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国有企业产权流动的障妇产权改革是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制度创新的攻坚阶段的难点之一,比以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而迫切。产权重组与企业并购正成为中国当前盘活存量资产、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措施。但迄今为止,产权交易市场的规模和范围还比较有限,特别是国有企业产权交易发展缓慢。1996年上半年,上海产权交易所国有产权出让仅成交6家,交易额4.3亿元,只占其上半年成交总额的5%,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极不相称。国有产权交易发展缓慢,原因何在呢?首先,没有明确的产权主体限制了国有产权流动。产权交易要…  相似文献   

2.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有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据1998年统计,国有大中型主业产数仅占全国独立核算国有有工业企业总产数的23.8%,但其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国有工业企业的85.3%.84.3%、85.1%和144.5%。二、经过多年实践,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己经从搞好每一个国有企业.转向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实行抓大放小,要有所为,必须有所不为。由于多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抓好每一户国有企业是不可能的。抓大,就是要抓关键的少数。国家目前重点…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组织经营形式,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法国1993年末国内公营企业2700多家,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占全国投资总额的25%;德国的公共企业目前有3758家,其名义资产约占整个经济的186%,固定资本投资占148%,总产值占111%Z在发展中国家,上述各项比重分别为13%、25%、35%左右。可见,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都是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80-90年代初,各国国有企业普遍进入调整改革期,经济效益低下成为国企的一个通病。我国也不例外,而且由于我国的国有经济占的份额更大…  相似文献   

4.
1994年理论界关于公有制、产权和国有经济改革等问题的讨论述要王子军1994年,经济理论界以宣传贯彻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为中心,研究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围绕公有制、产权、国有企业、国有经济的改革等问...  相似文献   

5.
玉林市福绵管理区年产服装1.2亿件(套),2003年眼装总产值12.75亿元,占福绵区工业总产值的76%,销售收入14.5亿元,工业增加值2.55亿元,创利润5752万元。至2003年底,福绵管理区有服装企业53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6家,占全部企业的3%;年销售额500~1000万元的企业136家,占26%;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企业378家,占71%。从所有制性质来看,全部为个体私营企业。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出口东南亚、非洲及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6.
(一)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问题关于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理论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国有经济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国有经济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是很危险的。下面不妨引用持这种主张者两段有代表性的话。"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还必须使国有企业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如果国有企业的资产和产值比重太小,甚至降低到30%、20%以下,那么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就失去了基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只能流于空谈。"(纪思《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产权模式及其选择与转换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胡怡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搞好国有企业,而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是理顺企业产权关系,这已逐渐为人们所共识。然而,国有企业的改革应选择何种企业产权模式,企业产权模式如何设计,企业产权模式如何转换等深层问题还...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28年。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却面临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山西是老工业基地,结构偏重、产业单一、国有企业所占的比重大、历史遗留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相对于其它省份,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重组的困难更大、任务更重。山西的省情决定了山西省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须在国家的大政方针指引下,探索自己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的国家控股公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半个世纪,意大利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其从一个被称之为“欧洲病夫”的国家变成了世界七大工业国之一,经济实力同英国不相上下,并接近了法国。这些“经济奇迹”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国家卓有成效地发展了那些在国民经济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国有企业,并不懈地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行了有效的改革。一、宜*利的回有经济意大利的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80年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就业人数占全国的26.8%,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约1/2。国有企业掌挂着全国所有的铁路运输于线,几乎垄断了全国的电力生产和分配,控制着国家广…  相似文献   

10.
根据法国国家统计局资料,截止19引年,法国共拥有国有企业2268家,其中108家由国家直接控制,其余为分支机构。全部国有企业雇佣员1134万人,占法国所有企业就业总人数的72%,总出口额的25%。国有企业在能源、交通、通讯、金融、保险和制成品工业等行业中地位尤其重要。在能源方面,其员工人数占该行业就业的7.9%、产值的68啪、投资的89%;交通和通讯方面,占该行业就业的30筋、产值的26%Z制成品工业方面,占该行业就业的匕.7%、营业额的周.8%。法国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特点卜一)股份制——国家控制国有企业的基本形式。在法国…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产权组织制度创新是搞活国有企业必须解答好的课题。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包括产权所有制度的创新和产权组织制度的创新。前主要是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后则涉及企业运行机制的根本转变,其任务是对经过产权所有制创新以后,那些继续由国家独资、控股和参股的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组,  相似文献   

12.
一、国有经济地区布局的主要问题1.中西部地区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过高,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从目前的国有企业地区布局来看,尽管中西部地区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相对较高,但由于国有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产出率下降,亏损额大,亏损面宽,活力不足,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明显不足。同时,中西部地区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1996年,中西部地区股份制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7.3%,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总产值仅占全国的8.25%,仅相当于广东省的1/4,中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13.
《党建研究》2006,(3):50-51
随着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投资主体国有企业(特指国有资本占大股的企业)逐步增多。由于多元投资主体国有企业存在特殊性,其党建工作出现新的特点,面临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新对策,努力开创多元投资主体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国资委:国企改革突出3项重点工作 1.规范国有企业改革规则,完善相关政策。同时明确责任主体,主要是各级国资委责任到位。地方国资委到位后如发现国有企业改制不规范,或转让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就有了责任追究对象。2.2006年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减轻国有企业负担,减少企业富余人员。3.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即产权多元化改革,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逐步实现整体上市。国有大企业改革的一个方向是体制创新,实施多元化;另一个方向是优化结构,更快解决国有经济结构中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5.
钱先发 《政策》2004,(6):18-19
1、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为民营经济高位“嫁接”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有了极大的变化,如工业产值中国有企业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78%下降到目前的50%以下。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点是在生产资源占有结构上作文章,进一步减少国有经济在资源占有上的比重,让私营经济、混合经济及其他非国有经济占有更多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邓小河 《新东方》2000,(1):37-40
国有企业所存在的制度性缺陷集中表现在产权制度上,国有企业属于全体社会成员这种固有的产权特性使之不可能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利益主体、交换主体和竞争主体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依靠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最根本是推行非国有化改革,为此,应当按照“分类改革和抓大放小”的基本思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战线,让大多数国有企业“退出”。在制度创新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可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国资委 《今日浙江》2008,(16):I0002-I0006
一、浙江国有经济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变化,经济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14位跃升到现在的第4位。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在浙江营造和形成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8.
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国有企业进退是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执行党中内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指导方针的必然要求。实施“以退促进”策略,解决好国有企业进退问题,才能推进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调整与完善所有制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才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从而使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高层经济中更发地发挥主导作用,保持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不仅渊源于微观层面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政企关系和经营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天然缺陷 ,而且渊源于宏观层面国有经济战略定位的不甚准确。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必须从宏观方面搞好国有经济的战略定位 ,包括功能定位、目标定位和规模定位 ,并以此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20.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项重大改革,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从总体上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上;体现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上;体现在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上。我们对此必须有统一的明确的认识。在公有制经济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