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顺昌县谢蓉问:某村村民叶某向信用社贷款,村委会作其担保人。贷款到期后,叶某无力偿还,信用社也未向担保人要求还贷。5年后,有笔款项到村委会户头,信用社以其是担保人为由,扣下了向叶某的贷款。村委会向法院起诉。请问:法院能否以超过两年的诉讼时效为由刘信用社败诉?或者村委会担保已超过期限,不承担偿还贷款的连带责任?本刊法律部答:关于诉讼时效问题,本案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其起算时间应自贷款到期时借款人未还款时计算。贷款到期,借款人即应开始履行还贷义务,其不履行还贷义务,就是对贷款人权利的侵害。故从此…  相似文献   

2.
诉讼时效制度是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它的意义在于: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如果不向法院主张权利,就会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益的权利。就借款合同而言,出借人如果不在约定的还款时间之日起2年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或向借款人主张权利,就不能再通过诉讼实现自己的债权,而只能将希望建立在借款人自愿履行的基础上。我国法律规定借款合同法律关系适用2年的一般诉讼时效的立法意图也是促使公民尽快去实现自己的权利,促进资金周转流通,并且不致因时过境迁而影响到证据收集,便于司法机关能对有关案件及时正确地处…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勉县文伟问:民法通则施行前民事权利被侵害超过一十年的,民法通则实施后的两年中,权利人主张过权利,但未处理,两年后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是否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本利法律部答:民法通则施行之前,没有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因此,在民法通则施行之后,不能因为民法通则规定了诉讼时效制度,而对已超过诉讼时效的民事纠纷适用诉讼时梦的规定,这样做对当事人是不公平的。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民法通则实施前,民事权利被侵害超过二十年的,民法通则实施后…  相似文献   

4.
张某不应成为监护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本案被告方某的诉讼代理人,我的代理意见如下:一.张某不应成为其非婚生子的监护人原告张某在起诉中主张基其作为小男孩生父的权利,以方某弱智,不利孩子成长为由,要求法院把孩子判给地抚着,张某所主张的抚养孩子的权利就是我国民法通则所规定的监护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监护人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方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  相似文献   

5.
张某曾向王某借款。法院于1993年3月4日调解张某归还王某人民币2.5万元,限于3个月内付清。张某为逃避债务于1993年4月8日与其妻李某经法院调解离婚。协议的内容是:夫妻共同财产平分。张某应得的份额赠予李某,所欠债务均由张某承担。张某因无力偿还,遂在履行期满后外出不归。王某为主张债权以张某与李某曾是夫妻关系为由,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李某的财产以偿还债务。在查处过程中,对此案有以下几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法院应根据民诉法第108条规定裁定不予受理。李某不是王某诉张某借款纠纷案件中的当事人,与王某无债权债务关系。无…  相似文献   

6.
行政诉讼时效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行政诉讼中诉讼时效的含义一般而言,诉讼时效是指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权利的有效期限,超过了法律规定的期限,当事人则丧失提起诉讼的权利或者请求司法保护的权利。我国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有的是请求保护权利的有效期限,如《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的是提起诉讼的有效期限,如《继承法》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两年。”我国行政诉讼规定的诉讼时效是指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  相似文献   

7.
诉讼时效是指当事人行使提请司法保护权利的期限,超过了这个期限,当事人再去起诉,就丧失了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还有那些呢?我们不妨看看下列案例。案例一,铁道部A所与西安某有限公司(简称B公司)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由A所借给B公司20万元,借期为二个月,目协议签字之日起算,利息依银行贷款利率计息,到期后本息一并支付。对该合同,北京市高科技开发中心(简称C中心)与北京…  相似文献   

8.
破解公证债权文书在强制执行中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7年9月30日,王某与张某、李某签订借款协议一份.约定张某于当日向王某借款80万元整,期限一个月,不计息,如到期未能归还,则承担每日2万元违约金。为切实履行该项借款.张某承诺以其自主开发的某镇30幢别墅作为抵押。李某对本金及违约金等承担全额担保责任。协议签订后。三方至公证处对协议进行公证.因抵押物没有产权证.不符合抵押登记的条件.故三方重新协商订立还款协议一份。约定张某向王某借款80万元整.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我院审理的一起借款案件中,李某擅自用王某的身份证以王某的名义在某信用社贷款1万元,贷款期限为6个月。借款到期后,该信用社向王某发出催款通知书,此时王某才得知李某以其名义在信用社贷款,但其当时未表示任何异议,并在催款通知书上签了字。后王某以该款非其所贷为由拒不还款。在认定该借款合同是否有效的问题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李某未经王某同意以王某的名义贷款,该合同属无效合同,王某不应承担还款责任。另一种意见认为:虽王某当时不知情,但当信用社向其发出催款通知书时,其未表示任何异议,应视为其对…  相似文献   

10.
走出拘留所的马鞍山市农民王某痛心地说,在那场借款纠纷中,不但丢了亲情而且受到法律的制裁,教训太深了。47岁的王某是市郊农民,在种田之余,又做点生意。为了筹借资金,他先后找其妻姨妈、表弟共借款5万余元。由于到了还款期限,王某未能还钱,其亲戚在各自讨要未果之下,起诉到法院,法院凭着王某亲手打的借款条判令王某还款,  相似文献   

11.
案情简介:2000年6月甲向人民法院起诉,诉称1996年1月12日甲出借1万元人民币给乙,当时乙向甲出具借据一张,借据上载明借款1万元人民币,借款日期是1996年1月12日,但并未约定还款期限。乙至今尚未归还借款,遂甲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法院判令乙归还其欠款1万元人民币。甲向法院提供的证据有:乙向甲出具借据一张,借据上载明乙向甲借款1万元,并且有乙的签名。乙在答辩期间未作出答辩,在法庭调查阶段,乙向法院承认确实在1996年1月12日向甲借过1万元人民币,但是辩称其间于1998年12月还过甲3千元人民币。在法官向乙出示甲提供的证据以后…  相似文献   

12.
《人民法院报》2001年12月13日第5版刊登杨传国同志《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诉讼时效应从权利发生之日起算》一文,该文认为,未约定还款期限的欠条,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说明债权形成之时,债务人就有履行债务的义务,若不履行,即证明债权人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故诉讼时效应从权利发生之日起算。对此观点,颇值商榷。  相似文献   

13.
<正> 张某于1993年2月3日向某银行申请借款5万元,以私有房屋一套作为借款抵押担保,同日,张某与银行达成抵押担保借款合同,约定借款期限为1年。借款到期后,张某一直未偿还借款,银行也一直未催收,这期间也无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直至1997年5月3日,银行向张某发出催收借款通知单,张某在注明了借款时间,还款时间和借  相似文献   

14.
虚实29万元     
【基本案情】窦某凭着一张29万元的借条向法院起诉,称张某、夏某夫妇因做生意经济周转困难,于2012年10月17日向其借款29万元,并出具借条,口头约定一个月内归还。借款到期后,经其催讨未果遂诉至法院,现请求判令其二人归还借款29万元。张某答辩称,这是窦某聚众赌博,设局诈骗并威逼其夫妇二人签字捺印该29万的借条,他们已于2014年1月6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未予立案。诉讼中,张某认可从窦某处借款15.8万元。【分歧意见】对于本案如何处理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某法院受理周某诉陈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其主要案情是:1999年10月8日,陈某向周某购买木材,价款人民币1万元,并出具了欠条,但没有约定还款期限。2001年11月15日周某以陈某未还款为由向法院起诉。审理中,法院依法向陈某送达起诉状副本,陈某既未提出书面答辩意见和相关证据反驳周某的主张,也未到庭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16.
福建建欧市林田间:某公司欠我一笔款。在约定的还款期满后的一年三个月时,我以特快专递形式向该公司寄出催款通知书,要求其立即还款,并在邮件详情单的内容说明栏内写明所送交文件为催款通知书。此后的两年内,我向法院起诉了该公司。该公司抗群称未收到该特快专递。请问,我的行为能否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答: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诉讼时效可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你在约定的还款期满后的一年三个月时间债务人寄去催款通知书,这一行为从形式上和实质上都可认定为是一种向债务人提出权利主…  相似文献   

17.
哪些超诉讼时效20年的民事案件可延长时效期间?编辑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讼中,对于原告主张权利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案件,原、被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人民法院能否据此向双方当事人制发调解书,对此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法律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按照这一规定,既然是在法院审理期间双方自愿达成协议,法院可以向双方当事人制发调解书。第二种认为,虽然原告主张权利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但因被告同意履行义务而诉讼时效已经中断,应重新开始计算,故可由人民法院向双方当事人制发调解书。第三种认为,只要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尽管当事人是自愿达成协议  相似文献   

19.
问:2001年2月14日,邻居向我借款10500元用于开发自家的柑橘园,可是邻居在2001年5月遇车祸身亡。2002年2月,我向其妻子要求还钱,她于2002年2月还给我600元,2003年还给我400元,2004年6月还给我600元。后来她听别人说“人死债休”,就拒绝向我还款。请问,“人死债休”有法律依据吗?借条没有约定还款日期,我现在到法院起诉是否过了诉讼时效?  相似文献   

20.
一、基本案情2013年7月,张某因工程建设需要急需钱款,遂向王某借钱。王某分三次共借给张某10万元,担保人为常山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双方约定:利息为月息1.85%,借款期限为12个月。借款期限到期后,张某并未给付王某本金,利息付至2014年10月29日,此后再没给付。2015年4月3日,王某以张某涉嫌诈骗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