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云峰 《求索》2023,(1):74-81
以唯物史观的发现为标识,哲学的主体革命实现了人的主体身份的本质复归。在对人的主体身份解构中,人的自然存在身份、社会存在身份、活动存在身份科学定位了人的主体身份存在,将“现实的人”从抽象的世界中解放出来。人作为一种对象性存在物,其主体身份的建构过程往往易受到现实规训的影响而趋向“异化”,人的主体身份批判的关键是“异化”身份批判。社会交往和话语交往是人的主体身份建构的重要途径,规定了主体身份的最终交往样态和价值形态。  相似文献   

2.
在中囤,口述历史一直吸引眼球。它经常能爆出更多的细节乃至猛料.补充档案历史的不足。2013年6月22日.北京佟麟阁路85号的老教堂里,档案研究学者沈志华与央视名嘴崔永元对阵,携带各自的“智囊”,聚首论说“朝鲜战争”,容纳300人的会场挤进了600多人。崔永元这次的身份不是主持人,而是“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3.
子秋 《今日广西》2008,(3):56-56
印度人、尼泊尔人很重视身份,在印度若身份不同或所属阶级有异.就不能同席共桌,一起吃饭。尼泊尔人也同样有类似的阶级划分,在其国内,对“身份”的重视,超过了一切。  相似文献   

4.
黎明 《研究与交流》2004,(3):31-31,34
和“君子”相对应的“小人”,以品格、道德论,指的是“卑鄙的人”;和“大人”相对应的“小人”,以地位、身份论,本文所指“小人”为等级制度中的“卑微的人”。  相似文献   

5.
雅克·拉康从性身份定位理论出发阐述了“女性是不存在的”这个命题,提出孤立的人自身是不可能存在的,人只有在同世界的他物和社会上他者的接触中,才能发现自己。对于拉康性身份定位理论的理解,学界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存在主义女权主义认为,拉康的性身份定位理论在他们看来是不完善的,女性相对于男性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二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认为,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不是先天解剖学差异造成的,而是根源于私有制;拉康的性身份定位图是对稳定的身份认同发起了激烈的攻击,但是却没有完全的抛弃它。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权益保护的路径选择——基于政府角色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悦蘅 《人权》2008,(4):35-38
关系一、农民工问题与政府角色的关系 “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有承包土地,但不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非农产业就业,依靠工资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其中“农民”表明他们的社会身份,“工”则表明他们的职业,“农民工”就是这种身份与职业的独特结合。  相似文献   

7.
谁也不会忘记,仅仅在 7年前,“国家干部”还是足以引人自豪又颇令别人羡慕的身份,而今天,“国家干部”观念已逐步被人淡化。“国家干部”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种区别于农民、工人以及非国有所有制人员的职业划分和人事管理机制在建国以来运行了长达 40多年。这些年中,如果有了“国家干部”这个身份,就有了“吃皇粮”的资本,如果你不具备这种身份,那么,你就是有多么过人的才华,你都会被“国家机关”拒之门外 !就像人们形容的,是龙你得盘着,是虎你得卧着。 为着这个身份,多少人漫长的等,苦苦的追,有人不择手段,有人趁机谋利…  相似文献   

8.
大约在10年前,前民主德国情报系统的部分秘密档宾原件被人“偷”走,转移了。这些文件所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不仅有这个国家秘密机构——外国侦查总局几乎所有境外活动的计划,还包括其数千名海外特工真实身份的材料。更为重要的是文件“失踪”之时,数千名特工中的相当一部分仍在以各种身份为掩护,活跃于联邦槽国及北约其他成员国内的要害部门。遗憾的是,当时却无人确切知晓如此大量且极为敏感的间谍档案究竟为何入“偷走”,又藏于何处。正因为如此,那次行动一直被国际增报界视为“冷战结束前夕是为成功的情报阴谋之一”德要求“物归…  相似文献   

9.
“我在做志愿者、义工”,当你身边有人这么说时,我肯定你的第一反应是“不错啊!”时下,热心公益=有对生活的追求=有与众不同的经历=有自己的活动圈子和朋友=有善良、博爱、热情等品质。“70后”、“80后”,甚至“90后”,都在争取拥有志愿者这个让人引以为傲的身份。做志愿者、做义工已经成为年轻人中流行的“时尚”身份。  相似文献   

10.
“身份不明犯”是指《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身份不明犯”的侦查、起诉、审判,先要明确程序法上“身份”的范畴问题。“年龄”作为程序法“身份”是涉及定罪量刑的一项重要内容。司法实务中,怎样科学、准确地认定“年龄”,以保证法律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统一,需要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1.
“老三届”人:蹉跎与进取“老三届”人是共和国非常岁月造就的一群人,他们虽然分别于1963年、1964年、1965年迈人普通中学高中或初中教室,但是都是在1968年同时领取中等学校高中或初中的毕业证书、获得“知识青年”的身份,走入“再教育”的行列。他们...  相似文献   

12.
“我成为广西人已经26年了,广西是我的家乡,我为此很自豪,我想一直拥有广西身份。广西给了我最初起跳的平台,给了我前进的动力和勇气,无论在哪里,我都说自己是广西人。”  相似文献   

13.
郭利 《人民公安》2011,(23):53-53
他虽然幸运地活到了胜利,但能证明他身份的人都已不在,他只能以一个厨师的身份,怀着对“延安”这个永恒理想,成为渐行渐远的历史的苍凉背影。  相似文献   

14.
陈粒 《创造》2008,(7):34-35
房地产广告是最能忽悠人的,什么“尊崇”、“创意”、“经典”、“自然领地”、“水岸豪宅”、“景观别墅”……但是仔细想一想,地产商们叫卖的都是房子的附加和包装,什么“景观”了、“身份”了、“生活方式”了,而房子本身真正的质量如何却很少提及。  相似文献   

15.
身份及身份权研究一直是民法学的薄弱环节,这不仅使我们在对身份关系的理论认识上大幅落后于其他民事关系,而且在客观上造成了立法保护不力、司法实践中涉及人身关系的纠纷解决无据可依的尴尬局面。故此对“身份到契约”和“契约到身份”运动的观察,对不同语境下身份概念的解析和对民法上身份权制度化根据的探讨,将有助于身份权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6.
热词     
名片泡沫 指在名片中加上一串与实际身份不相称的华丽头衔。往往与身边人会晤也会递上名片,让人感受到中国职场的头衔泡沫无疑是存在的,而且有越吹越大的趋势。在一些小公司,甚至人人都是“经理”。与此同时,很多人也乐意在名片中冠上“总监”、“经理”等伪头衔。  相似文献   

17.
吃饭的烦恼     
中国重名最多50姓名公布,近30万人叫“张伟”,与“王伟”、“王芳”名列前三名 近日,一个名为“中国姓氏权威”的博客公布了“中国重名最多的50个姓名”,根据此排名,“张伟”成为中国重名最多的姓名,全国共有290607人叫“张伟”。排在第二的是王伟,重名数达281568。该博客称所有的数据由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提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性质、员工身份呈现多样化格局,许多员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人们的独立性、自由度大大增加,迫切需要对企业党组织设置形式、工作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俺麻木啦     
原北京海淀区区长周良洛,曾经被视为前途无量的政治新星,但实际上他很长时间里一直扮演着双重角色:白天,以“明星区长”的身份主持廉政会议;晚上,却以“陈总”的虚假名号出入高档娱乐场所。受审时,他坦率承认,贿赂“收得多了也就麻木了,收不到反而觉得不正常”。  相似文献   

20.
茶地乡久泰村以钟姓为脉,它位于上杭县东南部,现有230户人家1100余人。自三五郎公在此地开基以来,世代以农耕为主。在长期迁徙和民族融合之中,久泰村人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的民族身份属于“汉族”。1987年12月,根据党的民族政策,久泰村的“钟”姓与上杭的部分“蓝”姓和“雷”姓一起恢复畲族身份,从而开始“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