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眼里有谁     
眼里有谁季玲眼里有谁,并不是个难答的问题。“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闯江湖的人如是说,在他们的眼里,朋友义气高于一切。“视顾客为上帝”,“童叟无欺”,商人们常标榜顾客至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历代官吏总不忘把君王与治民挂...  相似文献   

2.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每当读到范仲淹这些千古不朽的诗文,多少仁人志士、莘莘学子无不慷慨激昂,拍案而起,无不为报国拯民而悲歌前往。你知道吗?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是在山东邹平成长起来的伟人,邹平的泉水和米粥养育  相似文献   

3.
方可成 《传承》2012,(1):74-75
居庙堂之高者和处江湖之远者,都不再患有“社会恐惧症”,都在学会正视社会,并自觉组成参与社会建设的多方力量。从视社会为“原罪”,到告别“社会恐惧症”,无疑是巨大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金钟 《今日浙江》2011,(17):7-7
近日海南省代省长蒋定之的履新发言引起社会关注。蒋定之说:“发展是海南当前最大的政治,要好字当头,能快则快,快中求好;将以‘民苦我忧,民贫我愧’之心,每年干成一批实事。努力使群众生活过得一年比一年宽裕和幸福。”  相似文献   

5.
筱陈 《今日浙江》2008,(1):62-6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关于“生”与“死”,一人降临于这个世界,忧患就伴随思维而存在,幼者有幼者的担忧,老者有老者的忧患,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皆有忧,只是所忧所虑的问题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6.
彭传华 《前沿》2013,(14):9-11
王船山的君权观是王船山政治思想的重组成部分,其君权观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内容:第一,关于君主的产生,船山提出了“保类卫群”的新见解;第二,关于君权的性质,船山强调君权的神圣性和至高无上性,又祛君权之魅,宣扬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体现了船山的贵民、重民思想;第三,关于君权的范围,船山认为理想的君权主是保类卫群,然而现实的君权范围却极其广泛;第四,关于君权的更替,船山一方面强调君权可禅可继可革,另一方面又反对弑君、逐君、篡夺,而革命和篡夺之间的分际在于是否合乎“古今之大义…‘天下之大公”。王船山的君权观是王船山政治思想具有民主性因素和近代性因素的重体现,在王船山政治思想体系中具有重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这些“顶风”者之所以有胆量“作案”,首先固然是缺乏法制意识。为所欲为;其次,则须问一声,“风”是否还太弱,未呈强劲之势。足以让人从容“逆风而行”?  相似文献   

8.
一《论语·卫灵公》中记孔子言曰:“君子谋道不谋食”。此言君子,士人之谓也。“谋道”与“不谋道”遂分别成为当时和以后士人沉重使命的表征和修身养性的禁忌。“谋道不谋食”说,至少包孕了四层含义。一为“士志于道”,士应以建道为己任,谋道是士人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核心,故“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二为“忧道不忧贫”。士人以道的发展为安身立命之基,贫不足忧,而天下失道则堪重忧。故要“笃信善学,守死善道”,不能因谋食果腹之需而置道之有无于不顾,“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贫贱不能移”则是这一思想的归  相似文献   

9.
世人皆知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乐而乐」。予則以為,范公此言之前的一句也着實精警,且与这兩句不可分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憂其民;處江湖之速則憂其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乃「天下为公一、  相似文献   

10.
《荀子·君道》云:“隆礼重法,则国有常。”惟德刑并举,才能有激浊扬清的国之常态。在“法治中国”光耀下,我们将话题导向依法治企。“不点头,不一定没委屈;不说话,不一定没心声;不掉泪,不一定没伤痕。”记者在依法治企调研中,听到有员工这样说企业主的“家规”,“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伪善,但不能违法;可以放胆,但不能放纵”。  相似文献   

11.
析“慎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德民  吕耀怀 《湖湘论坛》2002,15(3):46-46,88
诠释“慎独”一词,一般以《礼记·中庸》中的一段话为依据:“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曰:“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闲居,即独居、独处。所谓慎独,就是指在一个人独居、独处之时,在其行为不为他人所见之处,也要做到谨慎有德。关于“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朱熹曾注云:“隐,暗处也。微,细事也”《四书集注》。朱子之注,或容有疑。“隐”指暗处不谬,但以“细事”释此处之“微”则不甚确当。古书中的“微”字,既可用以指称“细小”,如慎微之“微”,又可包涵“隐匿”之意。据《左传·哀公十六年》:“白…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安》2013,(20):70-70
职场上说到的“人情”,往往含有最基本的两层意思。一种源于亲缘,另一种源于同感。亲缘之人情,主要指人际关系,强调“熟人”,因此有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其看作一种“私情”;同感之人情主要指同事、上下属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体谅,强调人性化处事方法。  相似文献   

13.
明太祖朱元璋“删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意味深长的事件。 作为亚圣,孟子的火气很旺,思想中也颇有一些原始民主主义的原素,他并非无原则地强调臣民对君王的服从,相反还认为,恶法非法,暴君非君,面对恶法和暴君,人民有反抗的权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些都是中国思想史上光彩夺目的名言。  相似文献   

14.
张学忠 《中国人大》2012,(14):25-26
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不仅是个法律问题,同时也有道德因素,要坚持“法;台”与“德治”相结合,因为“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关于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精神是一致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基础,而法律规范又反过来强化和维护道德规范,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德为法之魂,法为德之体”。  相似文献   

15.
吴亚明 《台声》2014,(1):54-55
2013两岸年度汉字评选于12月18日在台北揭晓,“进”字当选年度汉字。得票位列2至10名的汉字分别为“梦”、“福”、“信”、“爱”、“躁”、“控”、“开”、“革”、“忧”。  相似文献   

16.
汉字中的“九”,本是一个尊贵、吉祥的数字:老天称为“九重”,皇帝称为“九五之尊”,器物之华丽称为“九华”,北京的名园北海有“九龙壁”,吉祥图案有“九九消寒图”,等等。但这个“九”字前面若加个“老”字,成为“老九”,就带上了江湖气,甚至是匪气;而若在“老九”前面再加个“臭”字,变成“臭老九”,那么,我们就只会闻到牛棚气,甚至一些血腥气了。中国的知识分子曾与“臭老九”之称,结下过长时间的牵缠难解的“孽缘”。  相似文献   

17.
所谓文化,文是精神,是思想,是智慧:化是引导,是启发,是渗透。故,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在文化建设上。我们要树立“十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8.
金伯中 《公安学刊》2011,(4):26-27,36
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实施“警务广场”战略,关键是要围绕“五个一切”,做到“五个必须”:一切为了人民,必须始终坚持民意导向不动摇,把服务人民作为永恒的价值追求;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必须积极推进警务民主化,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一切依靠人民,必须切实建设警务共同体,打牢公安工作的群众基础;一切都要密切联系群众,必须大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打造群众喜爱、人民满意的优秀警队;一切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必须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全面实施民意评警。  相似文献   

19.
胡迌 《台声》2006,(12):84-86
说起台湾名胜古迹的匾额楹联,不由得想到台南市名著天下的两块匾——天公庙中的“一”字匾和府城隍庙中的“尔来了”匾。涵义是什么呢?有人解读说,“一”字匾是指“千算万算不如天算,再怎么工于心计也无可奈何”,“尔来了”是说“你终于来了,老天爷要给你算帐了”。台南市天公庙是道教庙宇。庙址原是明郑时期祭拜天地之处,又称“天公埕”,清咸丰年间奏准建庙,叫做“天公坛”,主祭玉皇大帝,配祀福德正神与文武判官神。以后增建后殿,塑立三清、三官、南斗、北斗、普化天尊、王灵官、张天师、司命灶君、太阳星君、太阴星君等诸道教神像。光绪年…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度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为675.2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在近200种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出口产品中90%以上的是“贴牌”产品;中国企业如果继续给世界“打工”,会有沦为外国品牌附属特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