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的记忆中,1980年的春节是我有生以来最欢乐最开心的春节,原因很简单,父亲彻底平反了。在此之前的二十年里,我家一直笼罩在悲凉的气氛中,即便是过春节,也听不到欢声笑语。记得"文革"中有一年临近除夕时,我从外地做工回来,咬  相似文献   

2.
几年爸爸当下来,感到不容易。爸爸得兼有教师的知识和技巧,二者缺一教子难。我不知别人的小孩是怎样“刁难”父亲的。但我深受自己四岁的儿子“那为什么呢?”“那干什么呢?”的不断追问之苦。见到江河里的水,他会说:“爸爸,这水是干什么的呢?”我说:“水形成江河。”“江河是干什么的呢?”“滋润大地山川。”“滋润大地山川干什么呢?”……这样的追问可至无穷多,世上的爸爸有几个不被问倒!毕竟比儿子多吃几十年饭,多吃几十年盐和醋,想来想去,找到了应对“那为什么的呢?”的万全之策。这就是在他“那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耦园忆父母     
每到耦园玩,就会想起父亲、母亲,想起兄弟姐妹童年的事。因为父亲在这里住过一两年,母亲则住过近20年,我们兄弟姐妹几人,都是在这儿长大的。父亲在耦园住一两年,我是这样算的:抗战期间,父亲从大后方昆明来苏州陪侍祖母,闭门隐居一年,后又去大  相似文献   

4.
正我的父亲杨烈宇生于1918年,按照中国人过虚不过实的习俗,今年是他100岁冥诞。在此,我简要回顾一下农工党大连地方组织创始人,市委第一、二、三届主任委员,农工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副主席,我的父亲杨烈宇是如何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肝胆相照的。相遇:热血青年邂逅地下党1940年,内迁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学生杨烈宇结识了时任中共四川省夹江县委书记的张黎群,很快就把他和几个知己为半工半读、接济贫困师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李默庵将军诞辰100周年,回想我家几代人曾与他交往的经历,我更加缅怀这位老前辈。李默庵将军是湖南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参加过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血战沙场几十年,战功卓著,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过重要贡献,是位著名的爱国人士。由于我的叔祖父段霖茂(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曾在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李默庵所辖的第九十八军任军长,我的二姨父杜心如(黄埔一期毕业)亦是湖南人,因此,我的父亲段德峻(后更名德怀,黄埔军校第十八期毕业)在抗日战争期间便与李默庵将军相识,称他为叔叔。后来,我父亲回安徽地方工作,从此,我致)在我的求…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来,不管是艳阳高照,还是寒风猎猎,我最迟都会在腊月三十的下午坐车赶回老家。过年的气氛本应是欢乐的,物质贫乏的年代更应如此,有好东西吃嘛!但实际上不是,从童年的记忆直到现在,大年之夜的氛围都是沉默、凝重和压抑的。从除夕下午起,父亲默默地贴春联;母亲除了敬天地神明时喃喃自语地祷告外,也是忙里忙外动手不动口;孩子们尽管高兴,也被反复告诫不许乱讲话,否则晚上睡觉时会被用抹布擦嘴巴,把不吉利的意思擦去……欢乐的春节在莆田为什么如此悲怆——400年的历史疤痕!追溯童年情形,记忆中还是跳出了一段颇具荒诞色彩的历史真实:我母亲曾经转述过我姑奶奶讲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母亲生我时已是32岁“高龄”,因大出血昏迷了两天两夜。我不知道母亲是怎样逃过那一劫的。父亲告诉我,有很多藏民捋起他们宽大的衣袖,为母亲献过血。我后来想,母亲几十年来视工作如生命,大概与此有关。杨学琼,女,四川省大邑县公安局局长,曾先后荣获中国警界女十...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形象     
我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从我记事时起,父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就是高大的,尤其是父亲帽子上的红五星和衣领上的红领章总使我感到非常骄傲。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父亲现已离休在家安度晚年,但是,在我的心里,父亲戎马一生的高大形象始终没有改变。由于抗洪形势严峻,工作繁忙。我已有一个多月没有见到他老人家了,上个星期天我抽空去军队干休所看望父亲。一见到父亲,我就把了解到的抗洪形势向他宣传了一遍。我滔滔不绝地告诉父亲荆江防洪如何险恶;嘉鱼县牌洲湾溃口;枝江市江堤出现61处险情;解放军官兵和当地群众一起严防死守长江大堤……父亲静静地听着我的叙述。待我停住嘴,仔细观察着父亲的反应时,我发现父亲的脸上露出了严肃中  相似文献   

9.
正今年春节前夕,原27集团军的一位老首长转赠给我一本新书:《父亲——还原真实的开国上将许世友》(以下简称《父亲》)。因我也在这个集团军和所属师工作过多年,上将许世友曾是27集团军前身华野九纵的司令员,对老首长的传奇故事在部队传统教育中早有耳闻。当拿到这本书时,正赶上春节放长假,我便怀着对老首长的特殊感情、对开国  相似文献   

10.
几天前我过生日,父亲打来电话祝我生日快乐。一向少言寡语的父亲竟然像母亲那样在电话那端絮叨了半天。末了,母亲拿过电话对我说,周日就是你父亲六十岁生日了,家里准备给他操办一下,如果不忙的话,你就回一趟家,让父亲高兴高兴。  相似文献   

11.
<正>《百年潮》第5期刊登董必武之女董良晕的回忆文章,摘登如下。1956年春节,我随父亲董必武、母亲何莲芝在上海过春节。由于父亲是中共一大代表,2月22日,上海市有关方面邀请他到一大会址陈列馆视察。他当场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这句题词出自《庄子》,是说有些事情开始时极其微小,不被重视,后来却发展壮大起来,成就了一番大事业。这句富有哲理的题词正是中国共产党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2.
叶帅是广东梅县人,又是归国华侨将领,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与香港、澳门有着很多交往和联系,特别是与香港过从甚密。几番过香港数年风雨路叶剑英中学毕业之后,因家中贫困,决定到南洋去谋生。1916年,他父亲找的一位"水客"  相似文献   

13.
春节,我回到老家。一天晚上,正和父母摆龙门阵,忽听外边传来一阵熟悉的舞稻草龙灯的锣鼓声。咋个,现在村里还舞稻草龙灯吗?我问父亲。父亲笑着说:是的。你小时候见过的,只能在晚上舞。父亲的话让我想起小时候春节期间,穿行在乡村夜幕中的草把龙灯。  相似文献   

14.
常有人抱怨:在美国过什么中国年!碰到日子不对,大年初一照样上班,一点气氛也没有。但话说回来,只要有心,任何环境都能营造出气氛。例如达拉斯的天主教堂,每年春节都有一番传播送文化的欢乐场面,欢迎华人,尤其只身在外的留学生,都能共聚一堂,过一个快乐的节日。去年过年的景况记忆犹新,首先是感恩弥撒,弥撒中特设奉“中华民族列祖列宗之牌位”,以序献香、献花、献酒、献果,行三鞠躬,并朗读祭文: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我祝我祷,必信必诚。年饭是教友们精心烹饪的,除了丰富,还包含着民俗的吉祥意义。如金猪行大军(烤乳猪)、…  相似文献   

15.
林华 《两岸关系》2008,(3):54-55
2008年2月4日,是我父亲的祭日,一大早,母亲就在父亲的遗像前摆放上米酒、元宵和水果,点燃蜡烛,时到中午或晚上,我们全家便聚在一起吃上一顿简单的团圆饭。20年来,年年如此。而最难忘的莫过于2007年的春节,我和姐姐在台湾过年的情景。  相似文献   

16.
纳西族春节 过年时荡秋千为纳西族所喜爱。不过,立秋千时要由当年结婚的新郎去立,结秋千绳则是新娘的事。傈僳族春节 泸水县的傈僳族,春节期间喜欢在温泉举行赛诗会,俗称:“澡塘会”,兰坪县和泸水县的傈僳族都远道赶来参赛,先洗澡后赛诗。诗会连续七天七夜,有唱古代民歌的,也有唱新民歌的。壮族春节 壮族与汉族一样,过的是农历新年。除夕夜,壮家人做好次日一天用的米饭,叫“压年饭”,希望来年丰收。过年包的粽粑,有的长达尺余,重五六斤。有的地方还举办“歌墟”,附近壮族青年男女聚在一起对唱山歌。拉祜族春节 在沧源县拉祜族的村寨,春…  相似文献   

17.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6-26
壮族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家庭还包制1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一年沸腾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公民导刊》2006,(12):57-57
编辑同志: 我是名在外打工的农民,今年春节我买了一台自动按摩机准备过年回家给我的父亲使用,由于工厂临时通知要加班,不能回家过春节.于是我便托同村的老乡李某将这台按摩机捎给我的父亲。谁知李某却在下火车的时候将这台机器遗忘在火车上.后经查询发现物父亲。谁知李某却在下火车的时候将这台机器遗忘在火车上.后经查询发现物品已丢失。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能不能要求李某赔偿我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冰灯的故事     
很多年以前的春节,年少的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因为在乡下的老家,孩子们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拜年的习惯。在我们看来,那是过年最大的乐趣和享受。我的要求是:"不要纸糊的。"父亲纳  相似文献   

20.
正我的家乡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高定村地处桂北高寒山区,春节前异常寒冷的天气一度使我对回乡村老家过节的想法动摇,但年逾八旬的父亲却凭着经验坚信春节期间的天气一定不冷,不但鼓励我们做好回家的准备,而且还动员了我岳父母一起到我老家过节。想到父亲也有两年没回老家过年了,二弟在电话里也一再说着城里哪有我们家乡的年味,家里专门养了一批土鸡、一头猪等着你们回来过节才劏等等,我也就坚定了回家的念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