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于一九七九年七月一日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一九七九年七月六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叶剑英委员长第五号命令予以公布,并规定自一九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为了帮助全国广大司法干警认真学习好刑法,本刊特辟“刑法讲座”专栏,陆续发表。这个讲座中关于刑法内容的许多解释说明都是探讨性和研究性的,仅供广大司法干警参考。读者有什么意见、问题和要求,请及时来信提出。  相似文献   

2.
刑法关怀与刑法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刑法应体现法律之公平善良的特质 ,刑法关怀是指刑法对自然人、社会组织及社会所给予的刑法关注、刑法抵御和刑法保护 ,刑法解释即有权解释 ,是指有权机关依据一定原则使用法定方法对法律文本所作的阐释 ,是连结刑事立法与刑法适用的纽带和中介 ,是折射和反映刑法关怀的最佳视角。欠缺刑法关怀的刑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说可能是合法的但未必是合理的。从刑法关怀的维度审视我国现有的刑法解释 ,一方面在于把刑法关怀坚持到底 ,另一方面在于反思刑法解释的真正科学的定位 ,由此建立合法合理的刑法解释体系。  相似文献   

3.
刑法理念与刑法解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张明楷 《法学杂志》2004,25(4):11-14
本文通过列举并分析偏离刑法理念进行刑法解释的现象与原因,论述了刑法解释应当以刑法理念为指导。  相似文献   

4.
刑法主观主义与中国刑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刑法主观主义与中国当代刑法理论翻开历史画卷 ,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人类社会自从建立刑事法律制度以来 ,对犯罪者科以刑事责任 ,一般都是通过刑罚的力量来实现的 ,“然而科人以刑责 ,何以能实现正义 ,亦即刑事责任之理论根据如何 ,是乃刑法思想之根本问题 ,每因时代不同而异其见解。”①一般认为 ,在刑事责任之理论根据问题上 ,西方刑法学说史上最经典的对立是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近代学派之间的论战 ,两派争论很大程度上就是主观主义 (又称行为人主义 )与客观主义 (又称行为主义 )的对立。② 客观主义学派和主观主义学派…  相似文献   

5.
6.
伦理刑法传统与刑法民族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律与制定法相融合的刑法典、“德主刑辅”观念下的刑法运行、无讼的刑法价值追求,昭示了中国古代刑法的伦理品格。这种品格一经形成便绵延千年,演成今日伦理刑法之传统。国家权力至上以及对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统一的追求是伦理刑法留给我们的两个最强势的传统。传统的长期延续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刑法民族性问题。刑法的民族性必然包含着对本民族道德的考虑和弘扬,这不是一种落后的态度恰是一种科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8.
正我国现行刑法于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同年10月1日起实施。自施行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先后通过四项决定、八部修正案和九件立法解释,对刑法的120多个条文作了增补和修改,对刑法总则和分则的有关章节、条文作了重要的诠释。一、概述(一)1997年刑法架构1997年刑法共452条,分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部分,其中分则共规定了413个罪名。根据"两高"《关于  相似文献   

9.
现行刑法施行25年来,以11部刑法修正案为代表的刑事立法,体现了中国安全刑法的形成之路。前十部刑法修正案的内容体现了安全刑法的逐渐形成,《刑法修正案(十一)》的颁行则意味着我国安全刑法的正式形成。当安全作为刑法保护的首要价值时,引发了法益论的全面崩溃。面对安全刑法的冲击和挑战,未来中国刑法的走向必须进行理性定位。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要求来看,中国刑法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自由刑法,而非安全刑法。自由刑法才能维护法益论实质内涵及刑法行为主义,也才能维护现代刑法体系;中国刑法应树立以自由为前提的安全观,通过适度的安全刑法逐步回归自由刑法;权利自由是现代社会公民基本人权以及国家刑罚权正当化的根基,从刑法长远发展来看,中国刑法的发展方向是而且只能是自由刑法。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  相似文献   

11.
刑法契约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储槐植 《中外法学》2009,(6):805-809
  相似文献   

12.
13.
14.
论刑事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卫东 《中外法学》2004,(4):411-440
  相似文献   

15.
Cetin  A  rslan 《美中法律评论》2014,(3):263-274
While arbitration is essentially a private law institution, its various aspects have ties to criminal law. Therefore, it is highly important to examine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that criminal law norms may have on the arbitration procedures, or arbitral awards, as well as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affects. In this resp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les of Criminal Procedure, in particular rules regarding inadmissible evidence--in the arbitration proceedings;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 of criminal court judgments on arbitration proceedings; or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of arbitrators, are som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that deserve to be examined. In this study, these issues will be evaluated with respect to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Turkish Law.  相似文献   

16.
褚福民 《中外法学》2007,(2):224-255
<正> 一、引言1996年全国人大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对庭审方式作出了较大变革,完善了辩护、强制措施、被害人等制度。这些改革措施对于推动和促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现代化,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是,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改革的有限性、新法内部存在的矛盾、诸多举措在实践层面无法实现等。随着近些年来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这些问题暴露得越来越多,很多学者和实务界人士认为,只有通过修改刑事诉讼法才能加以解  相似文献   

17.
人格刑法专题研讨会集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曙光 《中外法学》2009,(5):793-799
  相似文献   

18.
略论刑法学研究中的“事”与“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泉 《中外法学》2006,(2):200-208
<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古语最直白地说明了工具的重要性,同时也包含了"事"与"器"的单向逻辑关系——由事择器。然而,对于一门学科("事")的研究和发展而言,研究方法("器")的意义却复杂得多,其中至少还存在着一种相反相成的逻辑——"因器明事"。前者自不必说;后者的意义则在于,方法的突破也许会改变学科的研究内容甚至整个学科的知识体系。基于学科与研究方法的这种"事"与"器"的辨证关系,对于方法的研究一方面有必要阐明学科本身之"事",不应以假想的"事"之前提来研究"器"之选择;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方法对学科的反作用。近来,刑法学研究方法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理论关注,本文即在这两个逻辑路径的指导下,对我国刑事法学的"事"与"器"进行导论式探讨,以期对目前我国刑法学研究在本体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瓶颈与迷失的解决表达些许管见。  相似文献   

19.
20.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刑法目的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折 《中外法学》2007,(4):452-463
<正>刑法适用解释是纸面上的刑法得以适用于个案的必经路径,而刑法适用解释的关键是解释方法的选择及其位阶安排问题。这一问题的棘手之处在于,各种解释方法着眼点的不同往往导致考察者思维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