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冯桂芬在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下,在揭露晚清封建官僚体制弊端的基础上,以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思想为参照系,提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改革主张:改善官僚升降机制、改善民意上达机制、压缩编制、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官吏素质、厚养廉遏制官吏贪污腐败等。  相似文献   

2.
试论冯桂芬的外交思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世纪60年代初,冯桂芬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他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外交思想主张.他不仅提出了和戎自强的总体外交战略,而且提出了讲求诚信、讲求理、利用矛盾等交涉策略.此外他还提出了识夷情、培养外交专才等应付变局的外交措施.这些思想主张对于中国外交思想的近代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资政新篇》和《校邠庐抗议》为讨论对象,从经济、文化两个方面分析了洪仁、冯桂芬二人现代化思想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他们现代性视阈的分野与冥合正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以及中国现代化思想从一开始就具有的多元性与多源性。  相似文献   

4.
人权是西方的话语,中国传统文化并未能发展出人权的理论和制度。然而,过去的“未能”不可被轻易地等同于永久的“不能”。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若干思想资源,它们可以与现代“人权”概念接榫,并且在传统文化的脉络中为人权提供另一种证成方式与诠释角度。具体而言,对于第二代和第三代人权,传统中国文化具有丰富的思想资源。传统中国文化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相互关联性,重视群体福祉,主张政府对人民的教化和关怀,都是传统中国文化强调积极自由、终极和谐理想的思想基础和表现,它们当然地构成了第二代和第三代人权的基础。而传统儒学中“仁”的思想,则能为人性尊严提供智识支援。  相似文献   

5.
易顶强认为:表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由法律确认,受法律保障和限制,以及通过一定方式来公开发表、传递思想、意见、主张、观点等内容,而不受他人和社会组织非法干涉或侵犯的权利。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在对表达权的正当性范围或界限的理解上,中国与欧洲以及其他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开新与挖掘,吸收其积极思想,  相似文献   

6.
陈独秀与东西方文化论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东西方文化论战,为西学东渐区别异质、剖析模式、分析原因、提出标准,确立了其思想史中的地位;陈独秀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不主张全盘西化,反对孔儒而不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至今仍然有现实意义;在提倡功利主义,反对新旧调和方面,陈独秀的思想独到而丰富,是其辩证思维深邃的一面;对于未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李大钊的思想则高于陈独秀的思想,体现了这两位新文化运动巨人的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7.
洛克与卢梭是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史上两位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两人在主权理论上存在一些分歧。洛克基于经验主义的基础提出议会主权理论,主张间接民主,追求自由;卢梭在理性主义的感召下,基于公意提出人民主权理论,主张直接民主,追求平等。两者的理论都给后世以巨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时期,在中国思想领域中异军突起,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思想,即以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变法革新等主张为特定内容的图强御侮思想。从文化史上看,一种新思想的产生,不论是萌发于传统文化内部的运动,还是借助于外来文化的撞击,都与旧有的传统文化发生着种种关系。这些关系,往往表现为这种新思想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毫不例外,出现在鸦片战争时期的图强御侮思想,必然也与传统文化发生如此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西方的哲学与诗学是体系完整且成熟的,哲学与诗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衍生、相互依存、相互烘托的关系。中国没有西方文化范畴中的"诗学",而是文、史、哲三者的巧妙融合。西方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中国则是儒释道的融合。中国的哲学、诗学、宗教、思想文化和理念与西方人的整体思想文化理念存在的分歧不仅不会彻底消除,而且会越来越明显,这表明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了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的重要的一极。我们只要在面对外国文化的冲击之时,构建起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大厦,就能开创中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和谐“一直作为我们民族的主流思想贯穿始终。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它是我国传统哲学的一个核心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人际和谐”思想,提倡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宽和处世,创造“人和”的社会环境;“邻邦和谐”思想,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和平共处、亲密友好;“以人为本”思想,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人为万物之灵,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人性论视角下的中西方传统行政文化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性善论与性恶论分别是中西方历史上的主流人性思想。总的说来,性善论思想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主导影响是消极的,性恶论思想对西方传统行政文化的主导影响则是积极的。不同的主导影响造成了中西方传统行政文化之间的深刻差异。实现我国行政文化的现代化,需要吸取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精华,借鉴西方行政文化的优秀成分,避开两者的不足并积极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2.
《诗经·国风》中没有楚风,在《诗经》研究史上几近公论。然而,这种“楚风阙如”现象似乎悖离于《国风·王风》与楚文化的相互渗透关系,实则并非如此,二者只是从两个不同层面对《国风》与楚文化关系的概括,即一是现象层面,一是实体层面。本文正是从这个意义出发,通过对《国风》与“楚风”和楚文化关系的综合阐述与深入探讨,进而对《国风》的领域和楚文化的内涵有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理性一词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个常用词。然而,人们更多是从工具层面来理解、使用理性,将其堕化为一个僵死、片面及孤立的语言符号,这实质是对理性莫大的误用。理性是一种深刻的文化象征,应在活生生的历史中获得文化的内涵。以理性作为理论视角,可以将中西文化作最好的辨异。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民族有着一种浓重的地缘情结.这种情结来自地理、历史、冷战思维以及冷战后俄罗斯人对现在与未来的思考.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命运似乎与在东西方之间的选择有着密切关系,但是从俄国历史传统到官方改革,从外交政策到革命运动,无不说明俄罗斯民族的地缘情结是一种"欧洲的意识和非欧洲的无意识".在失去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地位以后,这种情结对俄罗斯在未来欧洲以及世界的位置都显得格外现实和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西学东渐与东学西传的历史过程是并行发展的,它既有长期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积淀和物质准备,也有西方传教士出于在华传教目的和启蒙思想的客观需要所创造的条件,而且也是中华文化本身博大精深、蕴力深厚的体现。根据欧洲思想家对中华文化的不同理解,这一时期在宗教、历史、政治、道德、语言等方面中华文化在欧洲都发生了影响,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碰撞、融汇和互补。  相似文献   

16.
张竞生是20世纪初的留法哲学博士、著名学者。张竞生的美育思想是我国美学史上的宝贵财富,它体现了近代中国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具有深远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7.
当人类思想从早期文明提升到轴心文明之时,产生了理性思想,这就是西方的philosophy(哲学),印度的Darsana(见说),中国的“道论”。人类进入现代性的统一世界史之前,三大文化各按自己的理性思想演进。进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现代性进程之后,印度的Darsana(见说)和中国的“道论”都被西方的philosophy(哲学)这一名称统一起来。其结果有利有弊,弊即印度的Darsana(见说),中国的“道论”的核心内容被遮蔽了。以印度的Darsana(见说),中国的“道论”呈中印理性思想的本来面目,对于世界理性思想的重建,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要理解人类对动物的观念和态度,就要从我们的思想是怎样被历史和文化塑造的入手.今天,动物与人的天平正逐渐向动物的方面倾斜.多数主张动物保护的人,实际上都在不同程度上要求人类将部分的权益让渡给动物.在动物保护中学习如何科学地保护动物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而在一切活动中学会尊重人的权利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9.
审美文化与民族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特定的审美文化从属于特定的文化形态;审美文化的内涵包括群体的共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艺术性的物化产品和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等方面。本文从反传统美学的角度论证了传统美学的重大缺失和根本弊端,并论证了审美文化理论研究具有“开拓新的领域”、“重写美学史”、“新的思维与新的方法”及“创建新的学科”等五个方面的创新性意义。审美文化的理论研究是当下中国美学研究走出困境、走向新生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和平崛起”核心思维兼具中、西两种文化要素,既反映中国“和合”文化本原的要求,又深受西方二分法哲学本体论的影响。和谐世界核心思维源于中华传统的“道”本体论和整体主义形象思维方法论。和谐世界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外交从文化本原上甩脱西方“天人相分”二分法哲学本体论,向传统的“天人合一”整体主义一元本体论回归;反映了中华“惟精惟一”、“尚中和合”和“中庸”思想精神实质正在复兴。中西两种异质文化本原的综合,是世界同一性发展必然要求,也是建立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保证。中西能否在各自文化本原基础上,形成新的共有文化,决定着未来人类建立和谐世界的前途与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