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的见证活动范围主要限于侦查阶段,尤其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定诉讼行为的具体实施过程,且主要针对专门机关实施的诉讼行为进行见证。见证人的设置是权力制约理念的产物,与程序正义理论遥相呼应。见证活动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为监督,二为证明。《刑事诉讼法》应赋予见证人诉讼参与人的诉讼地位,并规定相应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  相似文献   

2.
所谓现场勘查见证人,是指受刑事侦查部门邀请,负有观察、并监督现场勘查工作责任的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规定:勘验、检查的情况应当写成笔录,由参加勘验、检查的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刑事案件现场勘查规则》第四条第三款规定:现场勘查必须邀请两名与案件无关、为人公正的公民作见证人,公安司法人员不能充当见证人。进行现场勘查必须邀请见证人这是法规,任何刑事侦查部门都要严格执行。新刑法、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对侦查、诉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之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特别是现场勘查工作显得滞后,暴露出…  相似文献   

3.
蒋丽华 《犯罪研究》2006,(3):41-46,55
刑事鉴定程序的完善是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刑事鉴定程序法治化程度的标准。现行刑事诉讼法关于鉴定程序的规定,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相互矛盾(鉴定被规定为七种侦查行为之一,而鉴定的主体却并非仅限于侦查主体);二是缺乏可操作性(如回避);三是无法可依(如鉴定人的权利义务);四是对当事人的权利保障不利(如当事人对鉴定结论的知情权)。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剥夺或限制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而且无法确保鉴定结论的科学可靠性,因此有必要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4.
韩旭 《证据科学》2010,18(1):53-65
刑事见证一直被当作一个技术性问题而为我国诉讼法学界所忽视,其所蕴涵的监督制约价值和诉讼证明功能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我国现有的刑事见证规范不但内容粗疏,而且见证与否对相关的侦查行为及由此所取得的证据材料不产生任何法律效力,从而导致权力滥用和制度变形,这不但与程序正义相背离,而且妨害实体真实的发现。对公权力过分信任的政治哲学、"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文化以及偏重于惩罚犯罪的诉讼目的等,都影响了制度的精细化设计及其应然功能的发挥。无论是顺应证明模式转型的发展趋势还是基于程序法定原则的内在要求,抑或是保障证据证明力及侦查程序正当性的要求,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刑事见证问题。只有把见证人见证作为一项独立的诉讼行为予以制度完善并赋予其一定的法律效力,刑事见证才能实现从技术到制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刑事见证一直被当作一个技术性问题而为我国诉讼法学界所忽视,其所蕴涵的监督制约价值和诉讼证明功能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我国现有的刑事见证规范不但内容粗疏,而且见证与否对相关的侦查行为及由此所取得的证据材料不产生任何法律效力,从而导致权力滥用和制度变形,这不但与程序正义相背离,而且妨害实体真实的发现。对公权力过分信任的政治哲学、重实体、轻程序的法律文化以及偏重于惩罚犯罪的诉讼目的等,都影响了制度的精细化设计及其应然功能的发挥。无论是顺应证明模式转型的发展趋势还是基于程序法定原则的内在要求,抑或是保障证据证明力及侦查程序正当性的要求,均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刑事见证问题。只有把见证人见证作为一项独立的诉讼行为予以制度完善并赋予其一定的法律效力,刑事见证才能实现从技术到制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一提起公诉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一项诉讼权力,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对刑事被告人进行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是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道重要程序。它既是侦查活动的结果,又是审判活动的前奏,在侦查程序和审判程序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7.
证据是贯穿诉讼程序始终的"生命线"。加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审查,尤其是对侦查取证活动的监督很有必要,因为侦查是刑事诉讼的基础环节,侦查阶段的取证活动则是诉讼证据的重要来源,对查明案件事实、正确处理案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检察  相似文献   

8.
刘鑫  方玉叶 《证据科学》2016,(4):399-410
司法鉴定意见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增无减,往往是诉讼成败的关键证据,亟需第三方的监督,所以鉴定程序引入见证制度及见证人是必然的.文中针对司法鉴定见证制度加以分析研究,着重分析刑事诉讼中和司法鉴定通则新旧版关于见证制度的详细规定及历史演进,发现见证规定仅限于比较狭窄的鉴定项目、而且见证人身份性质不明确、权利义务不明晰等问题,这些情况都不利于鉴定意见在诉讼中审查、质证.本文提出一些改进,如明确司法鉴定见证人身份和资格,明确司法鉴定见证性质,细化见证程序及内容等,致力于完善司法鉴定见证制度.  相似文献   

9.
刑事审判采取了对抗制的审判方式,增强了辩护律师在审判中的作用。但在刑事诉讼最为重要的侦查阶段,基本结构与模式都未发生根本改变,侦查程序仍属于行政性治罪程序而不具有诉讼形态。而国际社会刑事诉讼的趋势是侦查司法程序化或称法治化,科学构建侦查机关与辩护律师诉讼关系是刑事诉讼法治化和维护诉讼公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刑事诉讼监督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刑事诉讼监督权是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权的核心,包括侦查监督权、刑事审判监督权、刑罚执行监督权,其中,侦查监督权包含刑事立案监督权.诉讼监督机制是实现诉讼监督权,达到诉讼监督效果的途径.为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突出问题,应在现有法律框架内,对刑事诉讼监督机制予以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在基层公安机关,故意伤害案件一般以轻伤以上为起点,在查明案情的基础上即可对犯罪嫌疑人实行刑事强制措施。因此损伤程度的评定在侦查阶段非常重要。为了保证案件诉讼的顺利进行,降低诉讼成本,就必须坚持刑事技术服务于公安侦查的格局和体制[1],强化法律意识、诉讼意识、证据意识、时效意识。刑事技术为侦查服务,其中伤情程度的客观、及时、科学评定即为非常迫切的要求。面对日益增多的人身伤害案件,面对人们法制意识的普遍增强,面对各种规避法律制裁的犯罪嫌疑人,法医鉴定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将诉讼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最大限度缓…  相似文献   

12.
刑事案件侦查中的见证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见证人的涵义和特点见证人的涵义见证人是指与案件无关而被办案机关邀请在办案现场观察并监督诉讼活动或侦查行为进行的全过程,并在必要时为此作证的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相关法律规范的规定,送达文书,勘验、检查,搜  相似文献   

13.
职务犯罪侦查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制度,是引导和界定职务犯罪侦查主体合法有效打击职务犯罪的主要标准和参照。我国的职务犯罪侦查制度自建国五十多年来,期间虽已经历了种种修订和完善,但在刑事司法国际化程度加剧,正当程序理念不断渗入全社会的法治大环境下,要将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两大诉讼目的平衡,我国现阶段职务犯罪侦查制度中程序制度的改革就显得由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侦查期间律师参与的时间及限制要准确理解,修改后的刑诉法对公安侦查期间辩护律师的权利义务有新规定和突破,公安机关要转变执法理念保障辩护律师行使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主要存在于侦查阶段。但是关于见证人的立法和实践均存在缺憾,有必要在深入探究见证人制度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完善制度构建,解决实际问题。见证人制度的理论基础程序正义程序正义的核心意义在于,除非事先经过依据调整司法程序的既定规则进行的审判,任何人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财产或者法律赋予的其他权利。  相似文献   

16.
加强刑事立案监督之我见苏元华,吴明磊刑事立案程序是侦查机关或部门对所得到的刑事案件材料进行审查,确定有无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所适用的一种诉讼程序。它与侦查、起诉、审判等程序一样,也是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近年来,在这一诉讼阶段,由于司法机关执法不...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一个刑事案件来说,尽管并非所有的侦查方式都具有心理学性质,其中有许多属于组织的、技术的以及诉讼的措施,但是,在侦查与反侦查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存在着侦查人员与被害人、见证人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丰富多彩的心理活动。因此,作为侦查人员来说,注意研究以心理学规律为基础的侦查心理学,并自觉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是与运用其他  相似文献   

18.
黄杰  宋娟红 《法制与社会》2012,(32):133+136
新刑诉法明确了律师在侦查阶段的辩护人身份,提升了律师的诉讼地位,是人权保障原则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重要成果。辩护律师的介入打破了侦查阶段的控辩格局,给职务犯罪侦查带来重大影响。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应转变执法理念,提高侦查水平,积极探索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侦查是刑事诉讼中的基础环节,侦查权的行使直接关系到诉讼活动的成败。同时,侦查权的行使又可能随时威胁到公民的安全,尤其是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处于被追诉的地位,其诉讼权利和人身安全更易受到暴力行为的侵犯。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侦查监督制度概况及其缺陷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设备对侦查司法控制的经验,提出对我国侦查进行司法控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公安机关侦查阶段的刑事和解,存在着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因素。一方面,辩护律师参与刑事和解时间有限制,在侦查阶段接触到证据,这与刑诉法规定相冲突;另一方面,刑事和解的量刑奖赏对未成年被追诉人吸引力不足。此外,在侦查阶段达成刑事和解的,法律没有规定侦查人员是否可以撤销案件。答案应当是肯定的,但应限于提请批捕之前。建议区分参与诉讼的辩护律师与参与侦查阶段刑事和解的律师,以兼顾对被追诉人和侦查机关的公平对待。公安机关发挥群众力量事先进行民间调解、感化被害人,可以推进刑事和解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