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我国基层协商治理需要处理行政和民主的关系,弥合治理价值和民主价值冲突。可控式协商强调弹性控制、有限控制和柔性控制,其本质是一种以人民赋权的民主行政对协商民主机制运行的“可控”,以发挥民主优势,提升基层协商治理效能。通过对T县基层协商治理案例比较发现,T县协商治理是一种可控式协商,包括议题输入机制、议题协商机制和议题输出机制,分别对应协商预先可控、协商过程可控和协商事后可控。可控式协商的价值,一是缓解基层协商治理中的价值冲突;二是提高基层政府行政权力的民主性;三是激发基层工作人员的协商热情;四是稳定基层社会秩序。其发展受到行政权力属性、可控程度和协商人员素质三因素的限制,可以从强化权力监督、厘清可控要素和开展实践学习三方面不断优化可控式协商的治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王雪梅  杨嘉莹 《前线》2023,(10):76-79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街道构建纵向同轴、横向同心组织力模型,形成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为民服务机制,围绕街区更新建立党建引领多元共治体系,通过组织引领、机制引领、价值引领,将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街道社区体制机制创新,形成“街道围着社区转、社区围着居民转、基层治理围着问题转”的服务格局,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治理实践创新的制度性成果之一,在于复合型治理的形成,在治理导向上,则突出表现为均衡发展。复合治理的一般形态包括党建复合治理、政府复合社会、服务复合管理;其运转机制则有"项目制"运转、区域化联动运转等。复合治理的本质是合作、协商与互动,其特点是元治理与协商治理有机融合,权、责相统一,实现稳定和均衡发展。复合治理是现代社会日益复杂化、结构化、精细化、技术化的结果,而且仍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基层复合治理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破解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未来我国基层治理实践创新需要在节约治理成本和实现均衡发展两个方面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各级党组织在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创新和完善党的活动方式、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加大对基层党组织的资源保障力度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在国家治理体系视野下,如何适应变化,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基层党组织面临的紧迫而重大的现实任务。北京市延庆区旧县镇力推下访协商,来解决群众难题,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密切党群关系,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群众就地化解"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背景下不断完善和优化农村基层党建是广大农村从脱贫到振兴的迫切要求,也是创新发展党的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更是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要求。乌鲁木齐市农村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有效治理取得诸多成绩,然而,当前这项工作还面临着治理机制有待健全、治理力量有待强化、治理程度尚需深化的问题。对此,应该以制度建设完善治理机制,激发振兴动力;进一步强化基层协商治理,凝聚乡村振兴力量;强化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提升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孙照红 《前线》2023,(6):22-25
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是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优势的特色履职活动,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机衔接,从制度保障上就是增强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制度之间的兼容性和互补性,形成制度执行合力;从议题设置上最根本的在于以利益相关原则设置协商议题,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从平台建设上就是搭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与乡镇街道、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基层治理中充分发挥政协协商的优势;把“沉下去”和“请上来”相结合,为基层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新的模式和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依托协商民主的理念与制度优势,是新时代我国基层党建的重要进路。我国基层党建在规范性与开放性建设上存在一定的发展困境:基层党建规程存在一定的“碎片化”现象;基层党建的管理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协商民主为基层党建提供了理念支撑,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号召力,有效地克服党建规程的“碎片化”现象;它也为基层党建创设长效的制度依托,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服务力,促进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服务体系的优化健全。必须构建协商民主依托下的基层党建实践路径:贯彻协商民主基本理念,厘定协商议程中基层党组织的角色;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权威性建设,塑造基层协商的“主心骨”;构建“党建+”的基层制度体系,实现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基层党组织建设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北京市作为国家政治中心,在落实中央各项基层党建工作任务基础上,结合地域特点,不断创新非公企业、高校、农村党建,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实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这也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启示,包括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的结合;补齐工作短板,实现基层党组织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持续创新机制,构建精细化与多元化治理模式;灵活化解矛盾,推进依法治理与民间调解融合。  相似文献   

9.
强调话语为中心的协商已经成为当前民主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多元而创新的实践正渗透到基层治理的各个方面,学者多角度的研究也勾画了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轨迹。城市社区探索形成的"公民论坛""议事会"等实践模式成为当前协商治理的具体形式,在增强居民参与、提高政策合法化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城市社区协商治理建立在我国政治语境研究基础之上,是基层治理与协商民主理论相互融合的产物。通过对协商治理提出的背景以及实践形态进行分析,以"协商"作为出发点解析协商治理的深刻内涵,当前城市社会协商治理的关键和重点研究议题主要包括协商性与合法性、监察化与制度化、协商程序与结果质量以及相互理解与公共责任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魏九红 《前线》2023,(1):81-83
基层是社会治理重心所在,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工委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定位,践行“红墙意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品牌建设树亮点,打造守望相助的实践新模式;以民需导向破难点,打造民事民决的实践新模式;坚持街区治理抓重点,打造商户自治的实践新模式,形成了基层治理实践新模式的经验和做法,为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方帅 《学习论坛》2020,(2):47-53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截至2019年5月CNKI数据库收录的1282篇协商民主文章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发现我国协商民主研究热点聚焦于中国特色、治理、政治发展和公民参与。研究的演进趋势,表现为研究范式从价值向制度转换、研究范围从上层向基层延伸、研究内容从理论向实践转变。影响研究演进趋势的可能原因是:在国家层面民主理念与制度供给的脱节、在社会层面转型发展与社会分化的矛盾、在个体层面民主诉求与协商能力的错位。基于此,应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提升基层组织与群众的民主协商能力,丰富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实践。  相似文献   

12.
王红艳 《探索》2023,(2):76-89
党的二十大作出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重要决定,有必要对其深刻意涵、内在动因和现实进路进行深入研究。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在意涵上强调的是覆盖渠道、层级、主体、领域的全面性以及制度程序和实践参与的完整性,这是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精神的领会、贯彻和细化表达。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内在动因包括:协商民主不但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而且前者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乃至成就后者;协商民主的发展状况或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与质量,而面对新征程上出现的新风险新挑战尤其需要发挥好协商民主促进团结奋斗的“效能优势”。这是内在机理、政治要求和客观环境合力作用的结果。在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实践中,要坚持系统观念、突出问题导向,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持续健全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及工作体系,积极发展“横跨两个领域、兼顾两个重点”的基层协商民主,扎实围绕公共服务推进民主协商,并将提升协商主体的意识与能力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基本形式。杭州市政协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推进政协协商制度的整体设计,加强制度化建设,探索政协协商民主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寓民主监督于政协协商之中,加强协商能力建设,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实践模式。新形势下,杭州市政协协商民主在理论和实践上依然面临很多挑战。这需要人民政协进一步提高政协协商水平和能力,推进政协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明晰政协协商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成都市青白江区芦稿村在推行村民议事会制度的实践探索中,搭建了基层协商议事平台,构建了村民协商议事程序,创造了基层协商议事办法,并且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效果。芦稿村开展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经验,对于各地农村积极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深入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治理提出了一系列制度化新要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总结抗疫斗争实践及其新鲜经验,坚持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关切,重心下移夯实治理基层基础,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治理合力,依法治理和协商治理相结合,加强科技支撑提升治理效能,必将有助于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代民主理论的新思维,协商民主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公共参与和协商治理,它为中国社会转型期普遍出现的群体性事件的化解和治理提供了新的视野。要使协商民主成为治理群体性事件中的制度化、常态化的模式,可以从建立协商民主考核机制、设立明确具体的协商民主程序、创新基层民主协商实现形式、培育社团组织和建立规范的协商对话的教育培训制度等层面进行创新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罗心 《前线》2012,(2):51-52
按照市委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安排,历时一年的北京市优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评比活动圆满结束。前不久,市委召开北京市优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表彰会,总结了全市优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评比活动,表彰了100个优秀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项目。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张建明同志出席并讲话,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副主任刘宇辉同志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8.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是现阶段党建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浙江省舟山市经过多年的探索,创造了“网格团队+网格党小组”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并通过党政部门的协调,将网格党小组与网格团队的建设加以统筹安排,形成了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统筹兼顾、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本文基于舟山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创新,从理论上探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互动互促的机制建设。文章认为:统筹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使之形成良性互动的新格局.这是加强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长宁区的群众工作以"凝聚力工程"为载体,探索和实践了多种基层民主协商的新模式。进一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要在增强基层协商民主制度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完善和规范基层协商民主制度的机制、制度,处理好协商民主与群众工作其他方法的关系以及协商民主与票决民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基层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重心,当前基层社会中的矛盾和困境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基层治理碎片化、政府治理的条块分割和治理体系内在结构不平衡的问题。上海市徐汇区以党建引领片区治理提升治理效能,从治理单元、组织体系、治理方式和治理主体等4个方面推动治理模式创新,强化资源要素在片区整合,构建“扁平化”的治理体系。立足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要求,未来应在探索党建引领的工作机制、片区融合发展、治理机制范式创新、打造功能性枢纽平台上进一步推进片区治理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