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继兴 《各界》2013,(9):9-11
张恨水的众多小说中,有一部长篇小说《虎贲万岁》(又名:《武陵虎啸》)是纪实小说。 这是张恨水一生唯一的一部纪实小说。张恨水一直以来不主张以小说去纪实,他说:“小说就是小说,何必去惹下文字以外的枝节。所以我取《金粉世家》的背景,完全是空中楼阁。空中楼阁,怎么能作为背景昵?再换个譬喻,乃是取的蜃楼海市。蜃楼海市是个幻影,略有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虽然是幻影,但并不是海怪或神仙布下的疑阵,它是太阳摄取的真实城市山林的影子,而在海上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2.
看过电视剧《杨乃武与小白菜》,笔者觉得最不是滋味的就是冤案昭雪后,“老佛爷”怪罪小白菜的那句独白:“你坏了我一百多文官。”“老佛爷”的意思,杨案中那胡审乱批被罢职的京浙百官都是小白菜拖下水的。其实,稍知剧情者都知道,小白菜何其冤也?! 作为历史人物,谁也不知道“老佛爷”是否说过这句话。不过  相似文献   

3.
先秦时儒墨并为显学。那时“士”的两种形态,就是孔儒和墨侠。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前。墨侠是作为与孔儒对立而存在的。墨侠所渲染的侠气也曾深入人心,形成了国民性中的一种“侠气心理”,这种“侠气心理”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就是所谓“游侠文化”。事实上。墨的摩顶放踵和侠的有所必为,多少体现了下层社会利益和改革社  相似文献   

4.
真·假     
宏图 《瞭望》1994,(32)
巴金老人《向老托尔斯泰学习》深情地写道:“……我留下的每张稿纸上都有这样三个字:讲真话.”在《最后的话——致树基》中,老人又提及,托翁“给我指出的一条路……这就是讲真话”.李辉君《云与火的景象——我所理解的巴金》记拜访老  相似文献   

5.
讲真话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这是毋容置疑的。然而,怎样讲真话,在态度和方法上也有个实事求是的问题。有的同志把讲真话简单地理解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爱怎么讲就怎么样”,未免有失偏颇。首先,讲真话应以“实事”为依据。真实性是讲真话的本质。讲真话所具有的真实性,起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真心话;其二,客观依据要真实,即是“实事”。两者不能偏废。这里所说的“实事”,是指符合事物本来面目并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具体事实。现实生活中,人们由于主观意识的作用,有些真心话可能没有事实根据。如果是家  相似文献   

6.
拒绝·谦洁     
拒绝这个词挺生硬的,一点也不温柔。何谓“拒绝”?《现代汉语词典》上释为“不接受”。廉洁呢?简单通俗地说就是:不贪占。 从词书对“拒绝”的诠释不难看出,两者之间有若十分微妙的联系。凭直觉我斗胆下断言;廉洁者,必须包含拒绝。金钱的、美色的、物质的、精神的……等等,无一不对人们闪着世俗的媚光。面对诱惑种种 有人拒绝了,也有人接受了。我以为,清廉与腐败的分野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对人和事,有争议不怕,就怕因有争议而“搁一搁”。这一搁,有时就经年累月,甚至于此人此事也许就此落入“阴山背后”,永不叙议了。人总是在克服缺点中成长的;事总是在矛盾转化中解决的。这就是说,人和事既然存在着矛盾,要不争议也就不可能。即以人而言,如果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观点说,那末,没有争议的  相似文献   

8.
探索,创新,是电影界与广大观众对电影的共同呼声,也是我国电影能否赢得观众和进军世界的所由之路。然而,在一片探索、创新声中,却也不乏以探索、创新为标榜而实则属于侈谈或吹嘘者,真正得到普遍或多数认同的佳作为数寥寥,而涉及探索片的争议倒是波澜迭起。即使是某些已被舆论认为不错、或者在什么大奖赛中受奖的作品,也仍是不免见仁见智、毁誉径庭。这当然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  相似文献   

9.
我认识沈道鸿已经有七八年了,他是个好学不倦,敢于探索的青年画家,曾经对古代画家的作品和画论作过细心的研究,也曾经用画笔试过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东闯西闯,总想闯出一条既能推陈出新又能引起观众欣赏兴趣的路子。经过勤奋的研究和实践,他终于在“外师造化”之外悟出了“中得心源”的重要性,他认识到要想创作出真挚动人的作品,只有使“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物质世界和心理世界互相渗化”。从这一契机开始,他的作品就起了变化,从单纯的“状物”逐步与“抒情”相结合,创作了一些意境葱笼、引人入胜的作品。这一成就令我在阅读  相似文献   

10.
张爱国 《理论探索》2011,(2):135-138
目前,关于"春晓"著作权的法律性质存在许多争议,这些争议集中表现在关于"春晚"是否为电影作品和汇编作品方面。过于机械地理解独创性,是造成"春晚"著作权的法律定性存在纷争的关键原因。准确理解和把握独创性背后更高的政策目标和立法逻辑可以得出,"春晚"既不是电影作品,也不是汇编作品,而是录像制品。  相似文献   

11.
在表征马克思思想起源的主要作品中,《乌兰内姆》的文体形式很特殊,其故事情节无可考证,但其中无疑有在西方流传很广的“浮士德形象”的痕迹,所涉及和讨论的人生议题则十分重大,重大而无解,所以马克思自己标明这是一出“悲剧”。如果仔细地研读文本,一方面我们可以感受到马克思受欧洲人文经典和浪漫派思潮的强烈影响,另一方面又可以发现其中无疑也包括了他当时对人性矛盾和人生“悲剧”的独特理解。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他思想起源期的真实状态,也奠定了他以后思想走向的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2.
朋友听说我将随团访问泰国,便半开玩笑地对我说,在曼谷上卫生间时,千万要用手纸将马桶圈厚厚地垫上一层,不然沾上不洁之物,回来后跳到黄河也洗不清。这话从某种意义上也许是对的。在泰国,只要肯花钱,而且不怕得上性病,上夜总会看脱衣舞易如反掌。如果要泡个妞,其便捷程度大概和我们在北京举手“打的”差不多。但倘若你据此将泰国看得漆黑一团,甚至以为那里的空气都夹带着艾滋病毒,那就有失偏颇了。其实,泰国是个古老与现代互相交织,污浊与明洁并陈的奇特社会,在那里也有许多美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石岩 《侨园》2002,(2):10-11
中国人留学的逐年多起来,不用调查,不用看统计数字,只要看媒体铺天盖地的留学广告就会做出这一判断。有关留学的长篇纪实作品、短篇报道多了起来,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受骗”、“落难”故事。受骗、落难的故事存在,但也没必要对其的程度、范围等进行夸张性描述。受骗、落难个案的产生,究其原因,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留学生进入的是“克莱登”学校。“克莱登”大学,是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所虚拟的一所“皮包大学”。在外国,不论是哪个国家,都有类似“克莱登”的学校,它们有的是老牌“克莱登”,有的是为了招收外国学生而临时拼凑起的“克莱登”。留学生如果进入“克莱登”,则麻烦恐怕就要有了。最新的迹象是,有的“克莱登”把目光移向中国,甚至与国内的学校搞起了“联合办学”。看来,留学之前先要搞准哪个学校是“克莱登”。国外有的学校只具有短期培训资格,它发的“毕业证”是不被中外政府承认的。如新加坡海洋商务学院,就是只有短期培训  相似文献   

14.
《团结》2008,(2):1-1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民主一词是当今用得最多的政治词汇,也是引起歧义和争议最多的政治学概念之一。产生歧义和争议本不奇怪,其原因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从逻辑的角度看,没有厘清“民主”这一概念的含义,是产生不同意见的重要原因。我们常常看到,人们在讨论和使用这个词的时候,虽然用的是同一个词,其实说的是不同的意思,指的是不同层次上的含义,因此,产生歧义和争议也就不奇怪了。这就需要我们对民主这一概念作一个清晰的梳理,使我们的思考更加明确和规范,以便我们的讨论和研究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5.
宁少勿滥     
有关“文革”的图书,出得越来越多,但真正有价值的论著却寥寥无几,广泛流行于图书市场上的,主要是些所谓“外传”、“野史”、“内幕”之类的标榜“纪实”的作品。这类图书以披露“文革”期间的“轶事”、“秘闻”和主人公的私生活为主要内容,于“文革”并无有见地的评析,于史实也无有价值的论述。一本所谓“传记”,用了大量篇幅描写叶群在私生活中的隐秘,对于什么婚前放荡、勾引秘书、与人通奸之类,津津乐道,不厌其详;近于旧时  相似文献   

16.
周金业 《学理论》2010,(4):151-152
文章从影片的“现代性”的内在追求及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分析电影文本的感伤性美学表达。将个体的生活存在经历与社会历史变革密切链接,是电影文本能让受众在纪实与虚构中对生活产生感伤的审美体验的精神锐器。  相似文献   

17.
我党从建党以来就强调‘’讲学习”,直至今天。我们今天强调“讲学习”,并不是从一般“劝学”意义上来讲学习。古人对学习的重要性、如何学习有很多精辟的训戒。如果我们仅从这一意义上来理解‘’讲学习”恐怕是不够的,而要从政治上来理解“讲学习”的重大意义。这里所讲的“学习”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个政治行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这“三讲”是密切相关的统一的整体。“三讲”也不是简单的并列的关系。“三讲”中最重要的,或核心的问题是讲政治,D也就是一定要从政治上来理解学习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只有“讲学习”,只有学习…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由于对共产主义的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使人们对共产主义这个社会理想产生了许多模糊的认识,甚至怀疑这种理想。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把共产主义这个理想社会说成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形态”或“最终理想”,把共产主义理解为人类最美好最合理、最完善的社会。由此人们也就产生了诸如“共产主义实现以后社会是否还向前发展”,“共产主义那样完美无缺,是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等疑问。继而在实践中对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不感兴趣,对共产主义信念产生动摇,对于现阶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9.
曲啸 《瞭望》1987,(23)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是需要彼此理解的。我在和青年的对话中,更是常常听到对方提出“理解青年人”的要求。我觉得,一个人要求别人理解自己,从广义上来说是对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因为,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相互理解,那么,彼此的交往也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20.
从历史的观点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马克思哲学在本质上是历史唯物主义。从历史的观点看,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都将获得重新解释,因此“回到马克思”就是“回到历史中去”。问题的关键是要对“历史”有种深刻的理解和领会,确立历史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