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欲望的陷阱     
星竹 《今日广西》2008,(14):77-77
人们只要有欲望,就不可能破解陷阱,包括那些最原始最古老的陷阱。南非的沙比亚丛林,至今还生活着相当原始的西布罗族人。他们的捕猎方法简单,没有猎枪,甚至也没有弓箭.就是让动物们自己跑到他们的陷阱里。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的维权利器,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签订劳动合同。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利用劳动者对法律的无知、对就业的渴盼,采取欺骗、胁迫等手段设置陷阱,让利益的天平倾向自己,让劳动合同成为用人单位攫取不当利益的“保护伞”。劳动者遭遇合同陷阱,如果忍气吞声,只能置自己于被动挨宰的地位,唯有奋起反击,巧妙应对,方能跳出陷阱,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追求幸福和成功是每个人的正当而天然的权利,但许多入却在追求幸福和成功的路上落入了陷阱,这是值得所有人警惕的。因此,指出这些误区和陷阱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3月开春,企业带着新一年的用工计划登陆人才市场,本应是一派供需两旺的好气象,但无奈求职者频频跌入“求职陷阱”。日前,根据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与智联招聘携手进行的3.15特别调查,3000余名在沪求职者中,竟有半数遭遇过“求职陷阱”,“中招”的主要对象是应届毕业生和毕业1~3年间的大学生,而“陷阱”多与劳动合同相关。  相似文献   

5.
很多劳动纠纷缘于劳动合同存在问题。如今,劳动合同陷阱五花八门,劳动者犹如雾里看花。为此,下面列举了几种侵害劳动者权益的陷阱,希望劳动者在遇到不规范合同时能够睁大慧眼。 空白合同:一切都由单位说了算  相似文献   

6.
网络梦魇     
引言:网络自诞生以来,它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存状态,再造出人类第一次可以真实感知精神与灵魂的虚拟世界。它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同时也布满陷阱。形形色色的骗子在网络上策划着高明的骗局,他们在网上“热情”地向你发出信号:要么是你的红颜知己;要么可以帮助你发财百万,助你事业有成。不知不觉中,也许你已滑入了“网络陷阱”。网络世界很精彩,网络陷阱却让人很无奈。  相似文献   

7.
许瀚文 《时事报告》2010,(12):33-35
在东亚地区,文莱、中国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都较为顺利地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例如,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和韩国,都仅仅用了五六年左右的时间就轻松完成了3000~5000美元的跨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只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此外,以香港、新加坡、台湾为代表的新岁:经济体,在转轨过程中也迅速突破了“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8.
李治华 《北京观察》2013,(12):68-69
没有理念和制度层面的根本变革.民生问题哪怕有再多的响亮口号和政策倾斜,始终不过是一个个“温柔的陷阱”,而掉进“民生陷阱”的城市化和现代化.必然会遭遇曲折甚至是劫难。  相似文献   

9.
《政协天地》2013,(8):51-52
为什么有的国家能成功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而有的国家却不能?像拉美一些国家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从19世纪70年代工业化开始起步,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快速增长和后来的停滞甚至倒退,至今仍未走出中等收入阶段,其中一些共性因素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所谓“语言陷阱”,就是利用表面堂皇、符合常规或者似是而非的语言,使人上当吃亏,从而牟取私利的行为,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本质上看,现象芜杂的“语言陷阱”,主要有几种类型:人均论、均价论、公共利益论、有关部门论、优惠免费论等。  相似文献   

11.
许正中 《时事报告》2010,(12):36-38
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突出了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等j个重点。从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角度来看,这些重点都是很有针对性的,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于如何跨越“陷阱”已经有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化大潮如火如茶的今天,网上购物和电视购物的陷阱近几年呈上升趋势,业内人士透露,网上不少商品是冒牌货或次等品。随着网购的普及,购物中出现的纠纷也迅速增加,虚拟的网络交流让一些无凭无据的消费者投诉无门,维权难度增加,消费陷阱重重,骗你没商量,怨声载道没完没了却无济于事。两会期间,人大代表纷纷建议,为电子商务安全立法,并完善相关监管机构。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一些不法分子在求职场所设置的陷阱,大致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经济困境不再是一次简单的周期性调整,“宏观调控”所面临的形势将更加复杂,因为中国所面对的是至今为止很少有发展中国家能够成功逾越的一道门槛,即“中等收入陷阱”。何谓“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又该采取怎样的对策顺利渡过这一阶段?  相似文献   

15.
金玉良言     
人生是由许多陷阱构成的,只不过智者在上面架了座桥。  相似文献   

16.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用人单位变着法儿为劳动者设置种种陷阱,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对此,提醒劳动者要小心哟。  相似文献   

17.
许正中 《时事报告》2010,(12):28-31
当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600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喜的是,中国保持了50余年GDP年均增速9.8%的纪录,当前经济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忧的是,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各类陷阱己不同程度地凸显。9月13日,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与世行合作50周年座谈会上再一次表示,目前摆在中国面前的新问题是“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8.
刘小兵 《当代广西》2008,(10):10-11
如果,解放思想本身不打破自己的思维惯性,就会不自觉地走过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怪圈,又走向自己的反面,尴尬地发现自己从一个思维陷阱又跳进另一个思维陷阱。而能够打破这种思维定式的,就是用辩证思维审视解放思想自身,用全面开放的辩证思维破解“解放思想”自身的局限和束缚:“解放思想”自身也需要继续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9.
频频出现的求职陷阱让求职者胆颤心惊,成为困扰求职者的一大问题。为此,笔者撰文,希望给求职者以警示。  相似文献   

20.
正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要把江苏放在世界发展的大格局下来审视,找准特色优势和短板不足,特别是要加强对如何跳出"修昔底德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塔西陀陷阱"这三大陷阱的研究思考,积极化解发展起来后可能会先行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上述三大陷阱是"现代化陷阱"在特定阶段、特定领域的具体表现,有着共性规律与特征。江苏需要对"现代化陷阱"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实现探索性发展,既为江苏区域现代化保驾护航,也为全国现代化积累经验、提供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