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山东省是中国第三人口大省,也是中国第三女性人口大省.山东省女性的人口学特征与全国相比有何异同点,与男性相比处于什么地位,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和人口统计年报资料,对此问题进行扼要分析.一、女性人口自身的发展从女性人口总量,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担任领导职务状况、生育水平等几个方面,并通过山东省与全国的对比;可以概括了解山东省女性人口自身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2.
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 ,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营口市的人口问题还存在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 ,营口市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是 :一、必须从全局战略高度认识人口问题。二、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综合解决人口问题的新体制。三、要在控制人口的同时 ,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四、积极调整和优化营口市的人口结构。五、高度重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就业。农业转移人口作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主体,一直以来是中国人口红利的重要贡献因素。2004年,中国出现刘易斯拐点,即普通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首次减少,标志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根据目前中国劳动力人口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刘易斯转折阶段的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结构问题,认为就业的文化技能结构、产业和行业结构、收入结构、社保结构、区域结构的不合理,影响到农业人口城市转移就业的层次和水平,也影响到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刘易斯转折阶段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结构问题进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从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教育制度、加大人力资本投入等方面提出促进就业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近年来政府和学界普遍关心的议题。以其基本内涵、演进过程和主要模式等本源性和学理性问题为出发点,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差别加以厘定,指出前者覆盖的人群具有多样性,而后者所指单一;提出市民化是客观与主观、个体与群体多面向的合体,具有公民资格、市民权利、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四个维度;市民化需经历脱域、并入和嵌入三个发展历程和伪市民化、半市民化和市民化三种主要模式;因"农村转移人口"表达的意涵更为自洽,建议将"农业转移人口"替换为"农村转移人口"。  相似文献   

5.
研究人口问题,应弄清人口面临的形势,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搞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故本文首先从人口规模大且增长快、人口素质低等五个方面分析了贵州人口面临的严峻形势。又从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贵州加强人口战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出了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战略途径。城镇化本质上是人类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而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使其真正融入城市,事关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生活品质,其影响力和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角度,探究城镇化与人口发展的相互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人口流动问题主要是农民向城市流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民流动呈现三次浪潮。目前表现出来的第四次浪潮,特点是伴随产业转移使流动人口就近非农转移。在前三个阶段,流动人口的流动只带来了收入的增加,但没有完成城市市民化。考虑到市民化是未来城镇化的大趋势,今后流动人口政策的制定要注重农村政策、产业转移、金融危机对人口流动的影响、人口的年龄供给与人口流动、教育分流与劳动力的供给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2021年2月,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第五次发布了每两年一版的有关全球人口贩运的报告。报告利用来自148个国家的数据,探讨了与当前危机密切相关的诸多问题,如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贩运的影响、贩运儿童和强迫劳动背后的驱动因子以及贩运者对互联网的利用等。报告指出强迫劳动呈上升态势、各国刑事司法对人口贩运犯罪化的反应并不相同等将是全球人口贩运面临的长期态势。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了诸如成立专门的跨部门打击人口贩运的国家机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总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三个指标均因对劳动年龄人口与非劳动年龄人口内含界定不符合我国国情及现行法律规定,从而导致其计算出来的比值大大小于我国现实生活中总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三个指标的实际比值,严重脱离实际,几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有关部门应严肃对待并基于现行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予以更正,使相应指标具备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新时期暂住人口中存在的超计划生育现象严重、偷税漏税突出、违法乱纪现象居高不下、漏管现象严重等问题。暂住人口管理中应采取以下措施:一要抓静态管理推进基础建设;二要抓动态管理推进网络建设;三要抓配套管理加强防范;四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推进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1.
对犯罪行为进行文化分析,是对犯罪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所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其文化背景发生了与以往较大的变化.农村人口大规模涌入城市,一方面为社会创造了财富,缩小了城乡差距.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不稳定因素,造成流动人口犯罪呈现高发态势.一定意义上说,流动人口犯罪是城市化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农村流出人口在给流入地城市社会治安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会对流出地农村社会治安产生重要影响:农村人口外流,导致流出地社区防范能力减弱;农民流出流回,加剧了城市治安对农村治安的辐射作用;农民流动,使流出地农村成为流动人口犯罪的关联地;外出农民季节性回流,给流出地社会治安管理增加了压力;农村人口流动,降低了对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3.
流动人口问题将是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问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住房问题是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遇到的最基本,也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掌握流动人口居住现状和居住意愿情况,是积极探索解决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切实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对杭州市内4区374份外来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对杭州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流动人口的住房特点、居住环境交通状况和居住等生活开支以及居住意愿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改进流动人口居住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犯罪数量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当前流动人口犯罪呈现出犯罪主体低龄化与团伙化、犯罪类型多为财产型犯罪、犯罪活动流窜性、犯罪形式暴力性的特点。流动人口犯罪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诸多因素阻碍了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要从根本上治理流动人口犯罪,必须通过调整社会治理措施,使流动人口能够真正融合到城市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流动人口犯罪现象也已不容小觑。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主要有政策和制度导致的社会地位的差别、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弱势人群的诉求难以表达、资源分配不合理以及劳资纠纷引发的矛盾等等。通过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对农村服务业的加强来减少城市流动人口,同时加强具有我国特色的农村保障体系,改变既往的人口管理制度来减缓矛盾,改善流动人口诉求表达渠道等对策,会使流动人口犯罪现象得到一定遏制。  相似文献   

16.
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流动的动因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主客观因素外,还有自身的特殊动因: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水准的相对落后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流动提供了充足的流动资源储备;政策反哺和区域产业转移对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效应的逐步显现,成为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农村流动女性的自身素质、传统观念的影响、城乡差别的存在、社会就业渠道的狭窄等,共同制约、影响着中西部地区农村女性人口的流动.其突出问题表现为结构性问题、政策性问题、制度性问题、观念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因此,我们要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的稳定是治国安邦的重要保证。治理农村地区的治安问题,必须从建立农村地区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与人口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入手,从多方面确定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8.
建国后十七年我国人口政策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的十七年时间里,党和政府已初步认识了人口问题的紧迫性,并把控制人口数量的节育政策上升到国家计划和政策的高度.但由于种种原因,此期的节育人口政策未能有效地贯彻下去,因而人口数量的控制没有取得非常明显的成效.但此期的人口政策,构成了当代中国人口政策一部分,是现行人口政策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日本、韩国的老龄化有很相似的规律性。1950年以来三国老龄化指数上升幅度之大世界少见,其中老年人口高龄化尤为严重。三国人口老龄化主要因为生育率下降,同时伴随死亡率的下降尤其是高年龄人口死亡率的下降。人口严重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口负担急骤增加,退休人员数量逐年上升,养老问题日益突出,最终将影响亚洲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比较研究表明,中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应将生育控制和老年安全放在"少子(女)高龄化"的框架里思考人口发展出路,必须尽早确定"适度的低生育率"并在政策和制度上及早安排实现适度低生育率的路径选择,继续完善人口和生育政策并重在行动,推进促进老年发展和保障的公共政策建设。  相似文献   

20.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已旷日持久,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风险发展阶段和风险社会。现行计划生育国策与男女平等国策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允许一女户间隔几年可以生育第二孩,这是建筑在性别偏好甚至歧视基础上的政策定位,这促使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生性别失衡问题愈演愈烈。不论性别,允许生育第二孩,政府就既真正站到了男女平等、性别公正的立场上,也使人口增长保持在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