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改革开放40年,深圳经济特区承载着中央赋予的特殊使命和改革担当,实现从边陲小镇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蜕变,带来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在这一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背景下,深圳围绕非公领域党建、社区党建、互联网党建等进行了富有特色的创新。深圳的党建经验表明,执政党建设不仅是推动改革前进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的重要动力。反之,经济社会领域的巨大变化也为基层党建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
制度治党是政党运用制度手段对党的组织、精英和普通党员进行管理和约束的治理形态。制度治党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党的制度建设,着重点不是制度的供给问题,而是制度体系的衔接匹配,制度规则的严格执行以及制度文化的孕育建构问题。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背景下,制度治党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政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3.
"政绩出干部"揭示了政绩表现与官员晋升之间的密切关系,展现了地方官员在政绩激励下的行动逻辑。党管干部、分层考核和绩效晋升共同构成激励地方官员施政的制度要素,形成政绩激励的触动机制,决定地方官员升迁的基本规则。政绩评价指标体系本身可以区分为"正向和逆向""强与弱"两个维度,并且随着政治情境的变化中央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地方官员是被政绩激励制度塑造的理性行动者,他们在不同政治情境下,根据政绩评价指标结构的变化和激励强度的调整而选择施政的重心和方向,寻求政绩指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公推直选是一种竞争性选举机制,对于提升党员干部的民主意识和扩大基层党组织的权威基础均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这一改革目前尚面临着制度衔接、纵向升级、内卷化以及竞争约束等各种改革困境,深化这一改革需要从认识提升、制度建设和机制优化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属性是一个社会阶层社会地位和政治身份的坐标,具有重要的政治意涵.改革以来私营企业主经历了从"模糊的身份"、"同盟者"再到"建设者"的属性变化.这一变化表明,私营企业主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政 治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治理危机急需政治结构的调适与改造,形成有效的利益回应与吸纳机制。深圳市盐田区的民意畅达工作,尝试将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集合起来进入社区,开展民情收集和政策输送,实现了对社会利益诉求的有效聚合。民意畅达工作是关于基层民主创新实现基层治理的探索,对于转型中国的国家治理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问政:模式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普及和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互联网不仅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社交、娱乐的工具,还成为表达政治观点,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渠道。网络问政就是这样一个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政府与网民的双向互动机制。日渐兴起的网络问政正成为我国民主发展的新形式,深刻地改善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家喜  邹永松 《理论探讨》2005,1(5):138-141
中共十六大之后,党内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包括干部“公选”制、乡镇党委“两推一选”、党代会常任制、述职述廉制等得以广泛实践,同时与党内民主相关的一系列党内法规、文件相继颁布。从实践描述和文件解读两个维度分析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党内民主建设必将对于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产生深远影响,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还需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以及党内民主、国家民主与社会民主的互动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公推直选正逐渐成为党内选举改革的主导办法和党内民主创新的重要动力。从类型学上看,这一选举办法带有“组合民主制”的特性,它融合了公开推荐、组织选拔和党内选举三种机制,集合了组织部门、党员与群众三个主体,实现了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的带动。公推直选的这一制度特性,展现了这一选举改革的衔接性、可控性和突破性的特征,有助于执政党实现机制创新与制度衔接的平衡,推动党内民主和政治民主的渐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