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从周围不良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个不同层面全面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原因,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观因素进行了深刻剖析,最后从加强道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家庭和学校教育以及净化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从而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这一问题做为一个社会化的问题,要求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综合治理工程,对青少年进行广泛的权益保护、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令人担忧.本文从社会转型期的角度审视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和心理因素,提出必须从社会入手,破除社会、学校和家庭在青少年教育问题上的"三角债",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青少年教育问题,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的亚文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宏伟 《青年探索》2005,12(2):61-64
亚文化是一种对抗社会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亚文化的极大倾向性。亚文化通过社会整体文化环境的熏染,诱导了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和越轨行为的发生。分析青少年犯罪的亚文化的表现特征和深层次原因及影响将有助于科学有效地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屈琦 《青年探索》2009,(6):26-29
闲散青少年是违法犯罪的高发群体,是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的重点对象。动用文化的系统功能,通过弘扬权利文化、消弥歧视文化、祛除犯罪亚文化,以主导价值观为核心进行文化整合等“文化善治”的方法,对预防和矫治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文章从青少年的认识水平、自我意识发展、情义需求、欲望、生理需要等方面,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并从青少年的个性结构特征、环境影响、网络影响、学校教育、家庭因素以及个体主观方面等讨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原因,最后就如何从社会、网络、学校、家庭、心理学等方面构建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预防体系,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不良行为青少年是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家庭教育失误,学校教育“失真”,大众传媒失当,同龄群体不良亚文化,社会化主体冲突是不良行为青少年现象产生的根源.在创新社会管理的视野下,围绕青少年“失范——规范”,运用教育、舆论、行政、法律等手段,多层次、多渠道综合治理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的教育力量,建构新的社会规范管理体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显现,其中之一便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率明显上升。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犯罪学领域的一个重点,如何有效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本文是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进行治理的一次探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应根据青少年的自身特点,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构筑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以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9.
近20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已经成为席卷全球具有共同性的问题。我国由于无固定职业的社会游动群体的出现,使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势头;青少年毒品犯罪以及网络犯罪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并出现了违法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集团化、专业化等特点。如何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原因进行分析,在社会预防方面制订科学有效的办法和对策,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青少年犯罪与亚文化关系的剖析,阐述了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作用,指出亚文化是青少年犯罪的诱因和温床,是青少年犯罪的传感器,亚文化决定着当今中国社会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并由此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违法犯罪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其又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本文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入手,着重阐述家庭、学校、社区和司法机关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如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耿锐 《青年论坛》2003,(5):24-25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其犯罪性质恶劣 ,后果严重 ,给社会、家庭、个人造成极大危害 ,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焦点。本文通过对我市近三年间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的调查 ,从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等方面作一探析 ,从中发现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 ,并就如何更好地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提出对策 ,以期对违法青少年的转化及遏制青少年犯罪起到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封建文化以及黄色、暴力、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西方文化糟粕是青少年正常人格形成的重大障碍,而人格缺陷又导致他们偏离社会规范,甚至违法犯罪。根据青少年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层次的文化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对违法犯罪的抵抗能力;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沈阳市和平地区14-16岁青少年犯罪情况的调研,概括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特征,分析了他们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本文作者号召全社会重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81年,高树桥等同志对沈阳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基因问题作过一次总体样本为1,000人的抽样调查,发现结交不良朋友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中介变数。青少年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这一时期他们与社会和人的接触日益增多,特别是与同龄人交往增加了。调查表明,违  相似文献   

16.
王斌  王萍 《中国青年研究》2012,(3):49-52,78
本文关注青年的新媒体使用行为,分析了他们在社交网站的意见表达现象,认为以社交网站为代表的新媒体具有参与性的文化特征,与青少年的亚文化契合;在社交网站个案中体现出的青年意见多元混杂,反映了其生活中的真实看法;社交网站使用也带来了思维方式碎片化和青少年隐私保护等问题,应引起社会重视。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一个带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是社会矛盾和各种消极因素在部分青少年中的综合反映。近几年来,在我国由于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趋严重。具体表现为:暴力犯罪增多,团伙犯罪突出,犯罪年龄低化,犯罪手段凶残,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人数上升等。青少年违法犯罪这些发展趋向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共  相似文献   

18.
张波 《青年论坛》2001,(1):24-25
问题青少年的出现在各地都是较严重的社会问题,诱发问题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因素,而其中因教育不当、引导不当在这些人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问题青少年的社区教育工作如何至关重大.本文从社区教育的角度出发,为预防问题青少年偏差行为产生和发展,提出如何进行教育的几点看法,以供同仁们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9.
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13年前党中央就提请全党重视解决这个问题.自那时以来,我国政府、社会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管理、教育、改造等多种手段,采取家庭、学校和社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10多年来,我们虽然在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但是青少年犯罪增长的趋势一直在起伏中发展.粉碎"四人帮"后,青少年犯罪急剧增长的势头虽然一度得到遏制,1982年至1984年青少年犯罪率甚至连续3年下降,但以后几年,青少年犯罪率却有所回升.特别是近二、三年来,青少年犯罪数量增加较多.青少年犯罪的形态也正由传统的犯罪向现代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当前全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状况,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深入推进"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组成的"流动青少年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研究"课题组,于2007年9月至11月期间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成都、郑州、沈阳这8个省市目前在押的25岁以下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了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