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宁认为,阶级妥协在性质上有合理与叛卖之分,应从具体的历史条件、主观动机和后果影响等多个角度判断某一妥协行为的根本性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复杂曲折性、无产阶级力量的相对弱小以及中间力量的动摇性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运用妥协策略的必要性。列宁曾多次灵活运用妥协策略协调无产阶级与其他阶级阶层的关系,其中既有对农民阶级的让步,也有对资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通融。  相似文献   

2.
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孙中山先生“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碎,死而后已”,孙中山先生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1961年,董必武同志在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海外华侨是辛亥革命的强有力的支持者”,海外华侨“对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不仅从经济上给予帮助,而且积极参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差不多三分之一是华侨。他们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是全体爱国华侨的光荣”。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又一次学习与领会老一辈无  相似文献   

3.
纪念孙中山先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吗?胡松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发动和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中国前所未有的一次深刻的政治思想启蒙运动,...  相似文献   

5.
民主是《国家与革命》中的核心概念,列宁在文本中阐述了民主的双重属性。作为暴力统治工具,民主具有历史暂时性,具体表现为资产阶级民主的局限性与无产阶级民主的过渡性;作为和平改良工具,民主具有历史进步性,具体表现为资产阶级民主的进步性与无产阶级民主的超越性。新时代,深入研究这部著作中的“民主”概念及其双重属性,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列宁"中国观"的要点在于:代表无产阶级的中国共产党将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科学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环节;中国的民主革命将具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列宁"中国观"的魅力表现在:相对于罗素对中国事态发展的分析而言,列宁对中国民主革命问题的阐发显得更为深刻;相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形势的探讨而言,列宁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分析更加具有微观具体性。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列宁对20世纪中国民主革命形势的具体论断已然成为"历史",但它所蕴含的方法论原则(时代眼光、本质揭示和现实解决)依然能够在21世纪中国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1,(10):20-21
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进程中写下了重要的一页。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的一个伟大单程碑,对振兴中华、民族复兴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未  皮明庥 《乡音》2011,(10):40-42
爆发于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年)的辛亥革命,是一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和中国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功不可没。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成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在辛亥革命中,有一批中坚力量,孙中山、黄兴就是其中两位领袖人物。孙中山(1866年~1925年),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1905年创建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1912年1月1日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大总统。黄兴(1874年~1916年),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1905年与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任庶务长。在黄花岗起义中,亲率敢死队往攻湖广总督署,招致失败。在汉口、汉阳战役中,出生入死。临时政府成立后任陆军总长。  相似文献   

9.
列宁结合俄国实际,提出无产阶级执政党要进一步巩固和农民阶级的关系,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产阶级执政党还要大胆利用资产阶级专家并努力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友好睦邻”关系,以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从俄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无产阶级政党宣传鼓动工作的基本观点和策略原则,形成了具有俄国时代特色的宣传思想。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进行宣传鼓动是列宁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策略,其中工人阶级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对象,农民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对象,青年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特殊对象。突出宣传思想工作的通俗化、说服力及差异性,注重宣传思想工作的真理性和思想性,强调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列宁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深入研究列宁的宣传思想方法,对于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意识形态是革命的武器——列宁意识形态观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依据时代特征的新变化,认为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借以维护自己统治的思想体系,资产阶级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无产阶级也有自己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武器。列宁通过提出意识形态党性原则,意识形态概念中性化、意识形态灌输、意识形态继承、意识形态批判等开创了意识形态发展的新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无限生机和活力,为新时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运动,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的继续,是“一切为解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革命或改良的运动”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比较正规、明确和更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民主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各界人民进行的“全国规模的运动”。在这次革命运动的全过程中,湖南是一个很关重要的省份:在一八九四年孙中山组织了兴中会之后,黄兴是继起的先驱者,他于一九○三年秋末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宣言》以大量的篇幅论述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为工人运动树立了鲜明的战斗旗帜。可以说(宣言》是一部关于阶级斗争的纲领。但是,如果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来分析,就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深层根源是什么?是什么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又是什么决定了无产阶级成为"真正的革命的阶级"?为什么无产阶级能够战胜资产阶级而其他阶级则不可能?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是什么?等等。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些答案集中到一点,就是解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一九○○年的自立军起义,应该说是辛亥革命的先声或序幕,而不能看作是戊戌维新运动的尾声:由于其主要领导者是从维新派中转化的革命分子和兴中会会员;基本队伍是具有反清传统的哥老会党;起义计划曾与孙中山等共同商定;主要倾向是爱国救亡和反清革命,依靠下层民众开展武装斗争,要求推翻清王朝而自立新政府,显然已经超出了资产阶级改良的范围。  相似文献   

15.
曹锡荣 《前进论坛》2011,(12):15-16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SUShi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作为新一代民主人士,纪念辛亥百年,心情无比激动。回顾历史,百年沧桑巨变,感慨无限;展望未来,实现民族复兴,重任在肩。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巴黎公社民主制是无产阶级民主制的可贵尝试,苏维埃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制都无法与之相比的民主形式"。然而随着俄国无产阶级民主制实践的进展,列宁认识到,建设无产阶级民主是一个渐进的、较长的过程;不是由全体公民实现无产阶级民主和专政,而是由工人阶级执政党实现无产阶级民主和专政;党通过苏维埃和工会推进工作,发展无产阶级民主和专政。经典作家的思想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具有启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梳理恩格斯关于"两个革命"的相关论述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要课题。在领导无产阶级运动过程中,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运动的最终目标是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开展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革命;无产阶级政党的自我革命则是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是无产阶级政党发展的内在要求。他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制定能够反映自身阶级性和价值追求的革命纲领,以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来保持自身机体的健康成长,勇于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来增强自身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强调组织纪律以及对革命领袖权威的尊重以保持党的坚强有力,最终通过加强自我革命来推动实现社会革命。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北京观察》2016,(z1):4-5
毛泽东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前,伟大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作为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其历史业绩,功垂千古。辛亥革命中众多的志士仁人,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和统治,前仆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地斗争。海外华侨对孙中山先生倡导和组织的辛亥革命,不仅在思想上拥护,经济上支援,而且在行动上参与。黄花岗起义的烈士中有三分之一是华侨,他们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也是全体爱国华侨的光荣。正如孙先生指出的,“华侨有功于革命”、“华侨乃革命之母”。(见张永福《南洋之创立民国》)华侨  相似文献   

20.
李昌锋 《前沿》2011,(20):49-51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历史价值集中体现在引领现代社会科学理论新时尚、引导理性救国新思路和深入国际社会新观念三个方面。从而使得包括"民主"在内的许多现代观念深入人心。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不仅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而且对于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振兴具有深远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