里,各法域之间应相互认可和适用彼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已是事实上的多法域国家。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军事上的对峙,大陆与台湾都回避法律认可问题。1992年,两岸关系趋于缓和,台湾于同年7月31日颁布"台湾人民与大陆人民关系条例,"认可大陆法律在台湾的效力,在涉外民事关系中适用大陆法。对此,大陆没有作出积极回应,在立法上,回避台湾法律的适用,在司法实践中,排除台湾法律的适用。近年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迅猛发展、人员往来急剧增加,台湾民商事法律在大陆得到认可和适用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最高人民法院与时俱进,2010年12月27日公告《关于审理涉台民商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大陆认可台湾民商事法律在大陆的效力,在涉外民事关系中适用台湾法律。海峡两岸相互认可民商事法律制度,彼此适用对方法域法律,有助于法律交流和司法互助,有利于为两岸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我国法院在审理涉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时应依次遵守的三大原则(直接适用法的原则、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概括分析了各国的立法状况及我国的有关立法实践,探讨了运用各原则应受的必要限制,并就完善有关立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为了充分保证法律适用结果的确定性和合理性,应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适用结果的确定性和合理性,应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适宜和各原则的基本要求,主张在立法尚未完备的情况下,司法实践中法官可运用法理及借鉴法制发达国家的立法及司法经验对案件作出裁量.  相似文献   

10.
涉外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竞合是国际民商事实践中的一个实务问题。关于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的竞合,虽然我国法律已有规定,但是对于具有涉外因素的这类案件,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结合我国正在讨论制定的《涉外民商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草案)》的内容,以及我国相关的司法实践,本文着重探讨了有关这类案件的识别、管辖权冲突、法律适用等问题,并对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将最密切联系原则上升到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总的补充原则,但该法及司法解释并未就"虽有规定但不完善的情况"以及对于非合同民事关系如何确定"最密切联系地"作出规定,后续的司法解释可以从连结点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规定完善。该法及司法解释也未对"侵权行为地"作出明确定义,这就给界定"侵权行为地"带来了困难。该法在相关属人法的具体适用方面还存在连接点欠缺的情况,需要通过增加连结点的方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2.
《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50条,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做出了明文规定,然而却存在诸多疑议.该条应修改为:知识产权的侵权责任,适用权利来源地法律;当事人也可以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协议选择与该侵权行为有联系的其他国法律.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个国家法律的发展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商法都应该选定一个逻辑起点,以商人、商行为或者企业为逻辑起点.基于我国商法的发展历史,基于商法本土化理论,通过对德国商法和法国商法所设定的逻辑起点的探讨,在假设《商事通则》制定可能的前提下,我国应选择以“商人”为逻辑起点,以此来构建我国的...  相似文献   

14.
Traditional theory often emphasizes the abstract national sovereignty not private rights. The value and rules of the method to choose applicable law need to be constructed. In the theory based on the protection of people and the private rights, The method to choose applicable law should be on the premise of respecting national sovereignty, which shoul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private rights, respect the principal position of people,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body of the people,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value of people, be placed in the equal statu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aw, emphasize the foreign-related civil and commercial disputes solved properly and protect the civil right from damage.  相似文献   

15.
国际社会有关船舶优先权的法律适用规则主要有适用法院地法、适用船旗国法、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等几种立法司法实践。本文对这几种立法与司法实践进行了理论评析,建议中国《海商法》做出相应的修改。  相似文献   

16.
商业行规是实现商业行业治理的基础,是商事法治完善的重要构成,绝对否定商业行规法律约束力的理论与实践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法治建设。文章将商业行规划分为正式商业行规与非正式商业行规两个基本类型,前者等同于商事惯例且具有法律约束力,可作为补充性法源予以适用,而后者不同于商事惯例,亦不具法律约束力。通过商法理论解释和案例统计分析,文章对正式商业行规与非正式商业行规的分类意义,以及正式商业行规与非正式商业行规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以及相应对策进行了阐述和论证,在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和民法典分编制定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商事案件的涉外性直接关涉到案件在诉讼程序中的“法律待遇”,目前对该问题的判断主要存在着“法律关系构成要件涉外说”和“联系说”两大标准,前者的优点在于具体易操作,后者的长处在于全面而无遗漏。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于民商事案件涉外性的判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未来的模式选择上宜仍以法律关系构成要件涉外说为基础,辅以必要的兜底条款以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8.
自19世纪以来,大陆法系各国纷纷制定颁布了自己的民法典,掀起了制定民法典的浪潮。然而,在论及制定颁布民法典的原因时,多数学者往往忽视法律的统一这一因素对其的影响。实际上,从大陆法系各主要国家制定颁布民法典的最直接、最现实的目的来看,都是基于对已有分散的法律进行统一的需要。基于同样的原因,英美法系的国家也制定颁布了民事单行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