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荐华 《思想战线》2002,28(5):19-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多种所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关键在于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价值形成和收入分配问题的正确认识。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条件下 ,劳动创造出价值即纯产值 (V +M) ,纯产值不仅按劳分配 ,而且按其它生产要素如资本进行分配 ,通过市场竞争 ,等量劳动取得等量收益 ,而等量资本也取得各自的平均收益。在市场经济运行中 ,必然存在资本剥削 ,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 ,这种按资分配是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对资本所有者的一种奖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劳动运营和资本运营并行不悖 ,共同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 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大致包括: (一)工资收入。私营企业主及其参加企业劳动的家属,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他们从事的生产经营工作是要付出一定劳动的。根据劳动平等的观点,假定他们从事其它的工作,也会取得和其他劳动者大体相等的工资收入。 (二)经营劳动的报酬。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发展的源泉.发展是和谐的保证。企业是丰十会的经济细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构建和谐企业。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劳动关系的和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没有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企业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将难以实现。作为厦门最大的港口企业集团.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我们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创建和谐企业为载体,团结广大职工,同心协力拼搏奋进,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各种经济成份的商品经济。本文意在探究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经济领域不正之风之间的关系。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然产生社会主义商品拜物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一方面存在着社会分工,另一方面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都是具有自身的特殊物质利益的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者,所以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一种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存在着社会劳动和局部劳动的矛盾,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社会劳动,又是局部劳动。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由于国家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与探索显得尤其重要。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缺陷中发现一个成为真正"自由、民主、平等"的新制度成为必要,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前提;而现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设计理念是包融了现代社会价值共识基础上的以公平为特征的社会正义。同时,使人们在劳动(工作)中不断通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幸福境界,使劳动(工作)成为人的存在方式。这将成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个体层面的伟大方式。  相似文献   

6.
一按劳分配通行的原则是等量劳动相交换。它们之间的劳动交换,必须经过社会平均劳动的比较和衡量,通过市场,借助商品的各种运行机制,实行以货币为中介的商品交换来实现。如果价格和价值相一致,企业劳动者拿到的、作了各种必要扣除之后的劳动报酬即货币  相似文献   

7.
孟范昆 《理论月刊》2001,(12):39-41
本文运用马克思《资本论》中劳动价值论和生产性劳动的理论,对现阶段私营经济雇主的管理劳动作了较深刻的分析。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运行的私营经济,决不能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雇主生产性管理劳动的产生,是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和企业规模发展的必然产物。现阶段私营经济雇主的管理劳动是生产性的劳动,在生产中创造价值。雇主的劳动主要是脑力劳动和复杂劳动,在生产中创造更大的价值。雇主在生产性管理劳动中劳动力的支出,也形成价值。因此,现阶段私营经济雇主得到较高的收入,是符合马克思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理论是,根据每个劳动者为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那一部分供人们消费的物质产品。这种分配理论的实质,是等量劳动相交换。可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各业中的劳动却是多种多样的,有复杂劳动,也有简单劳动,有熟练劳动,也有非熟练劳动。从整个社会来看,所有这些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以及不同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硕士、云南大学讲师张荐华同志,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自己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构想,撰写了《劳动与纯产值——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叙述》一书。该书打破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的框架,批判地吸取国内外经济学研究成果,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大胆的系统探索。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正> 理论经济学家林子力在《论新型等价交换》一文中通过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分析指出,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统一就是劳动等量交换通过市场。这是原则上排除剥削的、新型的即社会主义的等价交换。具备劳动等量交换性质的新型等价交换是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内在统一的表现,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根本特征,并以此区别商品经济的其它形态。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和经济运行规律式机制的探讨问题,作者认为①新型等价交换关系的形成首先要依赖于市场的形成。否则,微观经济行为难以得到接近实际的评价,宏观经济调节也缺少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收入分配制度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人们劳动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进步、和谐与稳定。因此,收入分配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中国的经济改革也是以激励机制的改革和分配制度的变化为切入口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推进以及人们理论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经历了一个从单一的分配格局向多元化分配格局的演进过程,按生产要素分配已经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2.
省府批示:当前动员和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或其它适宜於他们担负的工作,乃是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必须十分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应把高小和初中毕业生看作是国家的宝贵财产,除一部分升学外,其余均应热情的帮助他们转到劳动生产岗位及其它工作岗位,并在劳动中和工作中继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技术水平,把他们逐步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因此,我们应向本届毕业的高小和初中学生普遍进行教育,使也们切实了解到:能升学固然是正当的、光荣的;不能升学而从事生产劳动也是正当的、光荣的;如果既不能升学又不能从事工农业生产,就应一面帮助家庭劳动、一面自修,待条件许可时从事生产劳动或继续升学。此外,还应教育广大干部和人民,使其了解:高小和初中毕业生的逐年增加是标志着人民文化水平的日益增长,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条件。所以吸收这些具有一定政治、文化水平的青年从事生产建设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个积极因素,对他们参加生产劳动应采取热烈欢迎的态度。同时还应当了解:小学教育是国民义务教育性质,所有工人、农民及其它人民群众,在受完义务教育之後,除其中一小部分优秀毕业生经过考试及格升学深造者外...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价值理论 ,是一个逻辑严密、科学的理论体系。我们今天没有必要在一些概念和细节上展开过多的争论 ,关键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服务。创立这个新理论体系一是要坚持生产劳动的社会规定性 ,凡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劳动都是有用的劳动 ,都是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 ;二是要看到生产劳动的自然形式的变化必然导致劳动的内涵、范围发生变化 ,科学技术和教育不仅创造价值 ,而且已成为价值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松龄 《湖湘论坛》2009,22(4):56-59
交换和谐是指交换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只有在法律法规健全、市场完善而均衡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实现。在交换和谐的状态下,价格等于价值,等量劳动能够获得等量收入,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不到劳动剩余产品。市场的均衡和非均衡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交换和谐的状态具有动态性。  相似文献   

15.
私营企业主的管理包括决策劳动、创新劳动、组织劳动、学习劳动 ,是创造价值的复杂劳动 ;私营企业主从事的生产性管理劳动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是科学管理劳动 ,另一方面又要执行资本的职能 ,是科学管理劳动和资本增殖劳动的统一 ;与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相适应 ,私营企业主的收入分为管理劳动收入和资本所有权收入两部分 ,这两部分收入都是合法收入。  相似文献   

16.
一 分配主体与分配的物质基础相互关系的新解释 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认为,参与分配的主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参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社会成员,另一类是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社会成员。前者参与收入分配的物质基础是自己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他们主要包括工业、农业、物资运输、建筑业等部门的劳动者,以及商业部门中从事物质性生产活动如从事商办工业、储藏、包装、分拣、保管的劳动者。后者参与收入分配的物质基础是初次分配的主体创造的,并已经过初次分配而形成的各类原始收入,他们主要包括从事日常物质文化生活服务如理发、客运、文艺、影相服务的劳动者,从事商业服务、技术服务的劳动者,科教文卫等部门的劳动  相似文献   

17.
思索&#183;发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结构调整和改组改制工作的全面推进,体制多元化、就业市场化、劳动关系复杂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劳动关系作为现代经济社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其是否和谐,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一个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过程的一般性体现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侧重于劳动的技术形式。他从劳动的独立性和社会依赖性的辩证关系的角度阐释了劳动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侧重于劳动的社会组织形式。马克思从技术推动了分工和交换发展、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又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思路,分析了劳动的技术形式对劳动的社会组织形式的塑造和限制,从而描绘出一幅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体劳动过程的宏大画卷。从企业内部劳动过程来看,数字技术对企业劳动过程的介入使得劳动过程全面浸润在劳动者的生活过程当中。数字经济改变了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使企业具有调整内部科层结构和雇佣方式的内在动力;从社会总体劳动过程来看,"大数据"是物理世界中人类大规模劳动分工协作和劳动交换体系在数字孪生世界里的映射。数字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劳动者的分化,对劳动者素质和劳动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我国的社会总体劳动过程中,劳动过程特定的社会历史属性主要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属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劳动关系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和谐也就成为关系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不和谐损害各方利益劳动关系不和谐,损害员工的合法权益。在任何时候,员工都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一、理论价格的两个目标与社会主义生产价格的必然性 在当前的价格体系的改革中,实行生产价格是势所必然的,但是,如果不采取措施,生产价格必将破坏各生产部门间的利益平衡。本文的任务就是分析生产价格所带来的这一问题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个方案。要分析这一问题,必须从理论价格的两个目标谈起。 理论价格的两个目标是:第一,实现利益平衡,第二,促进经济效益。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价格都必须实现利益平衡,资本主义社会要实现资本的利益平衡(表现为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社会主义社会则要实现劳动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