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城市轨道交通因空间结构半封闭、空气流通不畅、人群高度密集、客流高速流动成为疫情防控的难点,如何精准施策,考验着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者的治理智慧。以"望、闻、问、切"为视角,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下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归属、疫情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的风险隐患,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公安机关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主要困境和对策开展研究,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防控疫情、精准施策助力,为城市轨道交通公安机关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武汉公安民警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下,在公安部、湖北省公安厅和武汉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政治担当和过硬的作风本领,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忠实践行新时代人民警察职责使命,出色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安全保卫、严格城市出入口封控、市内禁行、小区封闭、火神山雷神山及方舱医院等医疗机构安保、公安监所疫情防控、转运送治“四类人员”等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拥堵造成城市通行能力效率低下,已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显得非常重要,而发展公共交通是治理城市拥堵、解决市民出行难这一重大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倾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舒适、绿色的城市公交综合出行系统,对于贵阳缓解城市拥堵以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准确把握保卫学的概念和研究方向,对于促进该学科的研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保卫学概念的理解,不能忽略保卫学立足人类安全需求这一价值属性和保卫工作内在的规定性。从一个侧面可以说,保卫学是对保卫原理、规律和保卫工作对策的探究,是实现人类安全需求的方法和手段,是理论化、抽象化了的保卫工作。保卫工作则是具体的保卫方法、策略的体现,是理论的现实化。明晰保卫学概念和保卫学把人类安全需要、侵害因素、安全防范系统为其研究对象,对于保卫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当今各国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最有效的手段。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特点以及当前轨道交通安全反恐建设方面遭遇的困境,需要公安安全保卫部门提前参与到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编制中,要求我们根据危机管理、安全防范理论来构建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轨道交通安全反恐系统,从而保障轨道交通和谐有序发展,为民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公共交通安全保卫领域中警务行为对象的高风险性、内容的冲突性、方式的法律规制性及警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匮乏和战术技能低下使得警务风险问题凸显,提高警务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强化警务技能及战术配合,构建立法及制度屏障无疑是警务工作中应对风险的务实态度。  相似文献   

7.
内部单位治安防控网络是全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内部单位保卫中的金融保卫为例,运用"管理主义"理论范式,提出在新形势下,公共服务社会化在内部单位治安防控网的建设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8.
国内安全保卫职能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安全保卫具有两方面的职能 :一是侦察的职能 ,即运用国家赋予的侦察权 ,通过使用侦察的和其他的专门工作手段 ,打击隐蔽敌人 ,惩治犯罪 ;二是保卫的职能 ,即通过防范工作 ,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两者是辨证的统一 ,彼此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全面总结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疫情形势和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提出了加强党的领导、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把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抓实抓细,以"千锤百炼还坚韧"的韧劲和"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定力,凝聚起磅礴伟力,化危为机,最终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双胜利。  相似文献   

10.
重大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全民战争,大学生是抗疫队伍中的重要力量。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及亲和力的重要举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重大疫情防控密切关联,思想政治教育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宣传导向、凝聚动员及调节疏导的功能,重大疫情防控又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与生动素材。明晰二者联系,把握重大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境,从而合理设置重大疫情防控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科学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做到防控与育人相结合,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对战胜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治安管理和高校特殊的环境,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学生保卫队伍,以维护校园的安全。学生保卫队伍在群防群治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对于高校学生保卫队伍的建设,还应在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着重加强组织机构的健全,学生保卫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对学生保卫人员业务方面的指导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是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根据目前我国交通参与者对于道路交通信号的普遍认知情况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探索实现“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对于改善我国交通安全现状问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逐渐好转,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实现了万车死亡率连续五年下降。但2006年以来,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接连不断地发生,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策:1.构建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防控体系;2.落实交通安全工作责任制;3.从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入手;4.构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防控网络;等。  相似文献   

14.
城市重大体育事件是指以租用、借用或者以其他形式临时占用公共场所,面向社会公众举办,单次参加人员在10000人以上的群体性活动,包括体育比赛、体育展览展销以及含有竞技色彩的民俗活动等。在重大体育事件过程中,突发性公共安全危害可分为群体械斗事件、拥挤践踏事故两类。重大体育事件对地方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已成为我国各地政府的共识,但随着规模扩大和场次的增加,其安全保卫难度也随之提高。对重大体育事件安全保障战略和路径设计是: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非营利性组织为联盟的安全保障主体;构建灵活有效的危机安全防范体系;加强公众安全防范教育;注意体育场馆、公共场所的细节设计。  相似文献   

15.
国内安全保卫规律是国内安全保卫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研究国内安全保卫规律是公安机关国内安全保卫部门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政治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重大疫情防控与移民社会具有密不可分的互动关系。从重大疫情防控对移民社会影响的维度看,疫情防控具有瓦解或催生移民社会、冲击或护佑移民社会、颠覆或重塑移民社会的功能;从移民社会对重大疫情防控影响的维度看,移民社会的栗栗危惧不利于重大疫情防控、默默奉献支撑着重大疫情防控。基于历史视角对中外历史上的重大疫情防控与移民社会互动关系的经验教训分析,在重大疫情防控中推进移民社会建设的路径包括:构建身心健康的移民理性共同体、构建平等友善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天人和谐的自然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的发展加快了交通的发展。目前,轨道交通在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工程不同于一般的铁路,由于其特定的施工环境,因此高架桥在施工中风险性相对来讲比较高。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两个方面对高架桥施工中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论述和分析,以便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建设安全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公安民警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承担着人员排查管控、病患隔离转运、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等繁重复杂的任务。重大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时间长、感染风险大、防控标准高,对公安队伍战斗力保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重点分析在重大疫情防控背景下公安队伍战斗力的构成及影响因素,提出如何保持战斗力的方法和对策,希望能为公安队伍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旺盛的战斗力打赢重大疫情防控战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逐步发展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浙江警察学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作为动员全校师生投身疫情防控战的必胜宣言书、紧急动员令、科学作战图,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的根本遵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党建为统领,把提振师生信心、落实防控责任、担当育才使命贯穿于疫情防控始终,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努力实现校园安全、师生健康、舆情清朗、教学优质的疫情防控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0.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对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治理智慧为支撑,以人民至上的国家情怀为旨归,以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形成了疫情防治的中国模式。中国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世界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向世界展现了我国在疫情防控中的大国担当,具有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