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不忘初心,开拓创新,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历史条件下全新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以人为本成其为“人”的关键,是以人为本成其为“本”的关键。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体现和要示,是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要求和路径,是践行共产党人宗旨的基本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石,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关键环节,是最终达到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不仅如此,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确保公共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本质要求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3.
李悦 《求实》2009,(Z1)
一、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发展轨迹尽管我们党和国家直到2003年才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并在2004年的修改宪法时才"里程碑"式地首次写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条文,后于2007年又把这一条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并于2007年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是我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力图从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历史和制宪历程阐述人权入宪的重大意义,特别强调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权入宪对我国的人权事业和法制建设事业的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妍 《实事求是》2004,12(6):60-62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一项基本原则。将人权原则写入宪法 ,是中国寻求实行宪政以来的第一次 ,是当代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的最新发展。人权入宪开创了用宪法保障人权的新时代 ,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它向世人宣示了中国对待人权的庄严态度和法治精神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我国宪政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物权法的实质是保护人权 2004年春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正式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和"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写入宪法,开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从宪制层面保障公民私有财产的时代.私产入宪并非意味着公民私有财产的保护能够真正得到落实,还必须有民法这一部门法进行详尽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正答: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民主进程不断推进,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权益保障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进一步在司法领域全方位落实人权保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决定》鲜明地提出了"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要求,并作为一条进行专门论述。必须更加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庄严写入我国宪法,成为一项重大的宪法原则。  相似文献   

8.
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最终被写入中国宪法,这一修改倍受世人关注。文章从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压力等方面阐述了人权入宪的现实要求,同时着重从国际人权法案、政党执政理念的变革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体系构建等角度对人权入宪做了较为客观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这不仅在于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衡量标准和发展的基本趋向,而且在于它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0.
在今年的"两会"上,"进一步为尊重和保障人权提供宪法保障"等条款被写入中国宪法。为此,中国人权研究会的专家们展开了讨论和评说。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云虎教授指出,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在中国民主宪政和人权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对于促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和人权发展、树立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国际形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来自外交学院的刘文宗教授认为,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将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乃至国家的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对外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发挥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理论主题和无产阶级使命观的理论格局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新理论;在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时代境遇中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新道路;在聚焦“五位一体”以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实践进路中谱写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新篇章。由此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辩证统一的三维逻辑理路,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走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2.
主权国家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主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主权国家的基本目标和最高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为人民享有广泛人权提供前提和保障。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一定要尊重、实现、保障和发展人权,以人权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国家主权,做到人权与主权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陈妍 《求实》2005,12(1):55-57
人权是宪法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追求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一项基本原则。中国的人权事业和宪政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而今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该条款内涵丰富 ,意义深远。人权入宪开创了中国用宪法保障人权的新时代 ,它向世人宣示了我国对待人权的庄严态度和法治精神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我国宪政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是中国人权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写入宪法,使尊重和保障人权由党和政府执政的政治理念和价值,上升为国家建设的政治理念和价值,成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一项原则,从而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张伟 《红旗文稿》2013,(12):28-30
去年召开的"北京人权论坛"上,一些中国和欧美学者提出了"人权的中国发展模式"的观点,希望将中国的经验介绍给其他国家,以供借鉴。这些观点得到了许多与会者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都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新中国建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中国国家主权独立和人民民主专政  相似文献   

16.
领导要论     
《党的建设》2022,(3):4-7
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2月25日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党的百年奋斗史,贯穿着党团结带领人民为争取人权、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而进行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历史条件下全新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体现和要求,是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要求和路径,是践行共产党人宗旨的基本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石,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关键环节,是最终达到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也是确保公共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本质要求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郭敬生 《世纪桥》2007,(5):13-14
构建和谐社会与人权保障有着内在的联系。和谐社会是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是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之上的社会。然而,当前我国弱势群体人权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弱势群体人权问题,建立起更加公正的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几种基本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忠民 《探索》2004,(4):67-69
人权入宪是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方式主要有 :引导经济发展为主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政府主导推进公民民主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发展 ;尊重个人自由 ;强化劳动监察和劳动保障制度 ;强化对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与公共利益优先相结合 ;对少数人群权利实行积极差别待遇和特殊保护 ;在权利救济上强化人大职能和扩大司法救济范围等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倡导和实践保障人权的努力,达到了争取民众、壮大自己、打击敌人的目的。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条款已经明确写入我国宪法的今天,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人权思想进行探析,可以为我党在今天的执政实践中推动中国的人权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