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红  王翔 《长白学刊》2023,(3):121-130
社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是我国社区发展的现实需要,社会组织结构性缺位与治理功能欠缺已成为制约其有效协同社区治理的主要瓶颈。日本社区营造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从开启到发展及走向成熟的发展历程。从日本社区营造的实践逻辑来看,政府提供“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加强非营利组织培育发展以及促进市民参与等是日本社区营造成功的重要保障。日本社区营造成功的基本经验是注重对非营利组织赋能,并使其成为社区营造的主体力量。“新公共性”理念、《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以及“协动政策”是日本培育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主要经验。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及发挥其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亟须政府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推动社区公益创投与社区基金会政策创新,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相应的制度与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社区非营利组织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区建设不断发展 ,新兴社区非营利组织与其他社团组织、公益事业组织正在努力扮演着中国城市社会的中间层 ,并且发挥着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动员参与、社会整合和提供公共产品的功能 ,但是社区非营利组织在成长过程中同时也面临着自身能力不足等问题。民主参与、市民自治、组织民间化正逐渐成为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美国城市治理的历史经历了等级治理、市场主导、交互治理的变迁,当下正走向混合治理模式。城市拥有较大的自治权,政府组织一般采用市长负责制、议会—管理者政府、委员会政府三种形式。除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外,市民或作为个体或结成团体参与城市治理,治理手段多元。治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城市社会的分裂与隔离;郊区自治与大都市碎片化;政治文化和市民参与减弱。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政治文化下,美国城市治理缺乏保障基本社会公平的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事务决策权主要集中在企业家和商业实体手中,治理活动淡化了政党色彩和政治分歧。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城市治理的重要论述,着力推动城市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创新,2021年2月,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指导下,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城市治理方式创新"研究.在吸收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聚焦城市治理问题短板,提出了城市治理方式创新的思路对策,对于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升首都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城市治理的重要论述,着力推动城市治理手段和治理模式创新,2021年2月,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管理监督局指导下,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城市治理方式创新"研究.在吸收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聚焦城市治理问题短板,提出了城市治理方式创新的思路对策,对于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升首都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与社区功能日趋丰富的背景下,传统供给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街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治理模式是城市街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创新路径,而复合治理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在供给过程中形成合作互动关系,在合作互动中实现有效供给。在公共文化服务利益主体多元化、需求多样化、服务功能及主体多元化与制度环境建构等因素作用下,通过组织性质重塑、主体间关系重构、内容与形式重组等自主创新策略的运用,武汉市武昌区南湖街形成了具有复合治理特征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系统——"南湖模式"。该模式为当前我国城市街区公共文化服务理论创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许冰杨 《重庆行政》2014,15(5):43-45
正一、共青团市民学校: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追求社会治理是现代公共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旨在重新审视和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打破单中心权威秩序的拘囿,形成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的治理格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社会治理"纳入新时期的执政话语体系,意味着这种更具开放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治理模式,已然成为我国社会管理场域的一个重要价值理念和实践追求。这场深刻的现代性变革,无疑为各类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8.
试论大部制改革中的非营利组织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保章  金保德 《前沿》2008,(8):67-70
大部制改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政府在大部制改革中应该注意培养和完善非营利组织。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国外大部制改革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同时提出我国大部制改革应加强非营利组织建设。另外,完善非营利组织也要有新的思路。应在培养其公信力、创新经费供给模式和优化组织构成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在获取和运用资源、协调关系、发挥作用等方面都显得先天的弱质和后天的发育不良.积极扶持和培育非营利组织,使之成为独立的社会管理主体,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在各类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对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私合作、优化社会治理、提高政府效率,推进政治民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近年来我国各地社会治理实践,从项目制的视角解释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和实践逻辑。研究发现社会治理创新的项目制模式具有目标的有限性、组织的灵活性、资金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周期短和"发包—抓包"的制度链接等特征;其实践逻辑包括:既突破了政府、社会及市场的边界,推动政府从经济企业家到社会企业家的身份转型,又将"一刀切"的制度规范转化为本地化、多样化的创新实践,实现了跨部门协同治理。尽管如此,项目制在社会治理创新中也存在着社会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地方政府的寻租腐败、政府的碎片化治理行为、项目制供给"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因此,唯有合理配置项目资源、建立有限政府、实行整体性治理以及创新项目管理机制和方法,才能提高社会治理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