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季培东 《群众》2022,(3):34-35
<正>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发出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动员令,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奋力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国际化智造名城”的征程上,常州须围绕“得人心、聚人才、汇人气、赢人和”点燃常州发展强引擎,把常州建设成为人才向往、英才荟萃、产才相融、城才共荣的长三角人才新高地。  相似文献   

2.
潘冬铃 《群众》2022,(4):31-32
<正>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打造长三角中轴枢纽,是常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的关键定位。瞄准新定位,通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有助于进一步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是常州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乘势而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周庆 《群众》2023,(12):15-16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作为常州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主战场、主力军,常州高新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速产业跃升、倍增区域能级的决胜一招,营商环境评价跃居全省城区前列,“高新事·高兴办”培育一流政务服务品牌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4.
韩立明 《群众》2017,(13):18-18
运功能节点的独特优势,深入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建设,提升面向国际、服务长江中上游及长江以北地区发展的资源配置能力,努力成为扬子江城市群构建双向开放新格局的“江海门户”。另一方面,策应长三角城市群和上海卓越全球城市建设,打造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积极融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一核五圈四带”发展布局,抢抓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机遇,构建“三港三城三基地”空间格局,着力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和江苏沿海湾区经济新增长极,打造集“生态屏障、产业腹地、创新之都、文化名城”等功能于一体的上海“北大门”和Ⅱ型大城市,努力成为扬子江城市群与上海协同发展的“咬合器”。  相似文献   

5.
刘以安 《群众》2017,(13):14-14
南京作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长三角唯一特大城市,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约占扬子江城市群总量的1/5,且具有区位、创新中心、产业发展、交通枢纽、开放平台以及绿色生态等多重优势。南京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提升城市首位度,努力打造扬子江城市群“引擎”,在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发挥好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峰 《群众》2022,(4):33-34
<正>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创新作为江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努力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为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划出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宿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以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不断提升农业园区化、融合化、数字化等发展水平,全方位引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国荣 《群众》2022,(5):11-12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吴江区作为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对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牢记“国之大者”,勇担战略使命,推动示范区建设呈现勃勃生机,在2021赛迪“全国百强区”榜单中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十。我们将牢牢把握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和示范区“一田三新”战略定位,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加快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更多示范引领的一体化发展成果,为长三角全域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8.
顾晓彬 《群众》2023,(20):28-2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近年来,常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532”发展战略,高质量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奋力描绘美丽常州新画卷。  相似文献   

9.
各相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加快发展高精尖产业的决策部署,打造前沿科技创新高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0.
《江苏政协》2021,(2):37-47
推进海陆联动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要注重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打造成为绿色产业集聚带、滨海特色城镇带和美丽生态风光带。建议:一是依托国际大通道,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上海航运中心北翼港□群建设,提升江苏沿海港□在长三角世界港□群中的竞争力;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区域公铁路网建设,提升海铁联运、空海联运、海江河联运效率;提升物流企业发展层次,在竞争与合作中谋创新。二是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打造绿色产业集聚带。现有传统产业要注重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兵 《今日浙江》2020,(6):38-39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各行各业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关键时期,嘉兴市委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我省推动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大会和车俊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吹响举全市之力支持示范区建设的号角,努力答好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联考卷”。  相似文献   

12.
阎立 《群众》2013,(11):29-30
面对资源环境日益制约常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压力,常州紧紧抓住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先导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努力以创新驱动赢得发展新优势。常州过去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常州未来的发展更需要创新驱动。当前,为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常州瞄准国际科技创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今日上海》2013,(8):10-12
今年7月16日举行的市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的《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主要内容。 “大张江”打造“一核三带”,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园区 张江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为开放创新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活跃区、科技金融结合区、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四区一基地”,努力建设成为带动上海、长三角乃至整个东部地区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代表中国参与国际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14.
何春明 《群众》2024,(2):27-2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推进跨区域共建共享,有序推动产业跨区域转移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区域发展共同体。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是沪苏两地首个省级政府层面合作共建园区。集聚区总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由上海临港集团作为开发主体,实行“管委会负责行政管理服务,开发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开发建设及招商引资”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近年来,集聚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基建、新农业“三新”产业,充分发挥沪苏合作优势,努力建成符合高起点战略定位、具有可持续性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产业融合集聚区、机制创新试验区,先后入选首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首批长三角开发区“协同发展服务中心地级市中心”和“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5,(11)
<正>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对于常州加快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为全国首个"城市群联合创新"的重要成员,一年来常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要求,积极抢抓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新机遇,着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努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增添新动能。  相似文献   

16.
王庆华 《群众》2020,(3):25-26
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吹响了奋进的号角,点燃了党员干部投身高质量发展的火热激情。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讲话中强调,要更大力度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吴江全域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对此,我们明确提出“勇当先遣队、勇做领头羊、快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勇当先遣队,就是要对照示范区打造世界著名湖区的目标要求,保持“归零心态”和“奋斗姿态”,做到站在新起点,确立新目标,开拓新领域,勇攀新高峰,实现新作为。勇做领头羊,就是要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树立更加鲜明的导向,推进民营经济再次腾飞、再攀高峰。乘势推动吴江高质量发展快上新台阶,就是要聚焦示范区、聚力一体化,以战略思维、国际视野、一流标准打造“创新湖区”,建设“乐居之城”,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推动吴江高质量发展快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有助于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沿海区域经济增长,是落实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举措。聚焦“全球”“海洋”“中心”三大核心要义,对标港航枢纽、科技创新、产业集聚、文化交流和海洋治理五大功能,打造国际航运贸易中心、海洋产业科创高地,提升我国全球海洋治理能力,加快推进上海、青岛、深圳、广州等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是当前我国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20,(2)
正《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支持虹桥、昆山、相城等省际毗邻区域开展深度合作。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过程中,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着力打造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是提升长三角区域产业技术水平、支撑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打造虹桥-相城产业创新联合共同体,成为进一步明确长三角城市分工,实现中心城市错位发展,推动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实践探索。发挥枢纽优势,加速创新要素共享。苏州高铁北  相似文献   

19.
包咏菲 《群众》2023,(10):44-4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任务。作为盐城布局数字经济的主要承载板块,盐城市盐南高新区具备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近年来,盐南高新区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关键增量,推出《盐南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详细规划了未来三年发展数字经济的目标举措。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盐南高新区践行“以数据为核心、产业为主线、项目为关键、科创为支撑、企业为基石”的数字经济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努力建设长三角地区大数据产业集聚示范区,大数据产业已经成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标志性产业。  相似文献   

20.
陆秋明 《群众》2023,(4):40-41
<正>金坛区位于常州西部、长三角地理中心,素有“江东福地”之美誉。近年来,我们锚定“最美新城区、最强增长极”发展定位,奋力抢抓撤市设区、一体化乃至同城化等重大历史机遇,敏锐抢占新能源产业风口,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区、工业立区、项目兴区”战略,为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勇当先锋、勇挑大梁,成功走出一条“引进龙头项目、形成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