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方晓  杨久英 《理论前沿》2004,(20):29-31
本文认为,必要和有限的“国有经济”不存在出资人到位不到位的问题,“国有企业出资人到位”这一命题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 ,从根本上搞好国有企业 ,仍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下面 ,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一、还国有企业及其出资人以“企业”和“出资人”性质 ,实现国有资产的市场化运行长期以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国有企业作为计划经济的细胞和政府行政机关的附属物 ,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其“企业”本性 ,不具备作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企业法人”性质与地位。一是企业目标多重化 ;二是企业缺乏独立经济利益 ,没有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 ;三是企业缺乏独立承担责任的权利和…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宁 《理论前沿》2007,509(20):5-7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将进入到一个以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阶段。这可能也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最后的一个阶段。改革面临的挑战将更多地转向国有资产出资人自身,即国资委能不能适应改革新阶段的要求,严格按照自身的职能定位和企业发展的规律履行好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能。  相似文献   

4.
论新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资产运营与监管体系等多层面整体推进。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从资产的增量和存量两方面同时推进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继续解决好出资人到位、加快企业股权多元化和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 ;国有资产监管要注意防止出资人不到位和出资人越位两种倾向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人事档案是记录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能勤绩的综合情况,经组织认可保存的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人才选拔、任用和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完善。一、我国国有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现状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发端于延安时期。当时,党和军队为了选拔干部需要,建立了以反映干部个人经历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改革至今仍未取得预期成效,主要原因不在于出资人缺位,而在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滞后。下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应当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下决心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改变对国有企业董事长和董事等主要领导人实行任命制的做法,采取聘任制的办法,实行彻底的委托代理制。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集决策、经营、管理大权于一身,在企业经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出资人不到位,加上企业经营者素质低,约束制约少,在一定程度上讲,国家实际上对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严重失控,致使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致使国有企业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相似文献   

8.
一、国家授权投资机构产生的必然性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据此,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点和关键是明确国有企业的直接投资主体,即明确国有企业的国家股权由谁行使。彻底改变过去的那种国有资产在理论上出资者明确,实际上出资者含糊的状况,做到产权明晰,以确保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从全民所有制的法律性质来说,国有资产的真正所有者是全体人民,但无数个人组成的“人民”无法直接行使国有资产产权,只能由国家在名义上代表人民行使财产所有权,国家通过立法授权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出资人和投资主体。政府面对成千上万的国有企业,不可能直接委派数以万计的人担任出资人代表或董事,为此在法律上必须为企业创设一个国有资产的拟制主体,即人为创设的不同于政府这一出资人的代表并且行使所有权的投资主体,由此便产生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  相似文献   

9.
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关键。要强调出资人利益是企业利益的核心,构建公司治理结构的行为规范,形成科学的集体决策分级执行体系。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监督主体包括党内监督、出资人监督、法定监督、社会监督等四个方面。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推进国有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从健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整合监督资源、明确权责边界、创新方式方法等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监督的体制机制,构建"大监督"格局,做到依法监督、科学精准监督,提高监督效能。  相似文献   

11.
中央企业进一步战略性重组,事关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涉及各主体的利益调整,需要国家制定和执行相关的政策措施来推动。本文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理顺民间资本参与中央企业重组的途径、妥善安置职工、运用财税政策和有效促进债务重组等方面论述了中央企业重组的支持机制;从颁布实施《反垄断法》、产业安全规制、国有资产交易规则和运用产业政策规范资源重组等方面阐述了中央企业重组的规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经营模式与国际接轨的主要原因,已制约了我国金融改革和经济发展。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是化解不良资产的现实选择,要实行资产证券化,加大法制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改革30年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企改革已经进行了30年,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但是国企改革的任务仍未完成: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有很多工作要做;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仍不尽合理;垄断企业改革任务艰巨;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强;改革遗留问题需要解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只要把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加快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步伐,我们一定能胜利完成国企改革尚未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国有资产出资人与其所投资的企业之间的法律性质直接决定了国有资产运营的方式,也导致了不同的国有资产监督形式和不同的监管内容。采取股权模式的出资方式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并有利于国有资产产权主体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但股权模式下国有资产监管的效率取决于国家股东权的行使质量。从基于出资人的视角来看,我国国有资监管环节的设置对国家股东权的行使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国有出资管理体制下,选任产权代表是国家或国有企业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行使选择管理者权利的具体体现。然而,检视现有国有产权代表选任制度可知,国有产权代表的法律界定模糊、委派范围不明、选任主体混乱、选任标准缺失,导致国有产权代表的实际运作与设立目标出现偏差,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对国有产权代表的内涵与外延作出准确界定,以“有国有资本必有产权代表”原则明确委派范围,确立国家和国企两个选任主体,并在区分定位下重构其选任标准:既按照国家选任与国企选任,也按照公益类国企和商业类国企,来确定国有产权代表的选任标准。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是我国政府为化解金融风险,使国企解困而推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为使债转股预期的目的能充分实现,必须在法律上明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对债转股予以全面的法律规范,并把债转股同国企的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物流金融业务作为一种较新的金融及物流创新服务产品,不仅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且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赢利增长点,为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条件。但是这种新兴的业务也会使商业银行面临质押物的风险、信托责任缺失风险、风险指标失灵风险、信用环境软约束风险和物流企业的管理体制风险。分析这些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规避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8.
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关系是特殊的宏观经济金融制度安排,特殊的信贷制度安排,特殊的中央与地方利益关系反映。加入WTO后,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面临着共同的压力和挑战。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已到了非改革不足以生存的重要关口。而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的改革的关键是必须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经营性国有资产所采取的两级制和三级制的授权经营模式,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有较大问题。为此,我们应重塑现行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明确区分国有资产出资人的管理职责与出资人的经营职责,将政府定位为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特设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专事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投资运营,重新界定国资监管机构的法律定位,使其真正成为国有资产经营的监管机构,将国资监管机构与经营公司的关系明确为监管与被监管关系。同时,按市场化原则运作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并将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法律关系的内涵界定为行政授权关系,以此理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大批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集团互相竞争,参与其中。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是企业集团经营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出发,企业集团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主要包括建立合理的董事会制度、进行预算控制、财务制度控制、派遣财务总监、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