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梁三元 《群众》2022,(11):47-48
<正>强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既是加强城市基层党建的题中之义,也是组织工作服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治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提出“城市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举足轻重”,强调“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新路径”。泰州深刻把握这些要求,着眼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大实践探索力度,编织“一张网”、  相似文献   

2.
吴浩 《党建研究》2023,(9):24-26
<正>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近年来,江西省紧紧围绕加快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产业升级战略,启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创新实行由省级党政领导挂帅的产业链“链长制”,并按照“围绕产业抓党建,抓好党建兴产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强化基层组织力,就是强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化程度,把党员和群众“组织起来”,形成落实重大任务的集中合力,打通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的“最后一公里”,符合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体现于百年来党一以贯之地增强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的历史过程之中;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应有之义,加之基层治理又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因而,强化党的基层组织力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确保基层党组织覆盖到社会各个领域,是强化组织力的前提;防止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则是强化组织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黄克立 《党建研究》2023,(10):57-5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要求“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对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进一步健全和落实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近年来,湖北省谷城县聚焦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按照“自治利民、法治安民、德治聚民”的理念,  相似文献   

5.
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部署。本文基于公共组织理论建立“结构-制度”分析框架,以N街道为个案,揭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微观机制和组织逻辑。基层党建以“结构嵌入”实现党组织的垂直覆盖和水平延伸,重塑了社区治理秩序;以“制度整合”实现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三种要素的连接,将结构潜能转化为治理绩效。与微观机制相表里的组织逻辑是:立体化嵌入使科层型与矩阵型组织结构并置,促进多种组织网络形态的并接;制度性整合则从合法性、相互性与冗余性三方面强化了组织网络的持续、稳定与弹性。对党领治理进行实践追踪和理论分析,既可以为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深化基层党建引领提供经验参考,也有助于求解政党与治理关联性的组织学理路,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如何强化城市基层社区党组织建设,才能在提升社会治理质量的同时确保党的领导权威?顺德党代表工作室制度的运营实践表明,提升城市基层社区党组织权威的有效方式不在于扩大组织规模,或者强化组织的政治动员、吸纳功能,而在于如何激发基层组织的行动能力。在转型时期,积极地推动以服务为导向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确保党在新型治理体系建设中扮演协调者、领导者角色,是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种可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是提升社会治理有效性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重庆市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积极探索党建统领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注重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是关系党长期执政的重大课题。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重要时期,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均有不同的行进轨迹。其不断发展与完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内在需要,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加强基层党组织体系建设,须在"横向"层面实现广覆盖,进一步严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体系;在"纵向"层面促畅通,构建政令畅通的上传下达沟通机制;在系统宏观层面重协调,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在系统微观层面重优化,推动基层党组织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湖北省孝感市委探索建立三个“1+X”综合服务管理体系: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集区域内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互助组织为一体的服务组织体系:以党组织班子成员为核心.集党员干部队伍、群众组织骨干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一体的服务队伍体系:以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核心,集各种延伸、拓展服务平台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体系。走出了一条党组织领导、引领和推动下。以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王华 《群众》2022,(11):45-46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南京市委深入贯彻中组部等四部委印发的《关于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专题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座谈会,出台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基层治理“十项举措”,着力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书记项目”,基层基础得到持续夯实。立足基层治理新方位,南京将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的理念思路、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层党建领域形成了四种相对成型的党建工作机制。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调政党的服务功能,促使基层党组织开始由组织管理转向对党员和群众的服务;区域化党建,从党组织引领和参与社会治理的角度出发,发挥党组织联动效应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网格党建,强调党组织讲纪律讲责任的组织特征,使党的政治建设与城市社会治理相结合;枢纽型党建,通过枢纽平台的建设,加强党组织在社会中的延伸,同时推动党的组织体系的发展转型。这四种机制与传统的单位党建一起,共同构成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基层党建的主要形态。  相似文献   

12.
张加华  李雨畅 《群众》2023,(23):49-5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求“各级党组织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把各领域广大群众组织凝聚好”。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把曾是扬州市最大的拆迁安置小区建设成为“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文昌花园社区党委探索创建了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文昌经验,为新时代新征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苏春海 《群众》2023,(10):7-8
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三个一线”行动,是近年来机关基层党组织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党的建设取得的重要实践成果。深化“三个一线”行动,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功能作用,助力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基层治理目标。人口基数大、社会流动性强的超大城市如何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实现基层减负增效,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共同议题。从实践来看,超大城市的基层减负增效并非不可实现。松岗街道—社区职责异构的基层治理改革实践可以成为分析党组织在超大城市基层减负增效中作用机制的样本。超大城市人口流动量大、经济社会多元,基层组织权责倒挂、社会自主性缺失和强烈的问责担忧成为掣肘基层减负增效的困点,打破体制机制桎梏、补齐社会短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基层党组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集中体现为:发挥领导优势重塑街道—社区工作关系,以“管治二分”厘清职责边界、提升联动协调效率;发挥政治优势以党员积分服务弥合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缝隙,缓解基层组织的问责担忧;发挥组织优势以基层党建社会化建构社会自主性,理顺党组织与行政系统、社会力量之间的优势互补关系,使基层组织摆脱职责同构和社会“失灵”的困局。最终,党在组织上的嵌入引领与实质性有效治理的统一将得以实现,进而形成多元主体协同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基层党组织是党和人民群众的重要纽带。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要坚持党建引领,依靠党的思想、组织优势,将党建工作与基层治理无缝衔接在一起,确保基层治理效能有效发挥。要找准、抓牢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的结合点,打造以基层党组织为主体的多元化治理体系、优化基层治理模式,全方位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6.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组织力建设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基础。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必须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推动治理创新。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已有研究成果,从理论上厘清社会治理和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在逻辑,从实践层面考量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并借鉴要素—结构—功能分析框架,从乡村社会治理角度出发,提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和治理能力的现实路径:建设学习型政党实现要素优化,建设创新型政党实现结构优化,建设服务型政党实现功能优化。  相似文献   

17.
党组织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依赖于一系列具体的操作性机制来实现.通过政治动员,党组织有效地激活基层社会治理资源,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动力;通过结构嵌入,党组织有效地建立起与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链接,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组织支撑;通过资源整合,党组织有效地重组基层社会治理资源,为基层社会治理赋予能量.这三种机制分别为党组织引领基层社...  相似文献   

18.
党领乡村治理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党领乡村治理机制,每一种党领乡村治理机制都是党组织基于不同时代发展要求对领导乡村治理具体实践机制的创新与发展。在新时代党领乡村治理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更加突出政治引领统合、价值观塑造与培育统合、治理网络支撑的这一新机制是新时代的“执政党组织统合机制”。即在党的领导下,在继承动员、吸纳、统领机制基础上,通过政治引领统合、价值引领统合、治理网络统合强化党组织对乡村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执政党组织统合机制”将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轴,将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构建了新型乡村社会有机团结机制,凝聚合力推动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2017年以来,中国海油党组在全系统开展“党支部达标”工作,以建设达标支部为载体,规范基层支部组织行为,强化基层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探索出一套高标准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海油方案”。一、突出政治功能,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国海油党组坚持并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通过“党支部达标”工作严格管理基层党组织,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推动全系统形成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20.
灵山县注重发挥各级各部门党组织优势,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一线掌握社情民意、在一线落实党的政策、在一线转变干部作风、在一线体现科学发展,推动“万名干部入乡住村”活动深入开展。目前,全县已选派1227名年富力强、政治坚定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到全县409个村(社区)担任行政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其中,选派48名优秀机关党员干部入住48个贫困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