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昆 《新东方》2000,(6):61-61
1996年10月,美国动物生态学家雅各布·米尔带领一支7人科学探险考察队,在巴西亚马逊河上游流域的原始热带雨林,进行探险考察。  相似文献   

2.
最初由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扩展,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公安工作和公安教育同样存在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现公安工作和公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实现公安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制定一个面向 21世纪的公安工作、公安教育发展战略。否则,其它任何问题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3.
宋豪  何伟 《重庆行政》2014,15(5):22-24
正贫困与环境恶劣具有内在耦合性。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能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消除贫困、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的目的,具有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的双重效应,是生态文明视域下扶贫开发工作的创新举措。一、文献综述美国植物生态学家考尔斯(1900)将群落迁移导入生态学首次提出了"生态移民"的概念,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人口迁移继政治、经济等因素外的又一重要原因。此后,有关生态移民的研究在美欧等发达国家、巴  相似文献   

4.
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哲学思考徐贵恒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及其哲学内涵可持续发展最早是由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提出来的。1978年,国际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在文件中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1983年在联合国第38届大会通过决议,任命挪威前首相G·H·布伦特...  相似文献   

5.
田萍 《求索》2013,(10):238-240
本文以社会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研究基点,在考察当下中国弱势群体生存状况之前提下,研究我国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的构建。我们认为,从宏观系统上看,我国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网络急需完善顶层设计;从中观系统上看,民间组织和社区组织可以作为政府与弱势群体之间的服务提供和情况反馈的中间媒介;从微观系统上看,通过改善弱势群体生存的家庭环境,完善家庭结构、改善家庭成员关系、提高家庭收入和家庭生活理念,确立其对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信心和能力是实现弱势群体脱离弱势地位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概念并不新,中国生态学家叶谦吉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来了[1](P60)。如果扬弃“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成分,仅就其揭示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看,可以说人类的生态文明理想追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把生态文明作为社会理想来追求,却是一个历史性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试论经济、社会、科技与环境协调发展陈智具有全球影响的世界观察研究所在1992年向世界发布环境状况报告指出:世界环境正在恶化,需要开展一场环境革命来拯救人类命运。英国著名的生态学家爱德华·戈德史密斯指出: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可喻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由...  相似文献   

8.
王祖明  王文蔚 《创造》2011,(10):26-27
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生存面临的最大挑战。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自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已经累积到自然界难以承受的程度,生态学家一直在寻求量化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方法,一个可以量化的公式终被发现。  相似文献   

9.
经济学家、生态学家提出过环保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知识经济、有机农业、自然畜牧业等经济类型。这些经济类型的共同点是一样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古老的游牧经济目前在工业污染和农业侵蚀下正在萎缩和消失。但挖掘其中的人与自然和谐一致这一基本内涵,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一  相似文献   

10.
正刘瑞玉(1922.11.4-2012.7.12),河北乐亭人,甲壳动物学家、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家和海水养殖生物学家,中国海洋甲壳动物生物学和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和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理事长。一、成就,基于良好的教育和执着的追求刘瑞玉,1936年毕业于乐亭县立第一小学,1937年考入保定育德中  相似文献   

11.
该文基于国内外环境伦理与环境行为相关理论,以大连为案例地,着重对不同环境伦理观旅游者之间的环境行为差异进行了研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旅游者普遍认识到旅游发展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环境伦理倾向,通过聚类将旅游者分为生态中心者、立场中立者和立场模糊者。研究发现,不同伦理观念旅游者的环境行为之间存在差异,并以生态中心者的环境关注度最高。  相似文献   

12.
德国生态学家汉斯·萨克塞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生态研究的另一隅,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普遍联系的学说,他不仅阐述了慎用技术的技术中立观,环境保护的伦理依据的自然本身价值论,而且还考察了人际生态。萨克塞生态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方法论,核心是强调整体联系,包括人与物的联系和人与人的联系;在存在有价值的大前提下,他论证了自然本身有其价值;现代技术一方面形成和塑造了社会,另一方面逐渐导致人与人理解的崩溃,萨克塞提出要采用普遍教育和正确地运用信任以建立人际相互理解的新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华母亲河们近来已给我们发出了太多的警告;气候反常、降雨集中;上游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中下游河道淤积、泄洪能力减弱;不少江段堤防薄弱,防洪标准低等。积重难返而导致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现在受灾地区的政府和人民正在全力进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亡羊补牢,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在思索:如何使生活在我们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少受自然灾害之苦、他们大声疾呼:今后一定要将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结合起来办事!本期推出"圆桌会议"《洪水过后.生态学家们的思索......》一组文章。讲的就是这样的问题,其中曾刚写道:"我们应从"…  相似文献   

14.
论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与“心态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在“生态环境”备受关注的同时,“心态环境”却受到了极端的漠视和遮蔽,其结果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事实上,“生态环境”的恶化,在于“心态环境”的失衡。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中,我们应更加关注“心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张玉龙  杨胜云 《台声》2002,(10):20-21
6月下旬,昆山市政府与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在昆山宾馆就建立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昆山研究中心举行签约仪式。这家研究中心将借助清华大学的研究力量,为进一步密切昆山与台湾的经贸合作出谋划策。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昆山研究中心成立有什么样的意义?台商为什么对昆山情有独钟?台资企业在昆山发展前景如何?近日,记者在昆山专访了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教授殷存毅先生。为何成立研究中心殷存毅说,经过多年努力,昆山已成为台商投资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昆山在台湾地区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据有关部门统计,昆山占全国引进台资的…  相似文献   

16.
生态城市建设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学家杨诺斯基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模式。生态城市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结构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结果,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一、生态城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环境资源犯罪的空间分异分析可通过研究犯罪分布的区域差异性实现。通过统计19069份刑事司法裁判文书发现,在犯罪空间分布的差异性方面,不同类型资源类犯罪数量分布呈现显著的省域空间差异,环境类犯罪数量在流域空间层面呈自上而下的稳步增长态势,资源类犯罪与环境类犯罪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黄河流域环境资源犯罪中,涉农用地、林木以及矿藏资源犯罪是普遍存在的三种类型,其中又以农用地侵占类犯罪居首,流域污染防治形势较为严峻。基于空间特性对流域司法机制的塑造,黄河流域环境资源犯罪的司法应对方案应针对差异化的犯罪空间特征,分类设计流域独特的司法机制:一是在司法机构配置上,分类设立环境资源类专门审判机构,统一涉环境资源案件的受案范围、裁判标准与审理程序;二是在司法机制创新上,分类构建跨区划集中管辖以及常态化司法协作与部门联动机制;三是在司法人员队伍建设上,分类打造符合黄河流域地方需要的专业型环境资源审判团队。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与交流》2001,(6):36-36
企业性质的研究。迄今中国的企业理论研究,尤其是企业性质研究,原创性的少,而跟风性的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发展上存在巨大的环境差别:一是起点不同。中国的企业发展,现在是站在原点上,就面上的情况和主导性的政策而言,企业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公安研究》2009,(6):89-89
巩固在《文史哲》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环境伦理学为环境时代人类建构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了有益视角。但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哲学思潮,环境伦理学在具体内容上争议频仍,在哲学立场、思维方式、论证逻辑、现实意义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和知识精英趋向的信仰,反映的是西方文化传统下知识阶层对环境问题的特定理解,不具有普适性。中国环境法学研究应慎重对待环境伦理学,注意伦理基础的本土化和研究的现实意识。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于5月14日在津召开。这是十一届全国人大环资委首次召开的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座谈会。座谈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对环境资源立法及监督工作提出了要求。她强调,各级人大环资委或相关委员会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增强监督实效,继续推进环境资源保护立法和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