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加强和完善出口许可证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下简称《外贸法》)和《出口商品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规定。 一、出口许可证的管理机关 第一条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以下简称外经贸部)是全国出口商品许可证的管理机关,负责制定、修改、解释国家出口许可证规章,检查出口许可证管理工作执行情况。 第二条 外经贸部依照《外贸法》,确定、调整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范围和目录以及发证机关的发证商品范围。  相似文献   

2.
一、序言日本于2004年对《行政事件诉讼法》进行了修改。裁量统制是行政诉讼的主要功能之一,日本的裁量统制是否会因为本次修改而发生变化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本次修改的基本情况作简单介绍,然后以裁量统制问题为中心结合有关判例对日本行政诉讼的审理方式进行阐述。二、行政诉讼制度与2004年《行政事件诉讼法》修改1·在旧宪法下,行政诉讼由独立于司法权的行政法院管辖;而在1946年制定的现行《日本国宪法》(以下简称日本《宪法》)下,行政诉讼由属于司法权的司法法院来管辖(日本《宪法》第76条、《裁判所法》第3条)。在现行宪法下,日…  相似文献   

3.
《对外贸易法》修改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外贸易法》修改涉及知识产权的条款2004年4月6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下简称新外贸法),已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199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下简称原  相似文献   

4.
外贸法修改之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贸法的修改应首先明确外贸法的地位与性质、外贸法修改的指导思想、外贸法修改的目的、外贸法的范围、外贸法与海关法的关系的确定;此外,对于外贸法与其实施条例、对外贸易管理机构、针对不同类型国家的贸易安排、服务贸易的新问题以及四地关税制度一体化等问题也应做出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左海聪 《法学》2012,(5):106-113
1980年至2010年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制定新的国会立法而实现的;第二阶段是通过威胁制定针对人民币汇率的贸易法案而实现的;第三阶段以积极实施作为美国外贸法一部分的WTO协定、修改美国反补贴法的内容而实现的;第四阶段则是通过加大外贸法的实施力度而实现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原则已基本定型,该原则在扩大出口、限制进口方面的具体体现以及美国总统和国会在实施贸易法律和政策上的相互配合,使得对华出口的"矛"的功能与限制中国出口保护贸易的"盾"的功能都发挥得比较充分,从而对中美贸易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贸管理法作为公共权利法,其在基本理念、原则和精神、法律特征及具体的制度层面,都应该受到公法一般原理的支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对外贸易发展日新月异、变化迅速,与之相适应的外贸管理法普遍存在着发展相对外贸活动滞后的现象,运用现代公法理念对中国外贸管理法进行范式转换已经成为外贸法律完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外贸管理法的角度出发,结合其范式转换的实际,对现代公法理念与中国外贸管理法的范式转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外贸易法》与WTO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外贸易法》的本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下简称外贸法 )自 1 994年 7月 1日正式实施之日起 ,就作为我国管理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基本法成为体现我国对外贸易体制与政策的行政管理法。从对对外贸易经营者的界定、鼓励与限制货物和技术进出口的措施、服务贸易的规制到对外贸易秩序的规范 ,政府始终扮演着直接管理者的角色 ,外贸法的内容也多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规范对外贸易活动。然而当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作为基本法的外贸法其本质是什么即如何定位的问题 ,直接关系到我国外贸法律能否与WTO规则相衔接。外贸法…  相似文献   

8.
邹国勇  刘晓敏 《时代法学》2015,13(1):104-111
农产品出口信贷担保项目是美国鼓励其农产品出口和争夺海外市场的重要有效手段。在WTO法律框架下,美国农产品出口信贷担保项目合法性的判断,关键看它是否构成《农业协定》下的对出口承诺的规避或规避威胁,是否在《SCM协定》的管辖范围内并且构成《SCM协定》下的禁止性补贴。"巴西诉美国陆地棉补贴案"首次对美国农产品出口信贷担保项目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并认定该项目构成出口补贴和禁止性补贴,违反了《农业协定》和《SCM协定》的规定。为了应对美国农产品出口信贷项目对我国农业利益的潜在侵害,我国应通过双边谈判敦促美国修改其农产品出口信贷担保项目,积极推动WTO多边贸易谈判以达成相关规则,必要时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等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9.
王永吉 《政府法制》2013,(22):12-13
加大打击"三非"外国人力度、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劳务派遣公司准入"门槛"提高……进入7月,《出境入境管理法》、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劳动合同法》连同《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等一批新法律法规开始正式施行. 加大打击"三非"外国人力度 《出境入境管理法》7月1日起正式实施,原有的《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和《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同时废止. 《出境入境管理法》积极回应了广大华侨的现实需求,规定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要求回国定居的,应当在入境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领馆或者外交部委托的其他驻外机构提出申请,也可以由本人或者经由国内亲属向拟定居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侨务部门提出申请.  相似文献   

10.
董利娟 《研究生法学》2007,22(1):132-139
一序言随着《纺织品与服装协定》于2005年1月1日起失效,WTO成员间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本不应受到任何WTO相关协定之外的限制,但作为中国入世条件之一,《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D(影响货物贸易的国内措施)第11节第242条(以下简称"纺织品特别保障措施条款"或"第242条")就专门适用于中国出口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以下简称"纺织品")的"过渡性保障措施"作了规定,允许其他WTO成员按照第242条所设立的条件限制中国纺织品的进口总量。随着《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的失效,欧美等国家就中国纺织品出口问题向中国提出的一系列的磋商和已经采取的保障措施基本上是以第242条为根据的。因此,正确解读第242条的含义防止欧美等国滥用第242条中的权利,对于维护我国的经贸利益至关重要。随着纺织品贸易自由化的实现(一般的取消数量限制),与纺织品贸易磨擦密切相关的"市场绕乱"的概念势必被越来越频繁地使用。  相似文献   

11.
技术输出管制是一国通过其国内立法对本国技术的输出所实施的一种限制,因而从本质上说,它属于一种国内法的管制方法。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国家基于某种共同的目的,在技术输出管制领域内进行合作,对各自国内有关技术输出管制的政策和立法进行统一和协调。这种情形,谓之多边技术输出管制(Multilateral Technology Export Con-trol).从四十年代末一直到今天的近40年时间里,在国际上影响最大也最为典型的多边技术输出管制体系即西方国家旨在协调其向共产党国家出口管制政策与立法的巴黎统筹委员会(Coordinating Committee On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CoCom 以下简称“巴统”).而本文将要论及的东芝事件则是近年来涉及多边技术输出管制的一宗较为复杂的事件。  相似文献   

12.
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是国际法领域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其理论基础源于国家主权原则以及由该原则引申出的国家平等与独立。关于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的适用范围,长期以来存在“绝对豁免论”和“限制豁免论”之争。目前,“限制豁免论”正在逐步取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也采纳了“限制豁免论”,而且还在商业交易等问题上对国家管辖豁免规则作出了某些新规定。我国虽然一贯主张国家及其财产管辖的绝对豁免,但目前的态度有了新变化,开始接受“限制豁免论”。  相似文献   

13.
正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法》",相应修改前的《刑事诉讼法》简称为"《旧法》")对证据种类等做出了新的规定,其中"鉴定结论"修改为"鉴定意见",对鉴定结果的意义进行了完善,此对实现尊重和保障人权意义重大深远。然而,源于相关规范的支持机制未能同时跟进和完善,该处修法的目的和意图是否能顺利实现值得商榷,而从如何赋予辩方单独获取的"鉴定意见"之证据能力这一问题,则可窥见全豹。  相似文献   

14.
石宏 《中国法律》2006,(6):16-16,72-7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决定》(以下简称《银监法修正案》)已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6年10月31日审议通过,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银监法修正案》赋予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外的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的权力(以下简称相关调查权),强化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监督检查方面的职责。  相似文献   

15.
日本政府修改宪法解释以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行为仅在程序上属于纯粹的国内管辖事项,而在内容上不能违法相关国际法。日本作为侵略战争的发动国而承担限制交战权的国际责任,乃是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强行法的共同要求,日方擅自修改宪法解释以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日本限制集体自卫权,乃是以限制主权的方式承担其所犯下的战争罪行的国家责任的合理方式。日方意欲通过某种国内法上的运作摆脱其所承担的国家责任,不仅再次违反了国际法,而且必须为此承担更为严重的国家责任。  相似文献   

16.
陈波 《法制与社会》2013,(7):249+255
《刑法修正案(八)》(下称"《刑八》")于2011年5月1日开始施行。本文认为本次修改的重中之重就是刑罚调整,具体表现在:限制死刑、加重生刑、实行禁止令和小区矫正。本文结合《刑八》中的相关条文内容,对其中涉及到的刑罚调整问题进行相应解读。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生活》2014,(23):33-33
正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这部被称为"民告官"的法律实施24年来首次被修改。此次修改主要针对实践中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三难"问题,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完善管辖制  相似文献   

18.
《电子知识产权》2002,(3):22-2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商标法修改决定)已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为了正确审理商标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现就人民法院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等问题,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商标法修改决定)已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为了正确审理商标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现就人民法院审理商标案件有关管辖和法律适用范围等问题,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波 《行政与法》2006,(5):109-110
第59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肯定了国家豁免是一项国际法原则,对限制豁免进行了认定。当今的国际社会,限制豁免更易被接受。限制豁免是国际法规范的发展趋势。我国应制定《国家豁免法》,明确规定限制豁免的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